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3-15王传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合数质数梯形

王传万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依靠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安排给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而功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意志薄弱,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的成绩。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加强直观教学,指导学具操作,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较强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较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而加强直观教学,指导学具操作,使学生手脑并用,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具,恰当﹑合理地进行直观操作,能让学生做的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

比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梯形,指导学生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然后启发学生仔细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由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学生不难看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上底和下底之和,高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接下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老师指导学生在操作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使学生既顺利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

二、以“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筆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学习效率很高。

三、故设矛盾,创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说的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常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悬念,有意地创造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一些“困惑”,从而在似懂非懂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渴望解决悬念的亢奋心理状态中,激发追根求源探索奥妙的兴趣。

我在教学“年、月、日”一节时,新授前提出一个问题:“小红七岁,她哥哥小强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三个生日,谁知道小强几岁了?”同学们有的说:“三岁”,有的说:“不对,小强是哥哥,怎么才三岁呢?”矛盾产生了,解决矛盾的欲望出现了,学生个个乐滋滋地思考起来,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所以我们要经常在关键之处,有意图地创设一些矛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更新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浓,他们的兴趣易被新奇的东西所激发。因此,可以从更新与改革教法入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加强新异刺激,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质数、合数”的概念时,将全班学生从1开始逐次编号。先引导学生看号说出其因数的个数,用因数的个数来区分质数与合数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然后问“20以内的质数有哪几个?比20小的合数都有谁?最小的质数是什么?最小的合数呢?质数一定是奇数吗?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有谁?”同学们以人代数,以站代答,个个情趣高昂。每个学生既要鉴别自己,也要对周围同学进行正确与否的判别,气氛热烈有趣而紧张。最后问:“质数与合数组成了非零自然数,对吗?”大家都点头称是,只有“1”号委屈地举手说:“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但1也是自然数”。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非零自然数除了质数和合数外还包括“1”。

五、以“动”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肛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行动。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统计知识》时,让学生统计学校内的事物;在教学完《年、月、日》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2014年历,教完《长、正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长正方形面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涟水县高沟镇中心小学江苏】

猜你喜欢

合数质数梯形
玩转梯形
奇妙的质数约定
怎么教让质数学习更有趣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梯形
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巧记质数
奇合数的构成规律研究
对素数(质数)一些特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