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对话中建构未来

2017-03-11黄鸣奋

网络文学评论 2017年3期
关键词:参照系评论者文学评论

黄鸣奋

网络文学评论是跨角色、跨门类、跨领域、跨文化对话的广阔空间,《网络文学评论》则是我们彼此交流的园地。

这种对话首先是创作者和鉴赏者围绕网络文学的跨角色对话,是他们在新媒体勃兴的历史条件下共同为创造网络文学美好未来的努力。从创作者转化而来的评论者具备敏锐的艺术眼光,从鉴赏者转化而来的评论者拥有良好的学术素养,他们都可以通过互动、换位、交融成为网络文学界同舟共济的纽带。

网络文学评论是网络文学与网络艺术之间的跨门类对话。它们既以所运用的不同表现手段相互区别,又在“网络文艺”的范畴中融为一体。不论网络音乐、网络美术,还是网络影视、网络游戏,它们所积累的艺术经验都可以供网络文学借鉴,反之亦然。评论家对此大有用武之地。

网络文学评论是信息科技与社会伦理的跨领域对话。在网络文学稚气未脱的20世纪下半叶,美学界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大分野。在网络文学风华正茂的21世纪上半叶,审美计算、人文计算的勃兴昭示着上述两大思潮的合流。尽管如此,从上世纪就已经争论不休的许多问题仍然没有终极答案。人类意识能否还原为算法,(大)数据主义能否引领我们走向新时代,人工智能可否取代传统作家与网络写手,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文学评论得到某种(当然不是唯一的)答案。

网络文学评论是中国网络文学和西方电子文学之间的跨文化对话。同为以计算机为龙头的第五次信息革命的产物,但由于不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它们被冠以不同的名称,赋予不同的特色,走过不同的道路,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场域。通过评论家的努力,我们可以寻找它们之间交汇的轨迹,探索共同的文心,建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网络文学评论既可以是针对既有作品的评论,也可以是以作品为引子对其他现象的评论,甚至是以作品解剖为契机建构或阐发评论者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历史学的参照系中通过对话揭示网络文学成长的因缘和甘苦,在未来学的参照系中通过对话建构网络文学的美好前景,用智慧之光照耀人生,这是我们的追求。

猜你喜欢

参照系评论者文学评论
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网络新闻评论者的伦理责任问题及应对路径探析
新文学评论
新文学评论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探讨高中物理参照物问题的解题思路
Mother—Daughter Relation in the Joy Luck Club
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讨论和研究
《文学评论》编辑部2000年度学术论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