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7-03-12王亚云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思潮高职生价值观

王亚云

(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1)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王亚云

(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1)

笔者通过近四年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践以及调查分析,认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高职生自身对创业的认识有误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经济与社会体制的变革是其根本原因,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是其深层原因,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滞后是其直接原因。

创业; 创业教育;成因

当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可谓是轰轰烈烈,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高校的创业教育却并不乐观,尤其是高职院校对高职生的创业教育,普遍都走入了一个实用主义的误区。

为此,笔者有感于多年的高职生就业创业工作,从对高职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剖析出发,结合现今新时期高职生特点,对高职生创业教育的现状成因作分析,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以后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学实践。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一)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缺乏系统的规划,其创业教育不能针对高职生和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在教学中实效性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与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相脱节,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相脱节。其创业教育课程,大多放在就业指导课中,作为就业指导课的一部分,没有形成专门的创业指导课程。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材不符合高职院校的自身特色。很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做法,一是在就业指导教材中设置两章创业指导;二是创业案例的整理,其做法就是将成功的创业案例稍加梳理。甚至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独立的“创业教育”课程,只是在就业指导课中穿插讲了一些创业的政策。

总之,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存在忽视创业基础知识学习、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不能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没有针对性、忽视现阶段高职生素质能力的提高等问题,也就是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与时代不相适应,缺乏针对性、系统性,而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生自身对创业认识的误区

据笔者在课堂上与不少高职生谈话得知,不少高职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创业是找不到理想工作情况下的无奈之举;甚至有人认为,创业就是开店、做生意之类。在高职生的心中,创业就是在找不到工作的万般无奈情况下,为了生存、糊口而不得不为之的一种生存途径。

确实,我们承认,不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高校自身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所理解的“开店”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创业。因为它毕竟解决了“开店”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运行好的话,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创业教育所提倡的“创业”,远不是高职生所认为的仅仅是为了赚钱、糊口而开店,这样的创业仅仅是为了生存,是个体面对社会现实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是被动创业,正如北航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张林说,目前,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虽然还算活跃,但大多数是被动创业,这充分说明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缺乏[1],更谈不上实现自我的价值和长远发展,以及人生社会的意义,而仅仅是一种“生存拉动型”的创业。

二、影响高职生创业素质缺乏的成因分析

(一)根本原因:社会与经济体制的变革

当今社会经济体制已发生深刻变化,知识经济已成为当今经济的主导,而经济的发展依赖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然而,知识经济或者说是经济体制本身的改革给高等教育带来更多的是无法回避的挑战,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是当今各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再也不是过去的国家包分配的无忧无虑的轻松事,而是完全走向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这要求高等教育的教育设置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但当今高等教育的状况致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市场和经济的发展不能同步,高等教育的无差异化教育,也造成了相对就业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单纯靠旧有的指导方式、传统的就业渠道,恐怕难以走出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对创业和创业教育的传统认识也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形势。

(二)深层原因: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

当今世界各国的冲突越来越表现为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2]。这种文明和文化的冲突背后,是西方价值、西方强势话语的普世化倾向对其他像中国这样的后发现代性国家所带来的冲击力。高职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而世界观、价值观等尚未形成,很容易受到这些新思想、新观念、新思潮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曾经在所任教和管理的创业课堂中,用简单的调查问卷法对此作探析。在调查中,发放问卷120份,回收了11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60%学生认为西方自由化社会思潮影响最为显著,51%学生认为拜金主义思潮影响最为显著,而43%的学生认为新自由主义、20.1%学生认为历史虚无主义、16.8%的学生认为极端民族主义,这三种社会思潮相比之下影响较大。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这种多元化思潮,对当今的大学生影响很大,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挤压,使得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3],而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受此影响更大。因为他们高中时期学科知识的相对劣势,在分辨分析问题上的能力劣势,使得当今多元文化思潮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比普通高校学生更易受到影响,因此,当今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是造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的深层原因。

(三)直接原因: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忽视

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成功度和满意度,高职院校作为直面职业领域的高校尤其要重视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笔者为了切实了解和掌握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和实情,在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先后以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围绕这一问题,走访和调查了所任教学院2012-2014上下三届300多名在校生(包括文科和理工科),其中男生191人、女生150人,共发放调查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座谈、个别访谈近百人次。通过对该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合访谈结果,得出以下结果:

职业关注度不高。许多高职生对自己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群不甚了解,相关职业更是知之甚少,大多数高职生很少关注所学专业的职业发展情况,只是简单地知道当地大致工资水平、可能要考的职业资格证书等。

对当今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发展前景等情况,大多数高职学生了解甚浅。调查中发现高职生多数高考成绩不理想,普遍感到前途迷茫,自卑感较重,在“为什么选择高职院校”这个问题上,只有19%的高职生是抱着“学一技之长,有更好的出路”来读高职的;53%是因为升学无望、学习太差,但高职毕竟也是大学才来;35%是家长让来就来了;高职学生对目前所学的专业很满意的仅为25%,基本满意的只占46%。

从以上这些调查看出,高职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专业选择大多是受家长的影响,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认知度不高,更缺乏远大的人生理想。而职业价值观对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关系着对职业意义的认识和对职业的态度,是确定个人在职业活动中的责任、态度及行为方向的“定向器”,又是抉择行为方式并进行制动的“调节器”。[4]它既包括一般意义的职业价值观,也包括对某一具体职业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可见,职业价值观教育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关系着学生职业定位和职场人生的顺畅与否。

因此,职业价值观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和课题。

(四)学生原因:自身知识体系的缺乏

目前,因为中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高职院校的招生定位,致使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大学生成绩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存在显而易见的素质缺陷,比如文化知识水平低下、理解能力不高、思维表达能力欠佳、踏实不够但又自信不足等等。这些素质缺陷极大地影响了高职学生在职业设想上的自信心和远大理想。

这些从上面对职业价值观的调查中也可看出,进入高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在学业上经历众多失败的学生,甚至在高中阶段很多都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差生,由于经历学业上的失败较多,因而大多数高职生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不高,对自己的评价较低。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听到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老师,我们这些进入高职的都是渣子”之类的话语,在这样的挫败心理下,怎会有主动性?

因此,高职大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缺失,学业上经受的失败和自卑,学习基础差和主动性不够等,这些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特点,使得他们对创业教育的理解较为肤浅,对创业课程的理解片面,因此,高职生自身知识体系的缺失,是当今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的自身原因。

总之,通过以上笔者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教育实践调查分析,认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高职生自身对创业的认识有误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而造成这种现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经济与社会体制的变革是根本原因,现有高考制度所造成的高职生自身知识体系的缺乏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因此,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对高职生的创业教育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加强素质教育,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

[1] 孙长缨.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事业——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张林[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0).

[2]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 王静.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4] 覃雯.高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责任编辑 孟蕴华]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auses

WANG Ya-yun

(Henan Quality Polytechnic, Pingdingshan 467001, China)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investigation in the past four years,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ot perfect at present, a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entrepreneurship is wrong, which 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multi-cultural impact is the deep reason, and occupation values education lag is the direct cause.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ause

2017-02-28

王亚云(1977-),女,河南平顶山市人,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讲师,四川大学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儒学、中西文化比较。

10.3969/j.issn.1671-7864.2017.04.004

G710

A

1671-7864(2017)04-0011-03

猜你喜欢

思潮高职生价值观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