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点中文网的“总设计师”
——专访起点中文网创始人之一、阅文集团总裁商学松

2017-03-11吉云飞邵燕君

网络文学评论 2017年3期
关键词:起点作家用户

文/吉云飞 邵燕君

采访时间:2016年7月29日

采访人:邵燕君、吉云飞

受访者:商学松

采访地点:阅文集团

【受访人简介】

商学松:网名藏剑江南,起点中文网创始人之一,曾任起点中文网总经理、腾讯文学总裁,现任阅文集团总裁。网络文学商业化运作发起人和网络文学商业模式创建者,主要平台架构设计者和网络文学粉丝体系发起人。

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主持人

吉云飞: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男频主编

上篇:VIP制度的建立和移动阅读时代的到来

邵:我们知道您一直是起点中文网背后的那个“总设计师”,设计了起点中文网的网站架构,创建了网络阅读的平台模式,并让起点模式成为网络文学业界的标杆,为后来的文学网站竞相模仿。您还规范了网络文学的作品分类、榜单推荐、签约体系以及用户阅读行为流程,通过作品分类和榜单推荐,使读者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而优秀的作品也能通过榜单推荐为更多读者所知。网络文学从来不是在野蛮生长,背后有一群默默付出贡献的人,今天我们就想和您聊聊这些年起点中文网乃至整个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中那些不为外人所知但又至关重要的历史节点与制度设计。

一、藏剑江南的“闯入”与起点中文网的新生

吉:我们从起点中文网的诞生说起吧,对起点的创始团队,网上一直有着各种传闻,不过在每个版本里,您都是最传奇的那一个。据说在2002年5月15日起点成立的大会上,您闯入了庆祝的聊天群,把起点的书库系统批判了一通,说得所有人哑口无言。更传奇的是,您最后接手了网站建设的大权。我们想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邵:这个基本上属实吧,但肯定没有这么粗暴。我在创立起点之前一直在上海对外贸易大学的教务处里面工作,在大学里的工作其实挺无聊的,我更感兴趣地是看小说。当时几乎所有租书店里有的传统的武侠小说都被我看光了,我又上网比较早,大概1998年开始上网,就在“黄金书屋”看书。后来发觉“黄金书屋”大部分的书都是OCR(实体扫描上传),很多都看过,所以很快也看完了。然后去了西陆论坛,就发现了很多原创小说。其实最早的网络原创小说起源于西陆论坛,从2000年开始。再到2002年,宝剑锋成立了中国玄幻协会。他们当时在西陆也有一个子论坛,恰恰又是我经常逛的论坛之一。在那年五月份,宝剑锋就自己搞了一个网站,并且在西陆论坛上做了一些作家的连载活动。我看到了这个消息,就跑到他们聊天群去了。因为我是搞技术出身的,更重要的是我是一个重度的网络小说书迷,所以我对于找书、网站设计、网站逻辑是非常挑剔的。我就提了很多建议,但并不是去指责。当时的网络环境非常好,大家都非常诚恳,宝剑锋看到我提了这么多东西,他就直接问我可不可以来帮忙搞网站。我说,OK。因为我有寒暑假,所以我就来帮他们重新做一个。

吉:当时吴文辉已经加入到团队里了吗?

商:文辉,其实我跟他是在2000年一起玩一个网络游戏认识的。起点建立的时候,我和宝剑锋在网上聊得比较投机,他说他是一个作家,完全不懂网站,希望有人来帮他做网站设计。之前的程序员也是一个书友来义务支持的,但那是一个海外留学生,所以不太能够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沟通环境里去不断地交流,他希望找一个稳定的能够沟通的程序支持。于是在五月份的时候,我来接手这个网站,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把它重新做了一版,这个其实是最早的起点中文网。

我帮宝剑做第一套系统的时候是在暑假,九月份开学之后我其实就没有太深的参与了,更多的是宝剑锋自己在做整个网站的维护。到了第二年,2003年春节的时候,宝剑锋又找我聊了一次。当时有条件访问网络的用户量,包括网络文学的用户量已经多起来,但我之前做的系统比较简单,所以网站整体的架构已经撑不住了,他就希望我能继续做下去。我当时就给他说,想要把网站继续做下去,是需要出成本的,因为此前的服务器是临时找别人要的,是没有办法去支撑的,所以需要我们自己去租带宽,自己购买服务器。但是那个时候网站是一分钱收入都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是需要大家一起来把它真正当作一个事业来做,需要一个比较正式的心态。我当时就问宝剑,是否大家有这个意识?后来宝剑就召集了协会里面对这个事情比较认真、比较感兴趣的人。包括黑暗左手(罗立),包括意者(侯庆辰),我同时又请了文辉一起加入。

吉:是您请的吴文辉?

商:是的,因为我当时更擅长的是前台和整个网站的运营设计,文辉也是程序员,他更擅长后台服务器,所以我请了文辉一起来加入。整个团队在那个时候基本成型,大家来一起出资买了服务器,然后我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来改版。最终在2003年的5月份正式推出。然后那个版本一直用到了2008年,才又做了一次改版。

邵:我这个理解不知道对不对,在起点五人的团队里面,宝剑锋和意者更多的是以中国玄幻文学协会为中心,是负责内容;您和吴总加入进来后更多的在负责网站的运行。

商:这个分工在当时是没有问题。那时宝剑是作家的心态,他们组织的玄幻文学协会更多的是一个作家的松散联盟。大家来一起交流经验,一起构思写作,是一个作家交流组织。但是从2003年这个团队成立之后,角色就开始转变,宝剑主要作为网站负责内容的核心。我和文辉主要是作为技术和商业运营的负责人。然后罗立,因为他本身在杂志出版行业经历过,所以他负责出版,后来做下游的改编。这个分工其实一直延续到现在,十五年来一直是这样。

二、从辞职创业到全职进入盛大

邵:我觉得你们这个团队真的很传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一路坚持到现在。

商:这是一件我也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在2003年大家出资买服务器,建起了起点中文网,到2004年1月,起点就是中国访问量前五十的个人网站,但到那个时候我们都还从没见过面。

邵:啊,还没有见过面?您说你们是在什么时候认识的?

商:我们是在2002年认识的,我和文辉是在2000年认识,我们到了2004年2月14日,才第一次见面,我记得非常清楚。

吉:情人节那天。

商:宝剑和意者来到上海,我出去。那时候我还没有女朋友,可以出去和他们一起,那是第一次见面。

吉:之前都是通过聊天群联系吗?

商:之前六个人在中国的天南海北,哈尔滨、广州、上海、北京,大家都是通过QQ沟通。

吉:那一次见面以后是不是就决定辞职全心投入?

商:那一次其实还没有,那次的确就单纯是大家第一次见面。

邵:那你们最终决定辞职是什么时候呢?

商:其实在2月份我们见面以后,大家都感觉到这个网站到了瓶颈期。我们都是兼职,在业余时间工作,我当时的状态是:八点多上班,五点多下班,回到家里,先睡一觉到八点钟,然后一直干到凌晨三点钟,睡三四个小时直接去上班。我大学的工作还不算太紧张,所以可能维持。但文辉当时在北大方正工作,节奏很快、强度也很大,已经没有办法再坚持。最终决定是在2004年5月份,当时我们一起去了阳江,到了宝剑家去旅游了一次。那次就讨论说过去的状态没法维持了,我们是把这个作为新事业,还是只是到现在这个高度,最终就决定应该一起去找投资,把这个事业真正做大。当时的想法是我们有这么多好的作家,这么多好的作品,我们应该有这个责任,让网络小说像当年的武侠小说一样,能够真正到达一定的高度,让这种文学形式得到中国主流的认同,这是我们最早的心愿。在2004的7月份,宝剑锋他们都辞职来上海,我们当时也谈了一些投资,最终在2004年9月份和盛大合作,接受盛大的收购,然后来一起进入盛大全职,来一起做这个事。

邵:你们是先辞职然后才进入盛大,大家都下了很大的决心。

商: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宝剑当时还是公务员的性质。

邵:这个时候有多少用户了?

商:我们在被盛大收购的时候,我记得月收入是刚到一百万左右。

吉:那在被盛大收购之前就已经有盈利了是吗?

商:盈利没有,当时它构不成盈利的概念。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在兼职,除了服务器成本就几乎没有其他成本,而服务器大概是一台两万块左右。2003年10月做VIP,最早给作家是百分之百,后来百分之七十,这百分之三十的余额就开销掉所有的服务器成本。从2003年5月份的第一台服务器,到了2004年被盛大收购的时候已经是第八台或是第九台服务器,就是不断需要买服务器,因为流量不断上去。

吉:所以就是刚好能够支持硬件的不断投入。

邵:五号蚂蚁是当时就离开了吗?

商:五号蚂蚁是在2006年离职,我们被盛大收购的时候签了两年的服务协议,到2006年9月份正式拿到全部收购款。五号蚂蚁自己家里是有家族企业的,他就离职回去继承家族企业去了。

三、起点模式一直是行业标杆

邵:您刚才说您第一次闯入的时候您出了很多的主意,具体有哪些,怎么改变了起点中文网原来的系统?

商:我当时是一个书迷,加上我在大学里面也是开发信息系统的,并且我初中一路读上来都是图书管理员,对于图书分类法很清楚。因为我兼有几种角色,所以清楚怎样能够让这本书在平台上按照什么规则进行展示,按照宝剑锋他们的标准评判出来的好书该怎么去推荐给用户,以及一套分类、排序、阅读的流程,这些都是我慢慢磨出来的,后来整个行业也都按照这个标准来做。

吉:最开始你自己设计的江南书库就有了类型分类和推荐榜这些设置吗?

商:对,其实在龙空(龙的天空)和幻剑(幻剑书盟)的时代就已经有了分类,但是它们的分类比较简单,只有四五个类型。同时他们有一个榜单,强推榜,这是人工的榜单,另外数据的榜单依据的是访问的流量榜。我后来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它们好的东西其实是都吸收过来了,然后把分类从原来的四五个扩张到十二个,同时之前只有类似于PV(Page View)的点击数据,我改成了推荐,用户对于自己喜欢看的书,你每天有权利去推荐一票,让用户来主动选择。

吉:所以推荐票是2003年的时候就有了。

商:是。还给了用户一个活跃积分,他们可以用这个积分来换书架或者是更多的推荐票。把这个用户和作家之间的交流体系初步给搭建了出来。

邵:这个是2003年就已经开始了吗?

商:对,2003年的第一版其实就有了推荐票、积分、作家评论区、精华以及用户从书架点击到阅读页、详情页的设置。还有阅读页和详情页的标配,阅读页上面是有推荐票、返回目录,以及下一页;详情页上面有这部书的简介、字数、更新信息、作家的简介,这都是在2003年那一版就把架构搭起来的。

邵:你能说一下为什么当时您一开始要设计这些东西?这些后来证明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是网络文学独有的创新制度。

商:这就是我自己平时喜欢看书,希望能够有这样一个方式去找书、看书。很多东西都是我当时访问龙空、幻剑觉得不顺的地方,然后在我自己开发的时候去调整。因为网络当时都是36k的“猫”,在线阅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所以我当时就开发了全本阅读,从第一章直接全本下载下来。当时起点能够超过幻剑和龙空,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宝剑他们的确是比幻剑的内容负责人更加尊重作家,知道作家更喜欢哪种交流方式,所以能够不断邀请作家来起点上发表作品;另一点是用户觉得自己能够不断地在起点上找到书,比在龙空和幻剑上方便。

像我最早的时候就是打开龙空所有的书库,一本本地去扫,而且只能从abcd这样按照书名一个个去找,因为它没有任何其他的渠道让我知道,这本书好看,那本书不好看,我就这样把龙空书库里七八百本书整个地去看了一遍。但是在起点,就可以通过推荐的方式、点击的方式把好书推出来。而且我们当时规定,推荐榜每周都要换一次,但是幻剑的推荐榜基本上是一个月两个月都不动的,因为这是需要有人定期来维护的。这就是当时很能够抓住用户的最好的一个点,读者能够很方便地找到好书了。还有一个是功能多了,比如能够直接和作家在评论区聊天,用户觉得很好玩,不单调。这是用户最朴素的需求,你让我在上面待得爽,那我肯定更乐意来。而当时在VIP制度还没有起来之前书是没有独家的,每个平台的书都是一样的,作家愿意在哪个平台上首发,哪怕提前五分钟,哪个平台让大家找书更方便,让大家玩得开心,就成为了网站的核心竞争力。

邵:因为各个作家可以在各个网站同时发,所以抓用户是最重要的,其实这就是最早的粉丝生态建设了。当时推荐票是您独创的吗?所有的制度里面,哪些是您独创的呢?

商:这个我也没有办法记得太清楚。书架的设置和一个书架应该有的功能,是我首先定义然后行业按着做的。第一,书架在添加收藏之后可以显示作品信息,最近更新章节,有书签可以记录到你阅读到哪里,同时从书架直接点击到你上一次阅读的地方,这些东西是我独创的。第二个是用户积分体系,就是每个用户在网站登录以后,通过发书评、加入收藏、投推荐票的行为来获得一些积分,同时可以通过这些积分来兑换一些奖励。第三个就是当时的分类排行榜的一些规则,后来又有新书的排行榜,怎么来对新书的有所扶持,这些内容运营的规则都是独创的。此外就是比较细节的东西,包括VIP那一套收费体系,该怎么样去划分章节,怎么约定收费章节和字数,从哪里开始收费,以及后来的一整套订阅制度。其实整个阅读这一块,起点不止在2003年,包括2008、2009年,在整个PC(个人电脑)时代,一个好的阅读网站应该怎么去做,起点一直起到一个范本作用。

邵:这些都是作为一个“老书虫”从自己的阅读经验中得出的。能够把自己深度的爱好和需求变成了一个商业模式,您这种人生成功模式真令人羡慕。

商:成功算不上,但是这一点的确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因为可以把自己的兴趣变成自己的事业对于人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四、起点的VIP制度也走了不少弯路

吉:VIP制度因为涉及到付费和收费,在当时是不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商:是,的确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加上还要防盗版,其实在VIP方面我们还是走了蛮多的弯路的。第一次先是把整个VIP制度定义出来,因为我们不是最早做收费的,在2003年6、7月份,明扬中文网和读写网其实已经开始在做收费,但是看了他们的收费我们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明扬天天崩溃宕机,因为它是用flash去做的防盗,但是当时的flash是非常不稳定的,很多用户想看书,就打开不了网页,而且也很难真正遏制盗版。在我们自己做的时候,就想了几个办法,一个就是有会员费,会员费在明扬和读写都是没有的。我们当时希望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来先交一笔钱,然后再用一个非常低的价格去付费。我们希望进来的人,都能够不把内容传播出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防盗版的心理,但的确很多人来支持这个行为。第二个就是,我们当时的定价非常低,每千字两分钱,当时明扬为了支撑整个商业体系的运营把价格定到了千字四分。

邵:两分钱这个定价是谁提出来的?

商:两分钱这个概念是大家一起讨论出来的,当时我在南京和文辉直接在宾馆里面上QQ和大家一起聊。那时大家定了几个制度,第一个就是三十元会员费,然后就是千字两分钱订阅,这个后来就变成了高级VIP。再就是做一个VIP的图标,这个VIP图标虽然简单但在当时没人做过的,后来发现效果非常好。大家有一个身份的识别度,我是正版的用户,在留言、发书评的时候都会觉得很骄傲,作家也知道你是花过钱的用户,就会特别关注你的话题,回复你的评论,互动就非常好。更重要的是,我们承诺作家在做VIP的前三个月里所有从用户收来的钱都给作家,我们倒贴钱来做这件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把VIP制度的开局开出来。但是其中的坎坷是挺多的,特别是我们刚定好这个规则还没上线,其他网站就抢先上线了。

吉:其他网站是?

商:天下书盟。因为在2003年6月份的时候就有一个温州书商去投资了天下书盟,所以当时它的商业化很快,而且有资本把我们约定好的十几个作家拉了一半过去,变成他们的作家,在他们的平台发文。所以其实开局蛮坎坷,但是我们的流量比较多,积累了一批对于作品有忠诚度的用户,他们都是很支持我们这件事情。当时正版化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此前互联网从来就没有向用户收费的这个概念,那时向用户收费的,除了电商就是起点。这批最忠诚用户让VIP制度开始的第一个月就立了起来,第一个月收入最高的作者就是流浪的蛤蟆,他的作品《天鹏纵横》有一千多收入,当时没人敢相信这个数字,蛤蟆自己也不相信,后来意者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说你这个月拿到了一千多块钱稿费,我汇款给你。他终于相信了。

吉:当时天下书盟在起点上VIP制度之前就已经上了,它的模式是怎样?

商:和我们一模一样。

吉:一模一样,等于是你们当时泄露了?

商:因为我们当时有两个版主被他们给挖过去了。这可能是整个行业最初始的竞争吧,我们当时也是觉得很诧异的。

邵:这个时候有多少作家,多少书参与到VIP制度中?

商:我们当时就六本书,然后百分之七十的用户都订阅蛤蟆(流浪的蛤蟆)这本书。到了第一个月底,我们就有了三千多的VIP用户。这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我们可以签更多的作家,让他们独家发表,这样子就形成了一个正态循环。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来帮助我们不断去完善这个制度。第一个就是怎么发布作家的稿件,因为蛤蟆的稿件发生过一次泄露,当时作家都没有保密意识,经常会把自己的稿件传给自己的书友团先去看一下。结果就发生了一次泄露,让盗版网站比我们发布得还早,蛤蟆就重新写了那一部分。第二个就是我们当时先做了一个阅读器来防盗版,必须先下载,并且用户买了VIP之后我们给你一个验证码,你用那个验证码才能登上阅读器,那一套流程其实非常繁琐。我们在第二个月发现,这套流程其实没有办法像互联网一样,让大家真正轻松地阅读,这阻碍了很多用户的进入。后来在11月份的时候做了第二次改版,把所有的阅读统统浏览器化,因为当时IE浏览器已经出到了4.0,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版本,这其实奠定了后来所有网站的基础。第三是当时作家的管理,作家的推荐,作家的交稿流程,作家的付款流程,扣税这些都是在当时慢慢去完善出来的。后来到了2004年,公司化的时候整个商业模型已经成熟。这也是为什么盛大决定和我们合作,其实盛大之前和幻剑书盟、天鹰文学网都谈过,而盛大决定用最高的价格来收购我们的关键就是我们当时已经把商业模式做得最完善。

邵:在盛大收购你们之前,你们整个的商业模式都已经完善了?

商:对,应该来说这套商业模式的基础在当时就已经完善,后面更多是不断地去优化。

五、吴文辉在VIP制度的建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邵:我想冒昧地问一个问题,在这个团队里面为什么是加入最晚的吴文辉最后成了带头人?他主要起一个什么作用?

商:文辉的角色定位一开始和我一样,他也是一个非常重度的书迷,会和我不断地讨论各种运营策略和技术问题。在我们商业化之后,他的角色主要是考虑商业运营,其实像VIP制度以及其他大方向的决定权,都是由文辉来最终拍板,我们比较信任文辉在这方面的感觉。大家一起提意见,大家一起讨论,但最终的方案上不上,应该怎么上,是文辉来把控。

邵:你们相信他的什么?

商:我们相信他的直觉。因为在最早,2003年6、7月的时候,我们做了改版之后,到10月这段时间我们都在讨论说这个网站应该怎么活下去,怎么给作家带来最大的利益。最终选择了VIP,其实是文辉觉得这条路应该能走得通,我们当时是提了有七八个方案。

邵:你们都提了什么方案?

商:有学龙空,去做出版的。就是说我们网站上不收费,然后把好的书推荐给出版商,当中赚一笔差价。

吉:当时在台湾出版其实收入已经很丰厚了。

商:对,比大陆多得多。第二就是广告,当时新浪也都是靠广告赚钱,我们也想用广告来维持整个服务器的成本,不要问用户收费。第三就是募捐,当然会费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募捐这个想法转变过来的,但是我们当时就明确说这不是募捐这就是收钱。募捐呢,因为我是学法律的知道这里面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当时就明确地说这是收费,然后有等价的东西来回报你,当然这也是用户对于我们的支持。后面还有类似于接彩铃这种东西来赚钱,反正2003年整个7、8、9三个月都在讨论应该怎样赚钱让这个网站活下来。因为很明显的是当时如果不收费,我们服务器的费用靠大家填钱已经是很困难了。当时支撑到第五台服务器,大家就将近投了七八万,而我一个月的工资才1800多块钱。

邵:所以当时你们都是挣工资,把自己的钱都投入进去,投到最后没钱了就必须得收钱,必须得挣钱?

商:宝剑那会老家的房子也是向别人抵押过一次。我们的稿酬是接外部的银行卡系统,那次银行系统结算晚了,但是我们给作家的协议上是有承诺,每个月15号之前发给作家稿费。当时大家就紧急凑钱,宝剑就问别人借钱,当时我们也没有想到别人借钱还问他要一个抵押。当然这个风险是不高的,后来就马上把钱打过去了。

吉:所以当时是有收入没盈利是吧?

商:对。那么虽然大家提了很多的方案,最终是文辉拍板,说应该按照VIP这个方向做下去。后来我们大家也统一观念,认同这个想法。后来的确做成了,我们就非常信任文辉这个商业逻辑。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做法,是能够真正地长远地做下去。别的某种程度上都是依赖外部的收入,外部的收入一旦不稳定,这个网站就相当于死掉了,你没有办法正常运作。像广告、像台湾出版、像彩铃这些后来都被证明是一个不稳定的收入。第二个就是,我们当时的目的是希望作家能够不断地发书,让作家发书就必须给作家报酬,让作家获得收入,这样作家才能稳定地创作、职业化地创作。但是在前几个模式下面,作家都不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我们获取的钱更多是支撑网站的成本,作家是拿不到多少钱。如果说介绍作家出版,但是出版社当时就已经约定不让作家在网上发稿件,所以我们介绍一个作家过去,网站就少一个作家,龙空没落下去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只有真正地让用户给作家钱,作家能从用户这里收到钱,作家才能不断地通过自己的优秀创作获得收益,这样才是一个持久的商业模式。当时他用这个理论去说服我,然后就沿着这个路走下去。所以后来我们团队尤其在战略和商业模式上,文辉的意见起到了主导作用,同时团队在那个时候开始更细化的分工。

六、起点中文网的历次改版

吉:我们也看到,起点最近又有一次新的改版。从2003年第一次,到现在最新的一次改版,起点中文网一共改版了多少次?

商:按照我自己的划分的话,其实2003年到2008年,这是一次大的改版。这段时间所有的改版都是我在主导,这个过程当中,网站的访问逻辑、路径、功能,更多是在添加,是不断地堆东西上去来不断地满足用户层出不穷的需求,相当于补功课。2007年到2008年,当时陈总(陈天桥)他有自己的关于起点的想法,他当时提了一次改版,那一次改版就是由盛大的人来主导,我们更多的是在旁边提意见。因为当时我们和陈总交流了几次,不建议这么改,但是陈总觉得应该这么改,那么就以陈总的意志去做。从现在的角度看,应该说陈总是一个天生的战略家,在中国没有人能超过他的眼光,他在当时提的很多改版的点,其实都是现在或者前两年刚实现的,用户刚意识到这些功能是很需要的。比如作家的俱乐部,以作家为品牌的作家通道,书评人的意见领袖,把推荐权放给用户,让用户自己做书单,这些其实都是陈总有过的想法。

但这个版本改得很不成功,因为陈总的思路和执行人是断层的。他的思路,我们能理解,但是我们当时觉得步子太大,所有的功能,应该是一个点一个点地推,而不是在一个版本一起上。陈总的意思,相当于消灭起点原来的版本,推出一个全新的版本。甚至起点的首页都应该像百度一样就是一个空白,让大家搜索加排行榜。然后我们觉得陈总的这些想法都很好,但是第一当时起点是一个非常小的团队,起点到2008年的时候只有四十多人,这些功能其实都是需要有人来运营的,我们没有这么精力去一下子把这些功能全部铺开。事实证明,改完版之后,这些功能上去了,用户一下子涌进去,玩个新鲜感,但后面因为参与度不高,没有人去组织管理,几乎成了作家和用户的私聊论坛,全部变成了灌水,因为作家本身是不会去管,他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助手帮他去管。像书单,思路是好的,但是怎么样让用户去完善这个书单,怎么给他激励,怎么让他自发的创建书单,有成就感,以及这些书单如何去曝光出来,让所有人知道原来有这么一个书单可以不断给我推荐好书,那是一套运营的东西。但是产品功能开发出来之后,后面的运营没有能力去跟上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一旦后面的书单都是垃圾,别人就对书单这个功能不感兴趣了。所以那个版本提出了很多创新的东西,但是整个版本上线以后,用户的反馈不好,反弹很大。我记得之前起点每年的收入增长都是在百分之八十,但是2008年那一年低于百分之五十,用户不买账。

吉:似乎盛大文学的成立就是在这个时期?

商:那一年我们和陈总在发展思路上产生了一些分歧,陈总决定变起点为盛大文学,开始去做商业化。他希望起点步子迈得更快,但是我们觉得用户还远远不够,因为当时起点日访问量只有二百多万,其实是一个很稚嫩的网站。我们当时更多的希望,是继续投入和推广,然后商业化不要太重。但是陈总整体的策略是希望抓紧来去做变现的考虑,这个是主要分歧。到2009年盛大文学成立之后,是侯总(侯小强)来管盛大文学,陈总从整个战略上来说是放手了,不管细节,更多是和侯总沟通,更多是怎么进行资本收购。所以在2008到2009年把中国七家最好的文学网站都收购进来,组了一个盘子来谋求上市。

这相当于又恢复了我们对于起点的战略掌控。所以在2009年的时候,起点又做了一次改版,那一个版本一直延续到2014年。这个版本在几块做了重大调整,第一个是把整体的书架开放,因为服务器资源已经够了,已经不需要再限制书架。第二个就是打赏,其实2008年已经开始试行,但2009年才正式做。打赏包含怎样让用户打赏,要有什么样的用户激励,包括粉丝排行榜,要在各种地方体现读者对于一本书的忠诚度,这些功能都是在2009年那个版本实现出来。另外一块就是整个VIP体系,从访问路径、签约体系、书库的展示,到所有的推荐体系,包括封推的确立、强推制度的优化都是在那个时候做出来,这个版本一直延续到2014年。

吉:2014年的这个版本主要在哪些方面改动比较大呢?

商:到了2014年,起点之前的版本已经六年没改,打过太多的补丁,加上当时是800×600的像素,字体非常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大屏阅读。所以这个版本其实是交互、视觉改的最大的一个版本,也就是突出全屏访问,突出大屏幕封推,突出栏目推荐,突出作品和用户的关联度。要让每一部作品自己形成一个小网站,让更多的周边,包括游戏的周边,用户的同人、插画,作家可以自主地让用户上传到这个空间,更多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概念,把网站推荐的东西去间接化,把更多的权利去交给作家和用户。这个其实是陈总2008、2009年的思路,但现在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因为用户更多地沉淀下来,他们有更多的诉求说我愿意发表意见,我愿意去做书单,我愿意和别人分享我喜欢看什么书。这其实是12年社交化的理念出来过后大家才慢慢去完成的改变。

七、起点曾错失移动阅读的机遇,中国移动阅读基地是绝对霸主

邵:现在起点的用户是多少?您说在2008年是两三百万,那现在呢?

商:现在的话,因为PC已经不是主要的,我们UV(Unique Visitor)应该是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万。PC最高的巅峰是2012年,当时是六百万。

吉:现在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整个渠道重心的变化,已经是到了APP这一块了,QQ阅读,加上起点中文网自己的起点读书,那么对您来说是怎么去看待从PC到移动背后最深刻的变化的?

商:其实起点是最早做移动的。在2006年的时候,虽然还是诺基亚功能机的时代,就已经有WAP(无线应用协议)存在了。起点是整个行业最早上WAP的,2007年上线,而2008年中国移动才开始做。到了2008年,虽然是访问起来很麻烦,但是当时WAP站的流量已经是国内前五,仅次于新浪、网易、搜狐这三大门户,还有一个是3G门户,其他都没有我们高。但是在2009年,因为做盛大文学,当时做了拆分,单独成立一个无线部门,把起点这块业务割出去了,我们就完全没管。如果当时我们接着做下去,起点完全能够成为网文行业在移动时代的领头羊,但是这个转变不是我们在操盘,我们没有办法来进一步推进。2008年底,中国移动想改组移动梦网去做基地,里面有阅读基地,阅读基地就来和我们一起讨论该怎么做。中移动阅读基地开始的商业模式和整个收费路径可以说都是在参考起点,然后我们当时提供了大量的作品,给到他们将近一年的免费运营,来帮助他们成长。当然他们有一些补贴。2008年花了一年的时间积累,在2009年5月,阅读基地开始收费,然后整个收入开始爆发。所以WAP时代起点是走在前面,但是移动阅读基地靠着它的流量,靠着它的各种短信、代码订阅,特别是依靠它直接扣费,不需要付钱的支付方式,成为了绝对的霸主。

吉:2009年的时候中国移动做的移动阅读基地,起点和盛大在当时都是最主要的内容提供商,要是当时起点放手去做无线的话,你觉得起点当时能把渠道做起来吗?

商:当时起点能控制到的最优秀的内容在2008、2009年已经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尤其这还是一个滚雪球的效应,基本上知名的作家、作品都在起点,那么在有新渠道进入的时候,我们有内容优势,进入新渠道其实是件很方便的事情,关键是愿不愿意投入的问题。当时选择和中国移动的合作本身也是一种尝试,我们知道中国移动在渠道上面会有很大的力量来帮助我们把内容推广出去,如果我们自己做,会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时是我们自己来决定的话会选择边自己做边合作,并不会放弃和中国移动的合作,因为内容本身来说也是不断需要下游来帮我们拓展更多的用户。但当时起点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自己放弃做渠道了,在2008年的时候就把自己的WAP站基本上就给切掉了,全部放到中国移动上面去。

邵: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商:因为当时中国移动对于所有内容的推广,以及它潜在的收费力度,是可以明显看到它的力量,或者说它在未来所产生的回报将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自己的WAP不管是建设、运营,都是需要其他的成本投入,对于当时盛大文学整体的策略来说,其实是不太愿意做一些新的扩展或投入的。

吉:当时已经是想收获、想谋求上市了是吗?

商:对,我们2009年就开始有上市计划了。

吉:我们能看到后来中国移动阅读基地这一块的收入增长得是特别快的,就是2009、2010年那时候盛大能从中国移动拿到的分成有多少呢?

商:中国移动第一年的总收入大概是三个亿,第二年是十个亿,第三年就是二十五个亿,2013年最高的时候达到了四十五个亿,它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整个盛大文学在中国移动里面的分成,一直占到中国移动的大盘差不多百分之二十五的收益,中国移动本身给到CP(内容提供商)的总分成大概是十亿左右,然后我们大概占到里面的两到三个亿。这个是在盛大文学时代。

吉:您说的收益是在整个的盛大文学的时代?那么中国移动是拿走了绝大部分的收益。

商:这个是因为中国移动的机制的问题,因为它还要和分省再去分一道,所以他和CP的分成是在扣除掉这些渠道成本之后的分成。

吉:那当时无线的收入比得上主站的收入了吗?

商:差不多持平。

邵:起点中文网盈利就是从2008、2009年开始的是吗?

吉:应该还要往后吧,因为吴总他在2010年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起点中文网到现在已经七年了,也没有盈利,不过起点实现盈利应该和无线收入的增加有很大关系吧?

商:是这样的,因为在PC时代我们奉行的策略是基本上把绝大多数的收益给到作家,希望能够去把作家慢慢地养出来,这样能够让作家更好地进入一种全职创作的状态。当时的IP改编基本上也没有太多的收益,都靠电子阅读,但那时我们是没有办法在电子阅读上获得比较大的收益的。那么中国移动起来之后,一方面就等于它在正常的网站电子阅读之外,有了一块和网站阅读相当,甚至在最高的时候还高于网站阅读的收益,在这块收益里面,我们和作家是五五分成的。这块收益本身我们投入的资源也不多,主要是靠中国移动来获得的,所以当这一块收益补充进来的时候,企业的现金流也好,整个利润也好,才慢慢的出来,但仍然是一种微利状态。

吉:像您说的在2013年是巅峰,我们知道在之后在中国移动似乎也逐渐式微了,因为各家网站自己的APP也都出来了,那么像现在中国移动的移动阅读基地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商:中移动基地现在发展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它今年应该至少能有四十个亿的收入。

吉:现在各家基本上都有自己的APP了,那中国移动为什么还能有这么大的收益呢?

商:是这样的,正版付费阅读有一个比较好的特性,就是当一个用户选择了一个网站进行付费,他的黏性会非常强,只要那个网站提供的内容能够满足他的阅读需求,一般来说很少会发生迁移。因为如果迁移掉,他在这里所有付费的东西,一方面其他的网站未必能提供,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之前看的书再要重买一遍。所以这种状况下用户很少会迁移,除非遇到大的渠道改变,就好比PC向移动转移,那么这个时候新用户会重新挑选自己的渠道。

吉:移动阅读基地的商业模式和起点的似乎还不太一样,有很多类似包月的特殊制度。

商:移动阅读基地基础的商业模式和起点基本上是一样的,在最早的时候单订是远远大于包月的,但是好像是在2010年的时候,移动自己本身的策略改变了,更鼓励包月,因为他们会做很多移动增值包,里面提供阅读的套餐,发现这个对用户的吸引力也比较大,而且用户一旦订阅了,他退起来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一般都是自动扣费,大多数用户也不会习惯天天看自己是不是被扣费了,所以这样子沉默用户就会慢慢积累出来。所以现在移动整体来看包月占大头。

八、从盛大离职就是冲着移动阅读去的

吉:我们再回到起点来,在整个团队出走到创世之前,起点在无线方面的权力是被收到了盛大文学,包括后来做云中书城,都和起点没有关系了是吗?

商:起点自从2008年之后无线这块就一直被分割出去,然后到了2011年的时候陈总提了一个云中书城的概念,想把PC的资源全部汇集到一个APP上,这个思路现在看其实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时做得不是很成功,最关键还是在于推广力度上面。我个人觉得盛大以前对于文学上面的投入一直是比较低的。所以云中书城在2012年的时候已经控制不住整体的形式,在我离职前半年,其实就安排起点自己在做了,明显就是感觉到云中书城做不下去。那个时候起点的APP才开始做,相比于掌阅其实已经晚了三年,掌阅是2009年开始做的。

吉:一旦从PC端进入到移动端过后,我们能看到整个网站的架构就完全改变了,您觉得对移动端来说网站架构最核心的是什么,这里面能够带来的最重要的改变是什么?

商:最关键是直达,所有移动APP或者说移动互联网能够超越有线互联网的关键就是直达,也就是说在手机上作为平台或作为产品想要触达用户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我给你推送一个消息提示,你就可以及时地发现说今天又有哪个作品哪个章节更新了,同时你想看的时候你也不需要坐回到电脑前,你直接手指一点,全部可以看到。所以这其实等于平台到用户之间消灭了最后一公里,能够无缝地去触达到每一个用户,同时当你打开这一个APP的时候,你的所有访问记录、阅读信息,数据后台都是可以去监控到的,哪怕你没有去登陆我也可以监控到,这点在PC上是做不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用户和平台的粘性和连接性都是被大大加强了。

邵:就是服务会更加个性化是吗?

商:对。

吉:在设计这个APP的时候有哪些能直接看到的重大变化?

商:我和文辉之前讨论的就是说,我们离职的目标就是冲着APP来的,因为当时我们在起点没有办法做APP,但是我们自己觉得这以后一定会替代PC网站,所以才会有二次创业的想法。我们自己对于阅读APP的判断其实就是三种模式,第一种其实有点类似于传统的或者现在的起点APP的形式,它其实是传统编辑、意见领袖来去告诉你每天可以去或者说应该去看什么书,这是一种主动人工推荐方式,在海量的作品里面挑选出来内容,定期按照榜单和推荐来输送。这和原来的PC相比变化不大,其实也有点像新闻客户端,腾讯新闻、网易新闻都是这么过来的。

第二种模式就类似于今日头条,你每天打开来你想看什么我都知道,所以我就会推送给你想看的东西,你直接在里面看就行了。这我们定义为一种信息智能化推荐,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打开这个APP,他所看到的内容列表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通过数据后台记录的你每一次阅读,阅读到的每一本书的深度以及你自己主动提交的各种推荐票、订阅、打赏这些信息来最终确定你最喜欢看哪几个类别,你是最喜欢看老白、小白、还是中白,标签里你是喜欢看种田还是穿越,帮你把整个的阅读兴趣去定一个维度,然后从书库里面拉书,直接给到你。这就是我们QQ阅读在做的事情,我们能够去更精准地推送,但它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数据的不断积累。

第三种的话就是社交化阅读,我们正在和微信一起做微信阅读这个产品,就是说我是通过人际关系链来告诉所有人今天我看了什么书,我对这本书有什么评价,我周围的这些关系链上的好友、同事、家人、朋友他们都会关注到我在看什么,他们可能也会有兴趣跟着我来进行阅读。这其实是通过一种社交化的传播方式来进行的,这个只有有关系链的平台才能去做,没有关系链的话做起来是非常难的,所以当时我们找微信来一起讨论这件事情,来试验这个产品。但是这个目前来看,除了关系链的获得之外,更多地还需要一定的社交网络推广资源加入进去,才有可能迅速的膨胀,不然它的积累周期也是非常漫长的。

吉:我们很早就知道有这样一个消息放出来,就是阅文集团可能会和微信合作做微信读书,当然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有比较正式的产品出来。

商:产品是去年年底就出来了,但是一直在打磨过程当中,张小龙(微信团队负责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你要达到他的那个非常高的标准,他才会来投入资源来帮你推广,所以这个产品还在不断的打磨当中,现在来说只是在外围选取一些用户来不断地测试。

邵:你指的是什么样的?是指用微信公众号进去吗?

商:它是一个独立的APP,就是说它在未来如果能够获得微信开发团队的认可,可能会链接到微信的整体平台里面去,但目前来说还是一个小的独立APP来去培育用户,并且来尝试看这个方向应该怎样有一套运营策略去配合。

吉:现在阅文的主要精力是不是放在了QQ阅读上,而起点读书这个APP就不会有这么多资源来推了?

商:我们现在是双平台同时在推,因为这两个实际上代表了两种用户群。QQ阅读所代表的其实是比较年轻化的,就是我只看我感兴趣的东西的这种用户群。而起点读书所代表的是比较重度的用户群,就是他信任编辑所推荐的榜单,每次在强推榜上的十本书之中至少能找到两三本,习惯于别人帮他挑好的东西。

吉:所对这两种用户使用的策略还是非常不同的。那在内容资源方面,起点APP是只有起点和创世的吗?

商:我们现在所有内容都是打通的。某种程度上现在的所有的产品体系是分成两层,前端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推荐的方式,然后后端就是一个统一的大内容库。

吉:所以在起点读书的这个APP也可以看到所有的内容。

商:只不过编辑部会按起点用户的口味来推荐。

九、文化产业不可能垄断,阅文不反对盗版渠道洗白

吉:那您觉得现在这个移动的趋势,它还在猛烈的变化当中是吗?

商:对,我个人感觉从传统的产品或者说从传统的新用户的角度,到今年年底,移动的人口红利就差不多了,下面更多其实就是拼内容,拼产品本身,拼平台的能力。单纯地靠简单的产品和内容来在渠道里砸钱的这种先发优势,其实在明年基本上都会耗光,更多的就是品牌、内容,再加上你这个平台是否好玩有趣。

吉:现在除了阅文自己的渠道之外,也把内容是放到了三十多个渠道吗?

商:具体的数量我不太清楚,应该是挺多的。

吉:把自己的内容提供到其他渠道去,您觉得会对运营有哪些影响呢?就比如在其他渠道里,一是可能得不到很全面的反馈,二是其他渠道它也有这样一个做内容做原创的企图,阅文是如何应对的?

商:在和渠道合作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定的运营权力,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这个渠道的推荐安排,今天该推什么书,榜单是什么样子的,以及有一些基础规则,都是我们会连带内容输送给渠道的,所以渠道和我们之间并不是脱离的,尤其像中国移动这种比较大的渠道,我们是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在和中国移动进行沟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了解每个渠道的用户的方向是什么样的,这个渠道的用户喜欢哪类的作品,这些都会有反馈并且我们会及时地回馈给作家,让作家能够在每个渠道寻找到适合他自己的用户,这个是都没有问题。

至于说竞争,其实这个行业从我个人角度来看,一直的理解就是创意产业是一个碎片化的东西,它是不会存在垄断的,也不会存在通杀这样一种情况,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是创意的来源,你不可能把中国十三亿人口都垄断进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的平台拥有多大的力量,我们能给多少作家提供稿酬,那我们就能签约多少作家。这个是取决于你自己平台的高度,而不是去砸钱。事实证明在2007年中文在线砸过一次钱,2010年完美世界砸过一次钱,2012年百度文学砸过一次钱,但砸钱是没用的,你自己平台不堆到一定的高度,就没有办法产生自循环,光花钱去签约一批作家,其实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起点或者说整个阅文集团的未来只取决于我们能做到什么高度,而我吃掉了我自己应该吃掉的这些优质内容。对于这些中小CP来说,它多签一个作家,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我培养一个作家。因为这些作家当他们再往上诉求的时候,小平台是支撑不了的,只有到我这里来,只有我才能满足他,这也是我们这里作家驻留得越来越多的原因。

吉:现在是不是有一些渠道是最近才从一些盗版的渠道转化过来的?

商:这个行为在中国互联网平台一直是有的,包括像优酷土豆其实也都是原来的盗版平台洗白的,这是中国的一种特有现象。那么从我的角度来说,如果有盗版平台愿意遵循正版化的原则,全部切掉盗版,其实我们也是愿意接受,或者说不反对吧。因为其实我们之前是两种准备,一种准备是不断地通过法律诉讼,请求国家支持来不断地把这个行业的一些盗版给打掉。另外一种,如果他们来找我们谈,那么我们也会告诉他必须要把所有的盗版清空,然后我们可以提供部分正版内容,让你正版化,这样也是变相地消灭了一个盗版。

吉:对于像一些比较大的盗版网站,像追书神器这类,也能看到他们正在反馈说正在和你们谈,然后逐步的正版化。

商:看来你是追书的用户啊。

吉:不是,我只是在上面观察。其实我用的是起点读书,为什么我还用追书呢,因为有一些被删掉的书,我找它的时候必须找盗版。然后我们能够看到追书的策略,它现在也在尝试着孵化一些原创作品。在渠道方面,我们一般会给它一个什么样的条件呢?就比如它的订阅,是会给它一些渠道费,还是它本身的渠道和我们自己渠道订阅规则就是一样的呢?

商:它所有的规则必须按照我们的来,不然的话我们是不会授权的,因为如果不对这方面进行控制,他会滥用我们的内容。

邵:像百度,由于很多人喜欢百度贴吧那个氛围,有没有可能和百度贴吧合作呢?

商:百度贴吧其实上次我们做舆论宣传之后他们已经关掉过一次了,然后现在他们试图邀请作家担任吧主,但是因为盗版涉及到他们本身的贴吧流量,加上国家现在对于用户自己发送盗版内容到论坛上的这个行为的红线很低,所以基本上没有办法通过行政力量去向百度提这种诉求。最多只能我发给他们邮件说看到盗版,百度24小时删帖,这样其实是很无效的,因为过十分钟之后就又有人发上来一贴。它没有相应的国家法律来进行制约,这块的法律实际上是比较滞后的。

吉:逐渐解封过后,这些贴吧的盗贴用户如果又聚集回来,阅文还是没有什么办法。

商:就只能是通过舆论的宣传。

吉:至少说让更多的人逐渐形成一个正版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看盗版不是天然合理合法的。

十、新媒介的出现必然带来新势力的兴起

邵:就刚才的谈话,我觉得您的视野非常的宏观。我也想问一个稍微宏观一点的问题。你们几位创始人的阅读是从纸媒开始的,到你们创业的过程中正好赶上媒介变革,你们起步是进入PC网站,后来又接受了移动的挑战,接下来一定还有新的媒介变革等各方面的挑战,我挺想听听你从宏观方面怎么理解这种媒介的变化和人们的阅读习惯的变化。

商:我们会把媒介定义为渠道,其实渠道的载体或者渠道的形式的变化必然伴随着商业模式的变化。在这个切换过程当中,更多的不是大家预判到什么,而是你一定要保持一种新鲜感,你不断地去观测一些东西,然后看哪些能够为你所用或者可能为你所用,你需要不断地去尝试,去投入,可能在这上面就可以爆发。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06年,我们为什么会去做WAP网站?当时并不是说外面有很多的WAP网站,而是完全没有的情况下我们第一个想着去做。就是因为当时一个用户给我们发了一个邮件,说他经常喜欢用线插到他的电脑上,下载我们的一些电子书到他的手机上,在他的手机上进行阅读。因为他当时用的是比较好的大屏诺基亚,有内存,是可以拷贝一些TXT文档到手机上的。但是他觉得在手机上阅读非常不方便,因为看的是连载,他必须得过一段时间就把新的章节下载到手机上,他问我们能不能有什么方法让他直接在手机上看。我们就做了一个小调查看一下这些用户有多少,结果发现在用户里面还是比较多的,虽然不到百分之十,但当时的确有这个需求,那我们就想能不能提供这种服务。事实证明,像这个方便的程度和这个直达的程度,在未来它其实就是一个新渠道。只不过它当时局限于手机的载体,没有办法有这么大的容量,没有办法有这么好的芯片,没有办法有这么大的屏幕来提供最优化的阅读状态,但是随着硬件的改变或者说载体的改变必然可以成为一个新兴的势力。

十一、传统的编辑推荐体系永不过时

邵:像移动出现的时候也应该面临着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就是编辑系统推荐权力的下降。你们有这样的担心吗?

商:这其实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吧。我们在正式成立起点编辑部的时候,当时的整个编辑体系是按照小组化来运营,这个体系和当时传统的出版社就是不一样的。我们当时的出发点是说我用四五十个编辑的口味来去覆盖到所有用户,是一个样本折射的关系,也就是说我的编辑团队,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看所有的书,各种品类的书,然后他在各种品类中挑出他喜欢看的书。同时经过一些评审机制和推荐,从最小的推荐到中等的推荐到大推荐的这么一套流程,自然地让用户筛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起点的推荐体系就是有一批意见领袖——你可以把编辑视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列了一长串的将近几百本书单,这几百本书单在这一周向所有用户推荐,然后用户通过推荐票,通过他的点击,他的阅读行为把书单刷掉一批书,留存了一批大家认为最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再进入到第二周推荐,第三周推荐,最终形成一个金字塔,到了最后推荐的时候,这本书必然被绝大多数人认可。这种推荐模式并不会消亡,只是当我有一百万的用户的时候,我需要五十个人来覆盖,当我有一千万用户的时候我可能需要五百个人来覆盖。这块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在开始做书单系统,也就是说把读者的力量也给引入进来,当读者愿意不断地上交自己的推荐书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读者也成为编辑,成为意见领袖,最终形成的是一种人推人的体系,而不是一种专家体系。

邵:您现在的这套系统是还在执行吗?

商:这套系统是永远不会落伍的。

吉:关于书单这个问题,我们也能看到无论是像龙空啊优书网啊都有很多,尤其是像女频,她们在微博上扫书推书也一直有传统,这在女频甚至是最主要的找书的渠道,阅文现在想建设这样一个系统,是准备怎么做?

商:我们现在是希望能在APP里面发动作者、读者来建书单。像豆瓣的豆列,它做得非常早,所以沉淀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书单,这样能够把所有的图书的属性去做关联。我们这块的确起步得比较晚。

邵:我刚才就想问,您说的这个人际关系链包括个人推送是不是原来豆瓣上做的那个系统?

商:和豆瓣那个不太一样,因为豆瓣那个在某种程度上更去中心化。但是我们是希望做到的就是说能够把所有的书单给串联起来,能够每周或者每个固定时间我去提炼这些书单里的精华作品来去集中推荐。豆瓣这个平台就是给你提供一个平台但是它不管你,而我们是会有意识的让优秀作品不断被大家发现,让大家接受。豆瓣是一个去中化的个人平台,你想看什么自己去找,它不管你,但我们要管。

吉:豆瓣有一点你可能会觉得是更接近的地方,比如说豆瓣有它的电影top250,其实龙空也有它的top250的网络小说。虽然龙空或许也只有这么一个重量级的榜单,但因为这个榜单比较权威,所以用的人是很多的,读者也是非常需要这种榜单的。这种书单在某种意义上是把编辑群体扩大到了所有读者,同时这些普通读者他也没有像编辑的KPI,像商业化这种东西,他们会更自由。所以这个算是对您说的APP的三种模式中的第一种的补充和发展吗?

商:对,实际上它是属于第一种起点推荐模式的进化版。也就是说我需要更多的人来作为意见领袖,向更多的人来推荐作品。但它的整体模式还是属于先有推荐,后有阅读。第二种就是说我要读什么东西,你给我推荐,先有阅读再有推荐。

吉:像第二种其实之前也早就在尝试,我之前看起点读书的APP,看完一本书过后发现会给你推荐的同类作品,还有同好的人在看什么。

十二、只要有好故事,文学就不会死

邵:我们采访吴总的时候发现一个特点,就是你们这些人虽然酷爱读书,但是没有中文系的人。所以对你们来讲,我不知道文学是不是你们一定要恪守的那个文艺形式,因为在接下来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下面是影像、游戏的世界,假如发生了转移的话,你们是不是觉得文学以后不行了也没关系。

商:这个命题比较大,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吧。我小时候不是只读小说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读。我看的最多的其实是历史。小说是后面年纪比较大的时候才开始看的,之前都是看一些像二十四史这些史书的。后来看小说也是因为当时实在无聊去看各种评书,评书翻完了,才发现原来还有武侠小说和《蜀山仙侠传》这种书,然后再慢慢看到金庸的书,我看金庸的书是比较晚的,是这样一步步看下来的。在我的个人判断里面,应该来说就是通俗文学吧——如果按照中国现有的图书分类法的话,其实就是通俗文学,也就是说小说背后的故事是承载了每一代人的价值观,然后它通过小说这么一种娱乐化的方式来不断地向前推进。在八九十年代,就是武侠、言情,现在可能就是玄幻、仙侠,在未来可能就是科幻、游戏。美国现在你会发现所有的这种主流都是科幻,是更多地代表他们本民族的一种价值观。我觉得我更加喜欢有故事性的东西,对于文学性本身或者文学应该具备哪些东西来去折射到好故事中,我认为更多在于作者本身是否愿意去添加这种东西。像《庆余年》我看到陈萍萍死掉的那场我当时是哭的,这个其实就是猫腻本身愿意赋予人物比较鲜明的特色来创造这种悲剧的场景,但是你说这一定是文学性吗,我觉得是他创造了一个好故事。

猜你喜欢

起点作家用户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我的“新”起点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新年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