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有效提问策略初探

2017-03-15王圆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橡皮筋毛巾植物

王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到:在课堂上,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新课程让老师充分认识到教师地位和教学方法变革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课堂提问是否具备科学性、艺术性就将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效率,本人结合小学科学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有效进行课堂提问的具体思考和做法。

一、控制提问频率,提升提问效率

课堂提问应该控制好频率和速度,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看学生答不上来就立刻换人,或者自己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长此以往,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热情,提问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在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我提问:“人和食肉动物吃动物、植物,食草动物吃植物,那植物吃什么呢?”学生的答案包括土里的营养、水、吸收阳光等。我继而追问:“同学们,你们讲的都有道理,植物要充分利用你们讲的这些原料,通过一种特殊的作用,来合成自己的“口粮”,关于这个,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陷入了沉思。有学生问:“老师,我听说植物还可以吸收空气里的废气,这个跟你讲的那个作用有关系吗?”这个时候我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让其他学生对此进行讨论。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了结论,我继而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原理、过程和产物。这样提问不仅顺利地完成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实现了学习的延伸和认识的升华。

二、巧设提问类型,明确提问目的

在有效的课堂提问中,所提问题的开放程度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封闭性问题是将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的问题,封闭性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既定的、有确切答案的知识而设置的问题,因而问题的指向性也更加明确。而开放型问题是指问题没有固定的唯一答案,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两者没有谁好谁坏之分,关键在于怎样合理安排,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一课中,我出示一张美丽景致的课件,问学生:“同学们,这个环境里面的空气清不清洁啊?”学生的思维都被我限制住了,直接异口同声地说:“清洁!”我又出示了一张环境被污染的照片,又问了学生同样的问题,学生马上回答:“不清洁。”我接着说道:“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清新空气。”教研员在听完我的课后,建议我将两张图片放在一起对比,问学生他们的感受,我这样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后,效果果然很好,在尊重学生自主体验的基础上,学生的情感态度能更好地生成。

三、尊重学生原有经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下面是《让湿布干得快一点》部分内容。教师从简单的晾晒毛巾入手,学生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用不同方式把它晾晒悬挂起来。不同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学生的关注,从而提出不同方式导致变干速度不同的争论。

师(出示毛巾):同学们,老师有条刚洗过的毛巾,你们能帮我把它们晾起来吗?

生晾毛巾。

师:还有什么方法吗?想想家长平时是怎么晾的?

生:……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晾?这样晾有什么好处?

生:有的可以干得快点,有的慢一些。

师:你们认为不同的晾晒方法可能让毛巾干得有快有慢。

在孩子们“真实”的晾晒活动中,他们发现了矛盾,提出了新问题。围绕问题再开始进行假说和实验的设计,学生很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来。因为科学学习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不能像记生字那样背诵,也不能像数学那样单纯地做逻辑推理。

四、把握提问时机,促进思维发展

教师的有效提问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有效途径。把握提问时机还可以帮助学生关注问题的焦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与探究。例如,四年级上册《不同的声音》一课,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时,我提问:“怎样使橡皮筋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学生大多认为改变橡皮筋的长短、松紧可以使橡皮筋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从而认为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长短、松紧,因此,我又提问:“橡皮筋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时,它的振动速度是一样的吗?”引导学生观察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从而理解声音高低与振动快慢有关。

五、科学选择提问对象,发展全体学生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教学中,让哪些学生回答问题,值得深究。如果让一些學习困难的学生回答问题,往往会出现答非所问的尴尬局面。但如果只让少数尖子学生回答问题,那其他多数学生就成了陪衬,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适合不同学生回答的基础性、提升性、拓展性问题。

(1)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激发兴趣的提问。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所以必须根据所有学生的领悟能力来设计问题,尽量使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也能够参与进来。例如,在导入环节多为这些学生设问激疑,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好奇和兴趣,帮助他们主动地参与课堂,提高主人翁意识,相对来说,这些问题比较简单,不但能帮助他们激发兴趣,树立信心,也能帮助他们增加成功体验。

(2)巩固知识的问题选择中等学生。一般而言,中等生需要的是巩固和提升,多帮助他们把原有知识进行整合巩固,能够促进他们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3)开放性和创造性问题选择优等生。要回答这部分问题,需要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同时针对某些知识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因此需要安排优生来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

【作者单位:南京锁金一小 江苏】

猜你喜欢

橡皮筋毛巾植物
毛巾
同一条毛巾
生活中的小魔术
橡皮筋小妙用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自己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