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

2017-03-1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载体思政政治

郭 静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和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二者的融合途径,从而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发展。

1 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体系

1.1 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材

作为外来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要建立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之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所以,教育部门需要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合理的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的工程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正确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的成果,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结构以及教材体系。

1.2 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改进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引导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自身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努力将我国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培养高素质、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3 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通过高校思政理论课内容改革,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思政课程,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来吸引大学生,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在学生有了积极的学习状态以后,对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把传统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统文化故事、多媒体案例播放等途径来增强教学效果。不断活跃课堂氛围。在指导大学生进行阅读时,引导学生既要阅读儒家经典,也要读其他优秀名著,还应涉猎近代以来文化批判,尤其是“五四”以来的经典名作。

2 综合运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的学生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而这些载体之间是相互交叉和融合的关系。充分发挥这些载体功能,有利于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2.1 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深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朗读汇报表演、书画展、辩论赛、诗词吟唱等第二课堂活动,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来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氛围的烘托下,传承我国经典文化,真正实现传统文化走进生活。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能够提高道德修养,以高度的自觉性来弘扬时代精神。

2.2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化的熏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要定期举办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专题讲座、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活动。学生通过对活动的积极参与,从中领略到思想政治理论的精华。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论的热情。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校报等途径对传统文化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进行大力宣传,不断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使高校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气息。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与感染下,有效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2.3 以社会实践为平台,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验证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通过实践来检验自身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高校可以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政教学的一部分,划定相应的学分,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利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组织并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调研等活动,有效的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思政理念的认识与理解。

3 运用大众传媒载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媒主体是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大众传播工具。高校要利用大众传媒载体,借助网络新媒体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大力宣扬,提升其影响力,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发挥对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引导功能。

3.1 传统文化的通俗化

通俗化方式首先是对古代典籍的解读,用通俗易懂语言将古典书籍进行翻译。用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方式加以讲解,使晦涩难懂的古籍变得明白无误又趣味横生。其次是用电视连续剧的方式,正说或戏说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原本束之高阁的历史传统文化惠及大众,让人们在故事情节的观赏中了解历史。

3.2 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络已经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多个领域,所以互联网使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通过互联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校需要构建互联网互动平台,在平台省发布与思想政治相关的材料,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与沟通,对思想政治文化进行探讨,共同探索思想政治文化的精髓。

结束语: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了学生在思想政治认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我国传统文化贯穿了整个历史长河,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国家的灵魂,将我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挖掘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一步丰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对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1]李志锋、乐爱国,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与政策演变思考[J],人民论坛,2014(11).

[2]苏珍梅,关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3]张仙智、赵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4(11).

[4]白海燕,中韩两国青少年家庭教育比较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

猜你喜欢

载体思政政治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