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外借服务的人性化与特色化

2017-03-11赵桂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馆藏图书图书馆

赵桂华

(鸡西市图书馆外借部,黑龙江鸡西 158100)

图书馆中的外借服务工作是我国图书馆工作过程中最为传统的一项工作,主要是借助读者对图书馆借书证等事项的办理,在相应的时间内将具体数量的书刊借出图书馆。在一定意义上说,图书馆外借服务中的基础环节是由图书馆出纳工作组成的,主要是为了让更多人对图书馆中的馆藏进行合理应用。这种借阅方式不仅能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外借图书任务的完成。作为图书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和基础组成部分,是对广大读者进行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近年来这项服务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因此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重视。

1 将读者放在工作环节的首要位置

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任务和主题,如果没有读者,那么图书馆的生存就将失去意义,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更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工作观念,树立起“以读者为首要任务”的工作理念和思想,保证对读者在工作中多一份关心和尊重,并将对读者的服务和帮助体现在实际工作和行动中。所以,图书馆外借部的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仪容仪表,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更应该良好实行微笑服务,注重日常工作的态度和方式,从而更好的实现人性化服务,将这种工作方式融入到实际服务和工作中去。

2 实行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工作模式

图书馆的外借部门需要全方位对读者的情况进行掌握和了解,及时掌握读者的实际需求和感受,这样才能从传统工作中的被动性服务变为主动性服务,将传统工作模式下的“为人找书”逐渐转变为“为书找人”,做到尽可能地将丰富的馆藏得以更为充分的利用。在这项工作过程中,良好发挥工作人员自身的服务精神,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舒适的阅读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图书馆不仅实现了自助借还系统的完善,同时大部分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和其他图书馆以及分馆之间的工作联系,即实现了通借通还。这种工作模式的发展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整体图书馆工作水平的提升,为进一步实行以人为本的工作模式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图书馆还需要充分借助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设备,通过对读者吸引力的增强,更好的让读者投入到图书馆内进行阅读和借阅工作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可以编制相应的书目介绍,或是相应的进行知识讲座等加强对图书馆的宣传,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将馆藏的信息资源进行介绍和宣传,强化读者对馆藏资源的掌握和认识,利用这种方式加强对馆藏资源的利用。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进一步拓展自身的服务职能,尽可能实现对服务方式的多元化。

在进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馆中工作人员还需要和读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帮助的关系,因此馆员需要加强自身工作热情,全心全意为读者和人民服务,这样才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和外借氛围,对进一步体现图书馆中的人文精神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

3 切实有效的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

俗话说的好:打铁还需本身硬。图书馆的借阅部工作人员如果自身没有较强的服务理念,那么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厌倦的工作情绪,一旦工作中出现消极的工作态度,那么工作人员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其服务态度必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将产生负面情绪,这就很容易对读者造成影响,使得想要借阅的读者产生了犹豫的情绪和状态,甚至严重的还将出现矛盾或是冲突,这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事情。

因此在这种前提下,就需要借阅部的工作人员注重对自身素质的提升,保证业务的熟练程度,在业务和质量的带动下,将服务水平进行有效调动。这也要求借阅部的工作人员需要熟练的掌握图书的分类方式,充分掌握各科室的工作流程,只有具备多元化的工作方式和能力,才能更好的满足和适应读者对阅读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外借工作人员更需要认识到知识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要求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学习全新的知识和业务,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增添更多活力和帮助。并且在每个月还可以举办相应的业务测试,加强借阅部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在学习和测验的过程中充分认识自身不足,为之后的图书馆工作提供更大帮助,更好的落实这项工作的人性化和特色化。

4 实行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工作方式

图书馆在进行外借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对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了解,时刻掌握和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将被动式服务工作逐渐转变为主动服务的工作方式。将传统的“为人找书”逐步转变为“为书找人”,利用当前图书馆中较为丰富的馆藏和舒适的阅读环境,恰当利用图书馆中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更好的将读者吸引到图书馆中。在日常的工作环节中可以适当的开展一系列的讲座知识和宣传栏活动等,通过这种方式将更好的对图书馆的工作职能进行拓展,帮助读者对图书馆中的馆藏进行掌握和了解。通过日常的工作,要想更好的实现服务职能的拓展,就需要在服务方式上进行多元化的发展,进一步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帮助。同时馆中的工作人员也应该和读者建立起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这就要求馆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对读者的服务方式和态度,通过这种方式为广大读者营造和建立起更具备人文气息的图书外借环境,从而充分体现图书馆中特有的人文精神。

5 对图书馆中的藏书结构进行优化以便提升藏书活力

首先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和明确,充分掌握和认识读者的需求,从而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尽可能的满足。在我国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较为单一的认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图书馆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只有将工作的具体环节放在对读者需求的满足上,才能更好的将工作规划进行合理统筹,详细的对其进行安排,将资金更好的进行运用,让图书馆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完善和提升。可以说读者的实际需求也是对图书馆藏书进行调整的主要依据,所以,更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敏锐的头脑,全面分析和掌握读者阅读的实际需求,将读者的长远需求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实际目标和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藏书的管理,以便良好满足读者的实际阅读需要。

6 对图书馆外借制度进行改革

对图书馆外借制度进行改革主要是将之前存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摒弃,让其向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对借阅对象上应该适当对外借条件进行放宽,从而让更多读者能对图书进行阅读。比如国家图书馆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借还能力问题的影响,明确的规定外埠地区的读者对图书只有阅读权但是没有外借图书的权力,但是现代的图书馆基本做到了向全国读者进行开放的模式。因此不管是在当地的读者还是在外地的读者,只要符合借阅条件,都可以向国家图书馆申请,办理中外文图书的借阅功能。

其次,还需要适当增加外借图书的数量,适当延长外借的时间。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书籍都是图书馆的瑰宝级图书,因此很多图书馆为了保护自身馆藏资源的完整性,严格的控制外借图书的数量,这就使得很多优秀的图书难以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因此在今后的图书馆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当对外借图书的数量进行增加,并合理的延长外借时间,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推进图书馆和读者关系的和谐发展。

[1]张德焱;公共图书馆在边境文化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04)

[2]邱建丽;浅析图书馆外借服务的人性化与特色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7(24)

猜你喜欢

馆藏图书图书馆
馆藏
图书推荐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