APP下载

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与融合

2017-03-15武长军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创设

武长军

数学知识是人类生活中的工具性知识,它的实质在于为人们的生活实际服务,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要创设与生活情境相契合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趋势和方向,在小学数学概念和原理认知和理解的前提下,还要将小学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师要通过生活化情境的有效创设,引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并在数学抽象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升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

一、以小学数学课本为依托,挖掘潜藏的生活化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的课本之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数学常识与生活化实际融合的特征,为了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挖掘教材情境,通过教材中生动的生活原型呈现,在课堂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生活情景,以此来抓住学生的关注焦点,充分挖掘教材主题情境中的生活化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教材情境的有效观察和思考,从而开展数学实验、猜测和验证等数学活动。

例如在《图形的认识》一课中,了解和辨识不同图形的结构和特点,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单纯的图形认知未免单调枯燥,为此,可以引入生活化的图形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富于生活情趣和韵味,学生在生活化图形的引入之下,展示出极大的认知和学习兴趣,如铅笔盒的长方体结构、三角尺的三角形结构、球的圆形结构、滑梯的梯形结构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用具的理解和认知,可以将数学常识与生活化内容相整合,实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又如在“分数化小数”的教材主题中,可以创设竞赛情境,让学生寻找出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部分分数转化成有限小数。这样,其他同学会在初步计算出一、两道题时,竞赛的学生则已经全部判断完成,其他同学明显表示出讶异和疑问:“为什么竞赛的同学完成得如此迅速?奥妙在哪里呢?”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其中规律的探索,并得出结论:最简分数是判断的依据,并以“最简分数”为切入点,进行情境设置,让学生判定几个非最简分数是否也能转化为有限小数,在学生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了对数学知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高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数学内容与生活化实践的优化整合情境

在数学内容与生活化内容相融合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具体来说那就是: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以及价值取向相融合的意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老师能够将理性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进行优化组合,帮助学生达到理解数学规律的潜在目的。

在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情境的教学设计中,老师可以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情境,如在“比多少”的数学问题之中,教师设计四个盛有同样多的开水的杯子,这四杯中分别放入不同数量的白糖,让学生体验和品尝哪杯水最甜,在尝试体验之后,学生获知糖放入的数量最多的那杯水最甜,得到了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知识体验。

三、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融合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然而,通过一定的游戏情境创设,可以延长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并对枯燥的数学概念知识进行理解,在这个游戏情境创设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生活故事或生活化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知识殿堂。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课中,教师巧妙导入生活小故事:“小明与小张是相好的玩伴,两人相约到海滩上捡拾贝壳,并约定在一个小时之内看谁捡的贝壳最多,最后,小明捡到了54个,小张捡到了67个,试问,两个人捡拾的贝壳共有多少?谁是获胜者?

又如,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学生会极为轻松地融入游戏情境之中,从而实现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在人教版“认识时间”一课的数学知识中,学生通常会出现偏差,对于时针、分针、秒针所指的时间难以区分。为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对闹钟”的游戏,在钟表道具的帮助之下,拟定相关的生活计划,如7点30分起床并准备入学,12点40分吃完午饭并准备午睡,在相应的生活计划任务中,表演游戏的同学要将时间调整到对应的时间,调整正确则换人参与游戏,这样,在反复的“对闹钟”游戏实践中,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有了全新的概念,并把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

四、创设数学辩论情境,实现数学与生活的融合

对于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同学们通常都感觉过于单调和枯燥,如果将数学概念转化为讨论式的、参与式的情境之中,则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周长的认识”一课中,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借助于不同小组手中的数学工具,进行比较、测量和讨论,如文具盒、课本、黑板、字典等,各小组对各自的数学工具进行实际测量之后,进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讨论。这样,使学生在实践测量的过程中,获得了生活化的情境体验,并理解了周长的数学计算方法。

总之,小学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概念性知识,对于其规律和特征的理解,需要结合生活化内容,創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之中,进行自主思考和体验,从而营造出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 西吉县平峰镇中心小学 宁夏】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创设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