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精神视野下的课堂教学

2017-03-15罗林云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拼音教学内容游戏

罗林云

对于小学生来讲,游戏法是一种比较容接纳的学习方法,这与其心智发展不成熟及其心理发展特征等具有密切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均较为显著。但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游戏教学中仍存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环境缺失等问题,教学效果不乐观。本文笔者总结并分析了以往教学研究资料与相关文献报道,探讨了游戏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策,现将其详细阐述如下。

一、游戲精神视野下的小学拼音教学

一般来讲,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是构建学生语文知识基础的关键因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拼音游戏教学方式,将重点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韵母”拼音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学习了单韵母之后,教师可依据学生知识基础,分别制作24张纸牌并分别写上各单韵母的4种发音,即ī、í、ǐ、ì等,之后将班级内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各小组成员轮流按照“ī-í-ǐ-ì”的出牌顺序玩纸牌游戏,且当学生出牌时需说出纸牌上的具体内容,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记忆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进行主观引导,鼓励其积极参与纸牌游戏,使其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充分体验、探索、发现和创新新知识,以发挥其课堂主体作用,且通过纸牌游戏,还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拼音知识,并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主动性较高,教学效果良好。

二、游戏精神视野下的小学识字教学

对于初次接触汉字的小学生来讲,学习难度较大,且当其接触的汉字越多,理解起来就越容易混淆,所以教师需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汉字识字教学中合理应用游戏教学法,在课堂游戏中融入汉字的识记要点,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开始时,设计游戏,如在黑板上画一片长满蘑菇的草地或利用多媒体呈现这幅画面,并在每个蘑菇上写上本节课中刚学的生字,同时将班级内学生进行分组,给各小组中的学生一人发放一张标注汉字拼音的纸牌,指导学生采用小组接力的形式去采与自己手中所持汉字拼音相对应的蘑菇,观察哪一小组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摘完且准确率高。利用此种游戏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巩固其所学知识,使其能够正确区分容易混淆的汉字,而且还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与课堂氛围,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快速识记汉字,教学效率较高。

三、游戏精神视野下的小学阅读教学

游戏精神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除了上述的拼音与识字教学之外,还突出表现在小学文本阅读教学中。在小学语文文本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择适当的切入点,指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将文本中的具体故事展示出来,通过游戏教学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增强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乌鸦与狐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由学生自行预习课文,同时将2名学生组成一组,要求各小组中的一名学生饰演“狐狸”,另一名学生饰演“乌鸦”,在课堂中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如此一来可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主动阅读课文内容并积极思考课文情节及具体对话。同时,待学生在课堂中表演完后,教师可指导其他学生对其表演过程和表演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增强班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且此种表演游戏法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促使其快速吸收教学内容,整体教学效果显著。

总之,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游戏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小学生对新接触的知识接受难度较大,课堂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笔者建议学校和教师需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拼音、识字和阅读等多项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游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降低课堂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 涟水县方渡中心小学江苏】

猜你喜欢

拼音教学内容游戏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爆笑游戏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