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人心中的汉字及其相关问题

2017-03-14彭泽润李行健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彭泽行健词典

彭泽润,李行健

(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国家语委规范词典编委会,北京100010)

韩国人心中的汉字及其相关问题

彭泽润1,李行健2

(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国家语委规范词典编委会,北京100010)

文字和文字记录的语言,都是在新老衔接中逐渐进化的。虽然不可能违背规律倒过来变化,但是局部的留念,甚至形成主流和支流并存的多元化格局,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规律。

汉字;韩语;韩语汉字;谚文;语言发展

韩国和朝鲜都说一样的语言,叫做韩语或者朝鲜语。在历史上,都没有自己的文字,都借用汉字记录他们的语言。后来,他们发明音素化的音节文字谚文。谚文把一个音节用一个字来书写,样子像汉字,但是字和音节一一对应,而且字内部又有根据音素的多少分解成的跟音素一一对应的部件,甚至连部件内部的笔画还跟音素之间的区别特征对应。一般教材,把这样的音节文字跟音素文字混淆起来,甚至有专家认为是音征文字。这都是把字的记录功能和字内部的形体理据混淆起来的结果。

这些认识问题我们先不详细澄清,我们要谈论的是,韩国废除汉字,采用自己发明的表音文字谚文以后,人们是怎样在对汉字的留念中走过来的,甚至在一直使用汉字的中国发展起来以后,有人开始怀疑废除汉字的做法是否违背科学。汉字会在韩国恢复使用吗?下面就这些问题,我们开展学术问答。

【彭泽润】李先生,您2015年8月接受韩国国立国语院邀请,参加南北韩语言统一国际学术会议,在会上分享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合编《中华语文大词典》的经验和成果。我们知道,1446年朝鲜政府在借用汉字记录朝鲜语大约1 200年以后,颁布自己制定的拼音文字谚文,但是汉字在上层阶级的主流的语言生活中仍然继续使用了500年。直到1948年才宣布全面废除汉字。我很想知道废除汉字半个多世纪以来,韩国人是怎样对待汉字的。您可以说说吗?

【李行健】我是中国《两岸语文词典》大陆编写组主编。我作为这次会议的主要嘉宾第一个演讲,介绍我们词典编写的情况和经验。听众反映很热烈,韩国主流媒体对我的演讲做了报道,韩国《中央日报》进行了专访。除了词典问题,还有两位资深的学者(其中一位是首尔大学的教授)就汉字问题发问。

【彭泽润】问了什么呢?

【李行健】一位问,我们两岸字的简繁差异怎么解决,繁体字很好,为什么不统一用繁体字。我回答,简繁字本质都是汉字,本身没有好不好的区分。就信息化社会而言,方便使用就好。显然,在方便使用方面简化字优于繁体字。台湾的蒋介石先生就进行过两次汉字简化,只是没有成功。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在大陆,另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在台湾。这充分说明,简化字方便是中国人的共识。日本用汉字,也在使用中进行了简化。此外,即使使用繁体字的台湾同胞手写也多用简化字,比如“台湾”的“台”,很少有人写作“臺”。甚至在我见过的台湾印刷品中,也有把“臺湾”的“臺”印作“台”的。经过调查,他们能很快学会简化字。台湾有卖大陆简化字书的专门书店,生意十分红火。韩国另一位学者问的问题更有意思。他希望中国挑头恢复从前的东北亚中韩日三国共用汉字的文化圈,这样大家即使语言不同,也可以通过汉字交流。

【彭泽润】看来韩国也有人对汉字的感情不比我们弱啊!

【彭泽润】您的意思这种对汉字的感情,只是一种汉字情结,并不符合现实趋势?

【李行健】现实却恰恰相反,韩国去汉字化越来越明显。我20年前访问首尔(当时叫做“汉城”),到处可以看到汉字,并且还法定使用将近一千个汉字。而现在韩国街上就很难看到汉字了!不过,沿着汉江的几十座桥,每座桥都有一个在路牌上用汉字写的桥名。例如我们穿行过的“麻浦大桥、铜雀大桥、杨花大桥、西江大桥”等等。我专门在住的饭店周边考察,看到几处不显眼的地方还有汉字。一处是一座建筑“峻工”的石碑,1983年竣工,“峻工”是书法漂亮的汉字。另一处是韩国著名的食品“蔘鷄湯”。还有一处是卖“中国料理”。

【彭泽润】即使废除汉字半个世纪了,20年前汉字在韩国还很有地位啊!

【李行健】当时正好联合国秘书长、韩国前外长潘基文先生为庆祝美国奥巴马总统生日,用汉字书写了一个条幅“上善若水”送给奥巴马。不少通讯社发了大幅照片报道。不知潘基文先生对韩国要排除韩文使用汉字是什么感想。这不等于写外国字去送人吗!上次我访韩的时候,当地人带我去看过三八线一座高大的烈士纪念碑,碑文全文用汉字和汉语写成。我问当地人为什么用汉语汉字。他说凡是重要而庄严的文告等都要用汉语汉字,因为表达准确清楚,避免同音词的干扰。至今韩国人取名字还要有一个汉字的名称。这个汉字名字,过去直接写在名片上,现在不写了,但是常常用括号把汉字名字注释在旁边,例如国语院长宋喆仪先生送我的名片就这样写。大概也是为了不致把同名同姓的人弄混的缘故吧!

【彭泽润】看来不只是汉字情结。汉字使用习惯中流传下来的“确定性”,特别是在家族姓氏继承中仍然有难以完全被拼音文字取代的优势。

【李行健】可能要慢慢过渡。他们很关心我们大陆的简化字同台湾的繁体字的矛盾怎么处理。我们在词典中条目采用简体和繁体同时呈现的方式,其他内容大陆出版简化字版本,台湾出版繁体字版本。他们觉得这样很好。我还介绍了在两岸交流中这种简体和繁体的差异影响很小,两岸共同在探讨“书同文”的问题。

【彭泽润】这么说,就像我们在历史名胜古迹中,可以看到古代汉字及其记录的书面汉语一样,汉字甚至汉字记录的书面汉语在韩国也有历史传统?

【李行健】17日上午,我应邀去汉城大学名誉教授金学主先生家做客。他和夫人陪同我和老伴去南山市中央公园,那里有一座过去韩国的“老屋”,留下让人参观。从门口对联到里面,用的文字都是汉字,内容也是汉语的,例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大门上虽然没有门神,却一边一个大大的行书写的“龙”和“虎”字,这也是起门神的作用。另外,韩国的“朝鲜日报”和“东亚日报”等报头,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还是用的汉字。

关于“自恃燃烧”,燃烧是很普遍的现象,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普遍和离不开的现象。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有着深刻的认知。化学中认为:燃烧是燃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彭泽润】我们现在的汉语流行歌曲,几乎都要夹杂几句英语才觉得圆满、国际化。这是否说明当年汉语也有这样的国际影响?

【李行健】汉语确实有过这样的影响,曾经通过汉字这种书面汉语形式,影响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形成汉字文化圈。这些事实让我深深感到,在国家或民族的长期交往中,什么算国粹,什么是舶来品,有时难分清界线。对我有用,吸收过来就好,久而久之舶来品也就变成了国粹。

【彭泽润】当年拒绝直接采用拉丁字母,发明汉字形式的注音字母,最终还是用了拉丁字母做汉语拼音形式。现在用了半个世纪,特别是到了电子信息时代,人们已经无法离开它,拼音成为输入汉字的大众方式。可是,面对汉字,很多人还有排斥汉语拼音的心理。看来我们要摆正这种心态,好的就要学习和接收。

【李行健】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胡琴”“香菜”“琵琶”等等,我们现在已经不觉得是外来的了。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人学习了拼音方法,创造出了反切,才打破了只能用一个字给另外一个字直接注音的局限。佛教是外来宗教,但是它在中国生根开花,对汉文化的影响真是无处不在,谁也不去追究它是不是“国粹”。本来不是“国粹”,慢慢也就成了“国粹”。更奇怪的是,佛教在发源地早已衰落,而在中国却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什么事情好像都不能绝对化。有一座日本占领韩国时建造的日本总督府,后来还是拆了,大约韩国人看到就恶心。其实爱国主义也可以多角度考虑问题,可以把那些遗迹作为反面教材。

【彭泽润】朝鲜和韩国原来是一个整体,说一样的语言,现在出现语言分歧,怎么编辑共同的词典?

【李行健】韩国词典编纂事业会设立在市区内政府的一座会馆内,有12层,共有编制人员25人,属于正式单位建制。政府提供500平方米左右办公用房,每年经费3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 642万元)。设立选词、语法、新词、信息处理、办公室和资料室等组织。2006年开始工作。由于政治原因,会议大多在我国北京、沈阳等地召开。韩国政府很重视这项工作,由统一事业部负责。朝鲜的相关费用也由韩国的编纂事业会开支。计划2019年出版编成的《标准朝鲜语大词典》,收词30万条左右。

【彭泽润】怎么处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词汇的关系?

【李行健】座谈会上,大家感到我们双方有共同的经验、收获和困难。对于韩国和朝鲜的韩语(朝鲜语)词典,1 900年前的词,凡是现在已经不用的一概不收。但是,南北韩有差异的词分别注释出有什么区别。主要是描写南北韩语言的现实情况,目的是促进交流沟通和民族语言的统一。对于大陆和台湾的汉语词典,也是描写为主,客观反映各方语言实际,确切地注释出相互的差异。词典的词条双方共同选取,分头注释,然后互相审读改定,这些程序我们差不多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要把海外侨民用的特殊语词和南北韩存在的方言词也收录在词典中,所以他们收的词才会有30万条左右。

【彭泽润】这样不是成了一部现代朝鲜语方言大词典了?

【李行健】我曾经质疑作为“标准民族语”词典,这样做是否合适的问题。他们解释说:南北韩方言词不多,不像中国汉语方言复杂,海外华侨数量大,特殊词语多。他们对南北韩语中所有的词兼收并蓄是为了保留一个现代朝鲜语的真实状况给后世。

【彭泽润】由于政治原因,双方语言学者合作方便吗?

【李行健】韩国和朝鲜的政治关系对编纂工作有不小影响。这次大会邀请了朝鲜代表参加,但是他们没有来。由于平时交流不便,只有利用开会时间才能与朝鲜参加编纂的学者研究词典的问题,共同修订词条注释。所以平常的工作会议时间一般比较长,会议次数也较多。

【彭泽润】面对政治敏感词,怎么办?

【李行健】他们问到双方认识理解不一致的词条怎么办的时候,我告诉他们,认识有差异的特别是一些敏感词条,不能取得共识时可以暂时不编进词典。有些认识不一致的词条也可以在释义中只注出认识相同的部分,不同的部分可以暂时不涉及。他们也认为这样处理较好。

说明:李行健,男,1935年生于四川遂宁,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顾问。曾经担任语文出版社社长。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

Chinese Characters in Korean and Related Problems

Peng Zerun1,Li Xingjian2
(1.College of Liberal Arts,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2.Dictionary Editorial Committee of State Language Commission,Beijing 100010,China)

The language of writing and writing records is evolving from the old to the new.Although it is impossible to go against the law of changes,it is still an inexorable law of cultural heritage that the language would leave its trail in use and form the a diversified situation in which branches coexists with the mainstream.

Chinese characters;Korean;Korean Chinese characters;Hangul;language development

H12

A

2096-2266(2017)05-0110-03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5.018

(责任编辑 刘英玲)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湖南江永女书园女书文化的多媒体典藏和开发研究”(16A136)

2017-01-08

彭泽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言理论、语言现代化与汉语方言的研究.

猜你喜欢

彭泽行健词典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Particle captured by a field-modulating vortex through dielectrophoresis force
Man and Music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A review of kidnapped
From“TheUglyDuckling”to“TheWildSwan”
广东省水利厅原巡视员彭泽英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莘莘学子来远方 行健不息须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