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2017-03-11史月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高中生汉字高中语文

史月香

(黑龙江省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第四中学,黑龙江牡丹江 15712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认知,是56个民族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在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宝贵资源,是民族精神的凝结,在整个国家和56个民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我国与世界各地国家交往日渐频繁,中国社会矛盾、社会现代化建设不断进行转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一定冲击。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我们深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语文学科除了具备工具性之外,还具备文学性和人文性。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必须发挥自身文学性和人文性优势,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过程中,不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所以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只有深入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效促进高中学生更好的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最终形成民族认同感、自豪感。

1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意义分析

1.1 进一步规范高中生言行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覆盖了人文修养,礼仪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积极融入传统优秀文化,能够对高中生言行作出规范,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行为习惯,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保证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而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和56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行为准则,具有较高的行为规范性和约束性,同时也是高中生了解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向学生讲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能够进一步规范高中生的言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2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华汉字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除了富含深刻的精神内涵之外,还包含了丰富的语言知识。从某种层面上讲,中国汉字的演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见证。从甲骨文与同期出现的文字开始计算,我国文字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汉字具有丰富的象形性,汉字外观不仅表达了文字的作用,而且还传播了中华5000年来的文化。而词汇是汉字表达的基本单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成语和词汇典故丰富多样,内容涵盖了汉语词汇的精华。由此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汉字和词汇中富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汉字和词汇的教学实际上是文化传播行为,因此应该受到高中语文教师充分重视。

1.3 帮助高中生更好鉴赏文学作品

在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都富含丰富的文学底蕴、文化底蕴,这些作品能够经历历史长河的洗礼而得以保存并得以传承,足以说明其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唐诗宋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散文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些文学作品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包含了深刻的意义,对于提升高中生文化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在一些优秀的古典古籍中,还富含有深刻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先辈智慧的结晶。这些哲学思想对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品格都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对策分析

2.1 进一步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新课程改革所制定的最新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和内容选择都十分讲究,教材中所选择的每一个篇目,都兼具文学性和工具性,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就要求高中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重心转移,重点介绍文章的文学底蕴、文化价值理念,对高中生实施文化教育,从而让学生通过深入体会学习文章中所包含的作者思想、民族情感。例如在进行《师说》这篇文章教学时,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要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出去寻找相关内容,体会文章中所提倡的从师求学的原则。让每一位高中生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尊师重道不仅仅是今天才有,而是中国5000年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持的传统理念。

2.2 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中,更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从而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为了使高中语文教学能和传统文化进行一个完美的契合,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如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将传统文化以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学习《兰亭集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中国古典乐风《兰亭集序》的朗诵视频,让学生能够从视觉和听觉上直观地感受一下兰亭集序所描绘的美丽景色,从而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将传统文化以一种更加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记忆效果。

2.3 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课外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中虽然收集了很多比较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传统文化的机会非常少,所以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常常停留在一个浅尝辄止的阶段。所以,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中的文章为切入点,从而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原著进行详细的阅读,让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完整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对文章的写作思想、表达情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感悟,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其中的某一个节选;同时,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在课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他们推荐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著,让他们进行阅读。当学生和古典名著接触比较多的时候,他们对传统文化将会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教师可以推荐的优秀古典名著有《论语》《女神》《红楼梦》等。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传统名著,可以弥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让他们学会主动去思考去探究,从而从一个更高的层次去认识和看待传统文化。

[1]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 张守文. 华夏教师.2017(17)

[2]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开发[J].朱厚霞. 教育现代化. 2018(08)

[3]关于提升艺术类高中语文教学实效的思考[J]. 王晓茹.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7(12)

[4]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 韩涛. 才智.2017(32)

猜你喜欢

高中生汉字高中语文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