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辅助工程测量教学探究

2017-03-11江旭耀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测量

江旭耀

(武汉铁路桥梁学校,湖北武汉 430090)

当今时代是数字信息的时代,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进程,发挥教学内容信息化的优势,提升和推动教育行业的整体发展。工程测量的课程偏向实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学习与实践活动相融合,而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就能很好地弥补课堂上的实践部分的不足,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1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点

1.1 提升教学效率

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教学内容分析,项目条理化课程教学知识点和技能点,分清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施工现场对工程测量技能的要求,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细化知识点,明确重点和难点,重难点的明确既是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又是教学策略选择的依据。

首先,信息技术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其容量与质量都更大。传统工程测量教学的内容基本是由板书呈现,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板书相结合,双方优势互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可见所展现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全面,科学课程中的抽象内容能够通过多媒体课件,以生动直观的方式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吸收理解;第三,网络教学平台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利用其学生的空闲时间,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实时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梳理。

1.2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相较传统教学而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多媒体课件的声音、画面和情境更容易让中职学生产生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另一方面网络教学平台更能调动起中职生年龄段对于网络的好奇心,学生主动探索网络教学平台内容,还能对学生的上网观念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具体应用

2.1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班级和个人的情况,基于课程本身的内容要求,因人施教的进行制作。为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导入新课之前,应大量收集与课程教学相关的信息素材,充分利用BIM、图像、文本、视频、音频、三维建模、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境等信息化资源,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建立立体化多维课堂。

以三、四等水准测量教学为例,教师首先播放大桥特大事故3Dmax 仿真视频,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工程质量事故的可怕后果,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分析此情境与水准测量工作有关的技术原因,就此引出三、四等水准测量的重要性,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BIM 信息技术、教学图片、Flash 动画、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和教师操作视频等多种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自主探究、交互协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运用项目引领教学,结合测量工技能考证要求进行总结评价,便于实现教学与实际工作情境的对接,使学生明确职业技能规范,从而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并不意味着与传统教学相对立,因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部分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时,知识机械地进行幻灯片翻页,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再加上幻灯片翻页后就覆盖了前面的内容,导致学生不能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破坏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性和完整性,所以只有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 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网络教学展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网络教学应处在开放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首先,学生通过网络教学能够培养运用基本信息工具的能力;通过教学中的设疑激趣,激发学生主动地获取信息的意愿;通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学中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判断能力;通过教学中的任务驱动,培养学生搜索信息,摊就创新的能力;其次网络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让学生从被动的倾听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真正落实了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笔者在教授《平面点位放样》时,为了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个更好地理解,就事先将这节课程制成微课放到网上教学平台供学生们交流学习。这样既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笔者设置的具体时间步骤中去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笔者把要发现的对象隐藏在教学情境中,通过网络展现仪器、人和放样点之间的位置变化之关系。由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出平面点放样的规律,再由笔者进行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反馈。整体依据“创设情境—提出课题—探究实验—网络实验—得出结论—教师反馈”,笔者在其中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工程测量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虽然网络教学在校外教学辅导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但将之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的不理想因素。这就需要教师仔细规划课程安排,合理分配网络学习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让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专心致志的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2.3 移动教学平台

现如今手机已经在学生中普及,这对于构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移动教学平台非常有利。比如笔者每学期开学时都会申请加入所任课班级的微信群和QQ群,通过这些渠道与学生简历实时的联系方式,预先与学生进行沟通。而且相较于网络教学平台,移动端平台更加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学时运用微信群等移动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师指导和学生交流的问题。连对讲机也无需配备了。往往教师巡视时正在现场指导一个小组时,另一个远在几百米外的小组微信呼叫,出现急需解决问题,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立即通过微信指导解决,复杂问题教师也能立即了解,迅速前往指导解决,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就比如在笔者水准仪的教学就利用到了微信平台。水准仪是工程测量的基础仪器,可用于水准测量、高程测设、坡度测设等工作。笔者首先以动画形式介绍水准测量原理;然后现场进行水准仪操作的讲解与演示,同时将事先录制好的教师亲自演示的操作视频发至微信群,学生可以保存下来,以便在忘记如何操作时随时观看学习。针对水准测量记录表格的填写和计算,则首先集中介绍填写方法和要求;然后将记录过程和测站计算视频发送到群内。学生最初可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完成自己的记录和计算;然后教师将标准的记录表格照片发送到群中,要求学生随时参照此标准进行记录。

总而言之,在工程测量课堂引入信息技术进行辅导,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调动起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享受主动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真正从学生出发,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才能,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取得预期乃至更好的成果。

[1]刘爱军.信息化教学在“工程测量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4):198-199.

[2]林凯.《工程测量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J].科技风,2018(03):44.

[3]陈向阳,许茜.《工程测量》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247-248.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测量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测量
课件综述——《识字三》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