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尼语窝尼话“体”的分布及其类型学特征

2017-03-14杨艳郭华俊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助词范畴语法

杨艳,郭华俊

(1.玉溪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玉溪653100;2.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云南玉溪653100)

哈尼语窝尼话“体”的分布及其类型学特征

杨艳1,郭华俊2

(1.玉溪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玉溪653100;2.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云南玉溪653100)

哈尼语窝尼话有一套表示体范畴的语法手段。从“体”标记的来源上看,主要来自动词的语法化和助词,这与其他分析性语言“体”标记的来源一致。这些标记语法化程度存在不同的层次,有的虚化程度高,暂时还难以分析出它的来源,有的虚化程度低,仍保留实语素的特点。这是分析性语言语法演变的特点,也是窝尼话分析性演化过程的一种表现。在藏缅语中,体的构成方式、语序特点及来源有其类型学特征。

窝尼话;体;语法化

一、问题的提出

Comrie认为“体”是“观察情状内部时间构成的不同方式”(Aspects are different ways of viewing the internal temporal constituency of a situation)〔1〕。就世界语言的普遍现象来说,“体”都由不同的标记来体现,但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各异。有的语法化程度高,意义虚化的程度也高;有的还处在语法化之中,即有一定虚化,还带有实词的意义和功能;有的还没有语法化,还在作为实词使用。何伟归纳西方对“体”表现形式的研究后,指出主要有三个不同的趋向:“一种主要研究体的语法手段,即语法体;一种主要研究体的词汇手段,即词汇体;一种既探究语法体也讨论词汇体。”〔2〕他认为语法体和词汇体存在密切关系,如英语中的任何一个主要小句(major clause)都同时具有两种体意义,一种是语法体表示的意义;一种是广义的词汇体表示的意义。

戴庆厦指出:“‘体’是人类语言普遍具有的语法范畴,也是汉藏语的一个重要的语法范畴。”〔3〕10《语言学名词》给“体”下的定义是“与动词相关的一种语法范畴。标记动词所表示时间活动的长短或类型的方式。……汉语中的动态助词‘了’‘着’‘过’,有人认为是起了体标记的作用”〔4〕。外语、汉语“体”的研究对窝尼话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戴耀晶在对汉语“体”范畴的研究中指出,“体”是观察时间进程中的事件构成方式〔5〕5。江荻等认为“语法体表示的语法意义是人们观察时间进程中动作或事件与时间的构成方式,注意的焦点在于动作或事件在时间中的进程关系”〔6〕。可以看出,人们对语法“体”的认识虽然有差异,但共同点是存在的。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体”是一种语法范畴,是人们对线性时间轴某一时段上所发生事件构成方式的观察。

形态丰富的印欧语言,时态、体貌通过动词不同变化形式来体现。但是对于分析性强,缺乏形态的语言,如何认识其“体”的特征,如何给“体”划定范围,确定其语法意义,这是语言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也是汉藏语动词体研究中的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戴庆厦在《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体”范畴——兼谈必须充分利用我国语言资源发展语言学》一文中经过对多种汉藏语言的对比,指出汉藏语诸语言都是以分析式为主的语言。汉语、苗瑶语、壮侗语等都以动词、助动词表示“体”的范畴。藏缅语中的纳西语、哈尼语、载瓦语、普米语、景颇语等也是以助动词、助词表示“体”范畴〔3〕10。

窝尼话是哈尼语的一个土语,说这个土语的人群自称hɑ31ȵi31,他称“窝尼”。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新平县、红河州与新平接壤的石屏县、昆明市晋宁县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共五千余人。窝尼话是一种濒临消失的濒危土语,目前正在抢救中。窝尼话有“体”的系统,颇具特色①窝尼话除了有“体”以外,还有“貌”。“貌”是表示动作或事件在时间中的进程状态。如窝尼话中tɑ33“着”位于动词后表持续貌,hɑ31“看,瞧”表示尝试貌等。对“貌”的特点作者将另文论述。。

参照语言学“体”的研究和亲属语言对“体”的研究,并根据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窝尼话的语料,本文以新平县亚尼街道勒达村的窝尼话为依据,对窝尼话体的分布及类型学特征进行描写、分析。

二、窝尼话的“体”的分布及类型

窝尼话的“体”是什么?笔者主要依照下面几条给窝尼话的“体”划定了范围:①“体”是黏附在谓语动词后的功能成分,表达谓语动词的语法意义;②“体”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过程、时间等语义;③“体”是谓语动词的黏附成分,已经语法化;④充当“体”的大多是助词,可以是一个助词,也可以是黏结在一起的几个助词。窝尼话的“体”大致可分为即行体、将行体、起始体、变化体、曾行体、已行体和完成体七种。分述如下:

(一)即行体

即行体表示动作或事件即将发生。窝尼话用pu55tiɛ31“快要”和“lɔ55/ji55+ŋɑ53”两个标记表示。pu55tiɛ31“快要”,两个音节融为一个标记,分析不开,不知其来源。“lɔ55/ji55+ŋɑ53”中的ŋɑ53来自判断动词ŋɯ55“是”,ŋɯ55虚化为语气助词后变读为ŋɑ53。lɔ55“来”、ji55“去”是趋向动词,但在这类句子中不表实义趋向。

相比之下,pu55tiɛ31“快要”多用于表示主观不可控的客观事物即将发生动作行为上。“lɔ55/ji55+ŋɑ53”表示的动作、行为既可是主观可控的,也可是主观不可控的。例如:

(1)ji55zɔ31sɯ31pu55tiɛ31ɑ53.

她娃生(即行)(语气)

她很快就要生孩子了。

(2)tshɔ55tho31tɕi55kɛ31jɑ53,kɑ33tho31khɯ55lɔ55

热天过(已行)冷天到来pu55tiɛ31ɑ53.(即行)(语气)

夏天过去了,冬天快来了。

(3)vu31tshi33ji55ŋɑ53,ɑ31ŋɔ55ku31lɔ55tho31khɑ53.

晚去(即行)鹅回来时候

天快黑了,大鹅该回来了。

(4)ŋɔ55tshɿ31thi55ku31lɔ55ŋɑ53.

我一会儿回来(即行)我一会儿就回来。

以上例句中,(1)句“要生孩子”或(2)句“冬天要来了”都是主观不可控的。(3)(4)句有客观不可控的自然现象,也有人们主观的意向。

“lɔ55/ji55+ŋɑ53”的“即行”义从下列对比中能够明显看出:

(5a)khɯ55lɔ55.

到来

来到。

(5b)khɯ55lɔ55ŋɑ53.

到来(即行)

快来到。

(6a)vu31tshi31ji55ɑ53.

黑去(语气)

天黑了。

(6b)vu31tshi31ji55ŋɑ53.

黑去(即行)

天要黑了。

(7a)ŋɔ33hɯ55ji55tɔ33tʂɑŋ55suɑŋ55ji55ɑ53.

我们他向账算去(语气)

我们去找他算账了。

(7b)ŋɔ33hɯ55ji55tɔ33tʂɑŋ55suɑŋ55ji55ŋɑ53.

我们他向账算去(即行)

我们要去找他算账。

(二)将行体

表示将要发生的事件。在动词后加nɛ33hi33表示。nɛ33hi33具有“想,打算”之意,已完全虚化。hi33在疑问句中发生变调,读hi13。例如:

(8)nu55zɑ31nu33tshɔ55mɔ55wo55ji55nɛ33hi13?

你今天什么做去(将行)

你今天打算做什么?

(9)nu55nɑ33su31ɑ31tɔ33li33nɛ33hi13?

你明天哪里去(将行)

你明天去哪儿啊?

(10)kɑi55lɑ31zu33tsi33ȵi31pu31tshu55vu31tɕi33tɛ33pin33

油菜籽两罐捂进(连助)兵phe31lɔ55pi31tɛ33tʂɑŋ55tsi31nɛ33hi33ti55.变来让(连助)仗打(将行)(语气)

捂了两罐油菜籽,打算菜籽变成兵后去打仗。

(11)vɑ31ti55ti55mɔ55phi31khɑ33tɛ33,vu31tu31thu33

小猪那放下(连助)头磕

tɛ33zo33ɬɑ55khu55nɛ33hi33.

(连助)魂喊(将行)

把小猪放下,打算磕头喊魂。

(三)起始体

表示事件开始发生,使用趋向动词lɔ55“来”、ji55“去”后加tɕɑ53构成。tɕɑ53已完全语法化,推不出其来源,与有一定程度语法化的趋向动词组合后位于谓语动词之后,表示事件的起始。例如:

(12)tsɔ55tso55mo33khɑ33thɔ53,nu33hɑ31sɯ33lɔ55

庄稼熟(貌)(已行)日子凉(趋向)tɕɑ53.(起始)

庄稼成熟了,天气开始凉起来了。

(13)i55thɑ31lɑ31wo31sɑ53ɕi31,ju55ɔ55ho55lɔ55tɕɑ53.

刚才天晴还又雨下(起始)

刚才还是晴天,又下起雨来了。

(14)jɑ55hɯ55ku31tsu31tɔ33tshɿ53ɑ31ŋɑ55zɑ31pɯ33

他们山(方助)麂子小鸟打ji55tɕɑ53.(趋向)(起始)

他们到山上打猎去了。

例(13)的“下雨”为“ɔ55ho55lɔ55”,lɔ55表示“下”。为避免重复,起始体标记中的lɔ55被省略,因此本句中的lɔ55担任双重职责,既表“下雨”,又与tɕɑ53共同成为体标记。

(四)变化体

表示事件的变化及发展。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加体助词thu55lɔ31tɕɑ53或thu55lɔ31ɑ53表示。两个体助词的构成方式为“thu55lɔ31”加tɕɑ53或ɑ53,其中thu55由动词“起”语法化而成,lɔ31是趋向动词lɔ55的变体。thu55与lɔ31结合在一起后,置于谓语动词之后,与tɕɑ53或ɑ53①tɕɑ53的来源不能推知。ɑ53可为语气词,但在一些句子中能表示“体”意义。例如:ji55mɔ31kɑ31tɕɑ53.他就要死了。他不得(即行)ɑ53在下面句子中具有“已行”义。例如:nu31hɑ55tɕhi31ɑ55nɛ33li31tsɑ33tɕhi31ɑ53.牛犁田犁了四遍了。牛田犁(连)四遍犁(已行)zɔ31mi31zɑ31kɔ31tɕo55ji55lo55khɔ55ʂʅ31ɑ53.那个姑娘就告诉他了。姑娘那个就他(宾助)告诉(已行)一起表示事件的发展、变化。例如:

(15)ɑ55wo31mɔ55lo33lo55tshɔ55thu55lɔ31ɑ53.

这天那慢慢热(变化)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16)zɔ31nu55nu55ɑ31ȵi31ɔ55hɯ31lɔ55ȵi31ɔ55kɑu55

小娃娃越长(语助)越高thu55lɔ31tɕɑ53.(变化)

娃娃越长越高了。

(17)ji55i31tsɑ33khɑ33thɔ55,sɑ31me55thu55lɔ31tɕɑ53.

他睡下(已行)鼾打(变化)

他一睡下去,就打起呼噜了。

(18)ŋɔ31sɔ31mɔ55ti31thu55lɔ31ɑ53.

鱼那活(变化)

鱼儿又活了。

(19)ji55zɑ31mɯ55hɔ31ɬu55tɕhɑ33thu55lɔ31ɑ53.

她开始衣服洗(变化)

她开始洗起衣服来了。

以上例句中,例(15)表示天气从不热到热的变化;例(16)表示孩子身高的变化;例(17)、例(18)表“他”“鱼”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例(19)表示“她”以前不洗衣服,现在洗起来了。

起始体和变化体体助词中都含有趋向动词,说明二者都具有朝某一方向发生、发展的趋势。戴耀晶认为汉语中“起来”是起始体标记,其“所在的句子反映的是动态的起始事件”〔5〕96。但在窝尼话中,我们把起始体和变化体分离开来,因为起始体强调动作、事件“开始出现”;变化体体助词中含有thu55“起,起来”,增强了动态性,具有发展、变化的含义。

(五)曾行体

表示事件是曾经发生过的,说话时这个事件已经结束,是一种经历、体验。在谓语动词之后加tso55mo33“曾经,过”来表示。tso55mo33由存在动词tso55“有”和mo33“熟”构成,但已语法化,母语人已离析其具体来源。例如:

(20)ji55ɕɑu31tɕhɑŋ31lo55tshɑ33tso55mo33ɑ53.

他小强(宾助)骂(曾行)(语气)

他骂过小强。

(21)ŋɔ55zɔ31nu55nu55kɯ33tɑŋ55kɔŋ33mo55tso55mo33

我孩子的弹弓见(曾行)ɑ53.(语气)

我见过孩子的弹弓。

(22)ɑ31ɕi55zɑ31tɕhi33tɔ33khɯ55ji55tso55mo33ɛ55?

谁昆明(方助)到去(曾行)(语气)

谁去过昆明?

(六)已行体

表示事件的发生到说话时已经结束。有三个已行体标记:thɔ53、kɛ31jɑ53和kɛ31thɔ53。其中kɛ31jɑ53和kɛ31thɔ53带有趋向义。三个体标记均已高度语法化,难以看出其实词来源。例如:

(23)ŋɔ33hɯ55kɯ33ji55ho55wo31thɔ53.

我们的房子卖(已行)

我们卖了房子。

(24)mi55nu33hɑ33so31ɔ55ɕi31thɔ53.

昨天鸡三只杀(已行)

昨天杀了三只鸡。

(25)ji55tsho31kɛ31jɑ53.

他跑(已行)

他跑了。

(26)ji55tu33kɛ31jɑ53.

他出(已行)

他出去了。

(27)jɑ55hɯ55ku55tsu55thɔ55zɯ55kɛ55thɔ55.

他们山一座走(已行)

他们走过了一座山。

(七)完成体

表示事件已经完成或结束,强调事件的终结及完成的状态。通过在谓语动词之后加体助词thɔ55tɕɑ53或tʂo31“到”来表示。thɔ55tɕɑ53由已行体标记thɔ55加助词tɕɑ53构成。tʂo31是汉语借词“着”,在当地汉语方言中总是位于动词之后,表示动作或行为已经达到目的,或产生了某种结果。值得注意的是,tʂo31总与可表已行义的语气助词ɑ53搭配使用。例如:

(28)ŋɔ33hɯ55i55mi33hɑŋ31kɯ33tɕi53tsɔ31thɔ55tɕɑ53.

我们玉米软的些吃(完成)

我们吃完了所有的青包谷。

(29)pu33lu33pɛ55lɛ55tɕhi31thɔ55tɕɑ53.

丝瓜摘(完成)

丝瓜被摘完了。

(30)tshɿ31thi55nɑ53,tsho55kɔ31hɔ31ɬɔ31kɯ33ɯ55khɯ55

一会儿(助)人个老虎的脚so33tʂo31ɑ53.摸(完成)(语气)

一会儿,那个人就摸到老虎的脚。

(31)ɑ55mo31mɔ55hɛ31tʂo31ɑ53.

这马那偷(完成)(语气)

偷到这匹马了。

“体”是一个语义语法系统。除了以上由语法化手段表示“体”之外,不足的“体”意义有的使用实词表示,以满足“体”范畴的整个语义系统的需要。如表示未行、将行、进行等语义,窝尼话调动动词、副词等表示。这几个语义“体”,不是语义语法“体”,但有的实词已出现轻微程度的语法化。

表未行:表示动作、事件还未发生变化,仍然处于原来的状态。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加副词ɕi31“还”构成,但还需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加否定副词mɔ31,即由动词、形容词的否定式加ɕi31构成未行体标记。例如:

(32)hɔ31ɬu55mɔ31kɯ33ɕi31.

衣服没干还

衣服还没有干。

(33)ŋɔ55ji55ho55mɔ31pɑŋ33ɕi3.

我家没搬还

我还没搬家。

表将行:表示在将来时间内会发生的动作事件,具有较强的主观计划性。在谓语动词后加mo31“要”表示。mo31在一些句子中使用具体的词义,但在一些句子中已处于语法化中。例如:

(34)ji55hɯ55nɑ33su31khɛn31tin55ɑ13tɔ33lɔ55mo31ti55.

他们明天肯定这里来要(语气)

他们明天肯定要来这里。

(35)ɑ55hɑ55phi31tshɿ31phi31ku55thɑ33tɛ33pi31tshɿ55

这地一块留(貌)(连助)甘蔗ti55mo31ti55.栽要(语气)

这块地留着要种甘蔗。

表进行:表示动作、事件正在进行。使用副词i33thɑ31lɑ31“现在”或汉语借词tsɛn55“正”表示。例如:

(36)ŋɔ33hɯ55i33thɑ31lɑ31pu33lu33pɛ55lɛ55tɕhi31ti55.

我们现在丝瓜摘(语气)

我们正在摘丝瓜。

(37)zɔ31nu55nu55ɑ31tsɛn55zɿ55ti55.

孩子正唱(语气)

孩子在唱歌。

三、窝尼话“体”范畴与亲属语言比较

上文对窝尼话“体”的分布、类型作了描写和分析,对窝尼话的“体”范畴有了一些了解。下面再通过跟亲属语言的比较,进一步认识窝尼话“体”的特点。

汉藏语诸语言多以分析性为主,但分析程度不同。有的语言还程度不同地保留一些形态变化;有的语言属于分析性强的语言,窝尼话属于这一类。分析性强的语言,“体”范畴有什么特点?这些形态丰富的语言与窝尼话的“体”范畴相比,有些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提取汉语、哈尼语、载瓦语和景颇语几种语言进行比较,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汉语、哈尼语是分析性较强的语言,缺少形态变化;载瓦语以分析性特点为主,但还有少量形态变化;景颇语则形态变化较多。

戴耀晶把现代汉语的“体”分为完整体和非完整体两类。完整体分为三类:现实体(包括现在的现实、过去的现实和未来的现实),表达一个现实的动态完整事件,在动词后加“了”表示。如“他知道了这件事”。经历体,强调句子所表达事件的历时性,在动词后加“过”表示,如“我曾经看过这部电影”。短时体,指明句子所表达的事件是一个完整的短时动态事件,用动词重叠的形式来表示,如“她摇摇头,转身走了”。

非完整体对所观察的事件,只选择其中的某一个部分进行观察。也分为三类:持续体,表示对时间进程中的事件起始后与终结前之间持续情况的观察,在动词后加“着”表示。如“他母亲仔细打量着我,看得我有些发毛”。起始体,表示事件起始的变化,在动词后加“起来”表示。如“她望着镜中的自己,莫名其妙地高兴起来”。继续体,指在事件内部结构的某一点上还将继续持续,在动词后加“下去”表示。如“仗这样打下去,老本都要给拼光了”。

对于哈尼语,据李泽然的研究,哈尼语绿春话的“体”范畴中有已行体、现行体和进行体等,均以助动词、助词来表示“体”范畴〔7〕。如表示已行体的助词有a55、na31、za31、ja31四个,其中a55和na31可以连用,并可用于所有人称作主语的句子中。但za31和ja31只能用于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作主语的句子中,不能用于第一人称。现行体标记用助词u55、za33和ja33表示,其中u55用于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作主语;za33和ja33用于第三人称作主语,并表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的“亲见”。进行体用双音节助词xa31xa31表示,后面还可以加现行体助词u55、za33、ja33或判断动词ŋa33。例如:

(38)za31nɔ31ɡø31a55.

婴儿哭(体)

婴儿哭了。

(39)dʑa31le55bo33na31.

风刮(体)

刮风了。

(40)ŋa55a31khɯ55tshi31u55.

我脚洗(体)

我在洗脚。

(41)a31jo31dʑo55xa31xa31.

他做(体)

他正坐着。

朱艳华认为载瓦语中有未行、将行、即行、起始、变化、进行、持续、不间断、完成和曾行十种体,分别在形容词或动词后加体助词来标记〔8〕。载瓦语的体助词多来自动词的语法化,有的由多个语法成分词汇化而成。十种语法体的标记中,变化体、即行体、将行体的体标记因主语的人称、数而有不同的形式变化。即主语为第二、三人称复数的人或动物时,体助词中增加复数标记k-ɔ51。k-ɔ51的位置可以居前、居中或居后,如k-ɔ31ʒa51(将行体)、pə31k-ɔ31ʒa51(即行体)、pə31k-ɔ51(变化体)。朱艳华指出,这一黏着性特点或许是其代词化现象的残留。例如:

(42)jaŋ55mɔˀ31tin51/31lɔ51pə31kc51.

他们跑(起始)(变化)

他们开始跑起来了。

(43)jaŋ55mɔˀ31jum51lɔ51pə31kc51.

他们家(回来)(变化)

他们回家了。

(44)nuŋ55mɔˀ31tʃɔŋ31lɔ55pə31kc51ʒa51,

你们学校去(即行)a55nu31tai31/51ə55taŋ31kjɔ31/51mji31ʒa51tut31lɛ51.妈妈说的话听记要(泛)(非实然)

你们就要去学校了,要记住妈妈说的话。

(45)nuŋ55mɔˀ31saŋ51n-ik55pə31kj-in55lɔ55kcʒa51,

你们明年北京去(将行)ŋut55lɛ51luˀ31?是(非实然)吗

你们明年要去北京吗?

再看形态变化比较丰富的景颇语的情况。景颇语的句尾词比较丰富,它通过形态变化综合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其中就有“体”。戴庆厦认为:“在语法形式上,‘体’是用句尾测的形态变化表示的,是屈折手段。”〔9〕

此外,景颇语的“体”范畴还有存在式和变化式的对立。存在式是“告诉别人存在一件什么事,谓语说明主语有什么动作行为,有什么性质状态”。变化式“表示变化的语气,谓语说明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变化,或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做了一件什么事,相当于汉语的句型‘……了’”。二者的语法形式是通过形态变化表示的。例如:

(46a)ʃi33tʃe33ai33.

他懂(尾)

他懂的。

(46b)ʃi33tʃe33sai33.

他懂(尾)

他懂了。

(47a)naŋ33kʒai31ʃa31kut31n31tai33.

你很努力(尾)

你是很努力的。

(47b)naŋ33kʒai31ʃa31kut31sin33tai33.

你很努力(尾)

你是很努力了。

哈尼语绿春话、载瓦语和景颇语中的“体”标记有的来自语法化的动词或助词,有的“体”标记须与句子主语的人称或数一致;但窝尼话的“体”没有与句子主语的人称或数一致,与汉语趋同。

窝尼话的“体”范畴与亲属语言相比较,存在着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共同点是,窝尼话与其亲属语言一样,其体标记主要来源于语法化的动词或助词。有的“体”标记既表示“体”,也表示语气。此外,汉语、载瓦语和窝尼话中,起始体由趋向动词参与构成。

不同点是,窝尼话中“体”标记没有人称和数的分别,而哈尼语绿春话、载瓦语和景颇语的“体”助词,都不同程度地与人称和数保持一致,有的还表示“亲见”。此外,窝尼话趋向于向分析性超强的汉语演化。通过长期的语言接触,还借用了汉语词汇作为体标记,如tʂo31“着”。

四、结语:窝尼话“体”的个性

通过以上对窝尼话“体”的描写和分析,及与部分亲属语言的比较,我们认为窝尼话的“体”范畴具有以下特点:①窝尼话与其他语言一样,具有丰富的“体”范畴,能够表达动作、事件在时间轴上的各种进程和状态。②从“体”标记的来源上看,主要来自动词的语法化和助词,这与其他分析性语言“体”标记的来源一致。但语法化程度存在不同的层次,有的虚化程度高,暂时还难以分析出它的来源,有的虚化程度低,仍保留实语素的特点。这是分析性语言语法演变的特点。③从“体”标记的结构上看,有单个助词,也有复合助词。窝尼话中的复合助词主要由趋向动词与语气词或助词构成。在这些结构中,趋向动词的趋向义已减弱或已无实在趋向意义,如即行体标记“lɔ55/ji55+ŋɑ53”、起始体标记“lɔ55tɕɑ53”或“ji55tɕɑ53”、变化体标记“thu55lɔ31tɕɑ53”和“thu55lɔ31ɑ53”等。④除使用语法化了的动词、助词作为“体”标记外,窝尼话与其他语言一样,未行体、将行体和进行体等使用实词、副词来补足“体”意义。载瓦语也使用同样的手段来补足“体”意义,如未行体用否定副词a31和ʃɿˀ31“还”来表示;时间副词ʒau55“快要”与助词pə51构成“ʒau55……pə51”结构,表示变化体标记。⑤从语法化程度的层次上看,窝尼话的“体”标记有完全语法化和不完全语法化两类。如曾行体助词tso55mo33还未完全语法化,但将行体标记nɛ33hi33、即行体标记pu55tiɛ31,已行体标记thɔ53、kɛ31jɑ53、kɛ31thɔ53,完成体标记thɔ55tɕɑ53等已完全语法化,不能推知其来源。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马会仙、苏云热忱为本文提供语料,在文章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真挚的感谢!

〔1〕COMRIE,BERNARD.Aspect: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Verbal Aspect and Related Problem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6:3.

〔2〕何伟.语法体和词汇体〔J〕.外语研究,2009(2):33-40.

〔3〕戴庆厦.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体”范畴:兼谈必须充分利用我国语言资源发展语言学〔M〕//卢小群,李蓝.汉语方言时、体问题新探索.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4〕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语言学名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71.

〔5〕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江荻,李大勤,孙宏开.达让语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172.

〔7〕李泽然.哈尼语动词的体和貌〔J〕.语言研究,2004(2):111-117.

〔8〕朱艳华.载瓦语的“体”〔J〕.汉藏语学报,2012(6):112-130.

〔9〕戴庆厦.景颇语的“体”和“貌”〔M〕//戴庆厦.戴庆厦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286-298.

The Distribution of"Aspects"in Woni Dialect of Hani Language and the 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Yang Yan,Guo Huajun
(1.Yuxi Normal University,Yuxi,Yunnan 653100,China;2.Yuxi Normal University,Yuxi,Yunnan 653100,China)

There are some grammatical devices to express aspect category in Woni dialect of the Hani language.Some aspect markersresult from grammaticalization of verbs,and some result from particles.This is conformed to the origins of aspect markers of other analytical languages.However,the extent of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se aspect markers in Woni dialect is quiet different.Some are with a higher extent of grammaticalization,and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their origins;some are still keeping the features of content words.This indicates not only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s,but also analytic evolution process of Woni dialect.In languages of Tibeto-Burman Group,the ways that"aspects"are constructed,features of word order and the origins of aspect markers are presenting 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oni dialect;aspect;grammaticalization

H254

A

2096-2266(2017)05-0051-07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5.009

(责任编辑 党红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濒危语言卡别话记录与研究”(15BYY163)

2017-02-27

2017-03-14

杨艳,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汉藏语系语言研究.

猜你喜欢

助词范畴语法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跟踪导练(二)4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不能把范畴不同的两个问题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