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研究

2017-03-14甄天元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
关键词:调查问卷人际交往

甄天元

【摘 要】人际交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人际交往质量直接影响他们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及未来的发展。本文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探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质量。

【关键词】人际交往;调查问卷;交际方式;交往对象;交流内容

0 引言

人际交往是指个体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张明霞,2006)。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也是个体适应社会、担当一定社会角色的基本途径。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刚迈入成年人的行列,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精力充沛,人际交往的需求尤其强烈,期望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结交朋友、认识世界,以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深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和特点,找出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基于此,本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七所高校的600名本科学生进行随机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人际交往对象、人际交往内容等问题。剔除了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后,本课题组对568份有效试卷进行分析,得出了客观数据。从调查结果和对有关学生进行访谈的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1.1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日益现代化和网络化

随着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铺天盖地而来,所有的大学生至少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与此同时,网络尤其是无线网络越来越普及,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接触网络,所以手机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排第一位的是手机微信和QQ,比例高达90%。其次是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占到60%, 手机通话占20%,而书信因为耗时低效几乎没有学生使用,已经退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舞台。

通过与学生的访谈也能明显看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的显著变化。一个学生这样告诉我们“我一有空就刷微信,上QQ,有什么事直接就留言,或语音聊天,既不花钱又方便。即使在同一栋楼上住宿,我们也不愿意去宿舍找同学,用微信轻松搞定多好……”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网络化打破了传统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大学生在繁忙学习任务的重压下,不再像过去那样必须找时间面对面进行交流,只需拿手机轻松搞定。所以网络以超越时空的优势赢得了大学生不断增长的交际需求。

1.2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网络普及以前,大学生平时的交往对象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交往对象往往与大学生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如父母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与陌生人之间的互动较罕见。但是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网络超越交往时空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群体环境,大学生交往的选择对象范围更广”(王玉萍,2008)。大学生通过QQ、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加入特定的群组从而轻松地结交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来自于世界各地的陌生人。目前这种结交朋友的方式越来越流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新朋友的一个重要途径。调查发现,高达60%的同学认同网络交友是他们结识新朋友的一个重要渠道。调查还发现,通过网络结交的朋友不再局限于同年龄段的朋友和同学,通常年龄差异很大,并且社会身份复杂。可以说,网络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交友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多元化的交友需求。

1.3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目的日益功利化和现实化

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动机就在于希望能从交往对象那里得到自己需求的满足(姚立,2002)。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大学校园内,接触对象主要是老师和同学,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他们的交往动机较单纯,较少带有功利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中的拜金主义思潮腐蚀到学生,再加上大学生毕业后必须自主择业的现实需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目的越来越趋向于功利性和现实性。调查发现,虽然有过半的学生人际交往的目的是“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活”,但是有25%的同学选择“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为自己人际交往的首要目的。这表明,在大學生的人际交往中,出于功利与目的的人际交往是大量存在的。交往的功利性无可厚非,但却改变了大学生美好的友情观与爱情观。

1.4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内容越来越宽泛化

当代大学生在普及的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最新消息和各种各样的感兴趣的话题。大量的信息获取和传递拓宽了大学生与外界联系的渠道,扩大了他们知识交流的空间,进一步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也进一步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当代大学生的交流话题不再局限于情感、学习和前途,他们更热心于五花八门的社会问题的探讨。

2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了手机控。但凡有点空闲时间,他们马上拿起手机,或者不亦乐乎地打游戏,或者废寝忘食地看电影,或者不停地刷微信或购物,俨然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很显然对手机和网络的过分依赖势必造成大学生应对现实能力的缺失,减少了大学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需求,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际,尤其面对面的现实交际。其次,大学生通过网络结交的朋友年龄各异、身份复杂、鱼龙混珠,难免给大学生的安全带来隐患。调查发现,40%的学生选择“时机一旦成熟,我会考虑与网友会面”。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一旦碰到品行不端的网友,他们的人身安全有可能受到严重威胁。另外,大学生交往的功利性倾向已经严重淡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导致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匮乏。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侧重于个人的利益,有些同学甚至陷入了个人主义至上的深渊。

3 合理建议

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交际能力,首先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作用。班主任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频繁,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对班主任和辅导员要进行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课程的专业培训,增强管理学生的能力。班主任和辅导员可以通过网上QQ和微信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有效解决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或校级联欢晚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交友观,培养他们乐观向上、通情达理、乐于助人、辨别真伪的优秀品质。此外,还需要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有效融入朋友同学圈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结语

在高度全球化和网络化的社会中,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高校工作者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注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给予必要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将来迈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调适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8(9).

[2]姚立.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及其交往障碍浅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3).

[3]张明霞.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6(6).

[4]张奕华.论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其合理引导[J].青年成长与发展研究,2012(2).

[责任编辑:张涛]

猜你喜欢

调查问卷人际交往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舞动治疗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相关理论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