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记者的素质建设研究

2017-03-11任慧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稿件人文

任慧芳

(孙吴县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孙吴 164299)

1 新闻敏感是电视新闻记者最基本素质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首先必须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这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素质。新闻敏感是记者敏锐地发现新闻,准确地判断新闻的价值和成功的表现新闻事实的能力。有的人把新闻敏感称为“新闻眼”,它能使记者在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里,“慧眼识真金”,在大量的事实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在具体的事实中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部分。

电视新闻记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他在每次采访中都要接触一些事实,在这些事实中,哪些事实是重要的,人民群众关心的,对于社会影响较大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这就需要记者及时准确地进行判断。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就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也就是说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那些最能反映时代精神和新闻价值的最大事件来报道。

记者的新闻敏感,还体现在他善于发现那些不起眼的,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的,但叉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凡人小事,抓住这些普通人物和普通事件的精彩部分,以小见大。新闻敏感不仅是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也是记者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要选择那些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抓取那些有价值的、有特点的镜头,这样的新闻才有意义,才能感人,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记者有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体现。新闻敏感如同作家的创作灵感一样,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能使记者的认识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明显的突破。“高度的新闻敏感是记者成熟的标志,又是每个记者需要终生努力以求获得和保持的素质。

具有高度的这种敏感,那是十分迷人的境界”(《新闻采访方法论》)。电视新闻记者都必须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努力去寻求这种“迷人的境界”,提高新闻敏感,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要刻苦钻研新闻理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采访实践。

2 提高记者素质的有效途径

2.1 在强化学习中提高记者的素质。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一是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认真组织新闻记者分期分批进修深造,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方针、政策等。二是新闻记者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观点,做到工作不忘学习,学习不误工作。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做好新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遵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的职业道德。

2.2 在深入实践中提高记者的素质。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周恩来总理这样比喻记者工作——你们记者要像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就像蜜蜂采花酿蜜,传播花粉,到处开花结果,自己还要酿出蜜糖来。周总理的形象比喻是对记者所从事的新闻工作的勉励。记者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肃新闻宣传纪律,真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好、宣传好,把人民群众落实上级精神的成绩经验报道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因此,新闻记者只有热爱新闻工作,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闻宣传工作中去,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2.3 在转变作风中提高记者的素质。记者的思想,工作作风,不仅关系着自身的素质,而且会造成社会影响。因此,记者要不断加强素质建设,发挥好喉舌作用,更好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报务。

3 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的美学素质

3.1 结构美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充斥着人们的视野。那么怎样才能让新闻稿件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呢?这就是我们要讲到的结构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喜欢通过简约的形式来获取信息。就比如一个形体优美的人需要塑造身材一样,一篇好的新闻稿件也需要一个美的结构。这就是新闻记者需要提升的第一点美学素质。简约的新闻结构能够迅速吸引读者注意力,并且让读者快速的阅读到要传递的新闻信息。平面媒体可以通过简约的结构,突出重点,让读者一目了然。通过对新闻事件中重点材料的位置编排可以提升新闻稿件的结构之美。

3.2 人文之美

现代化的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追求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能够在公众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以此来聚焦公众的视线,进而起到宣传新闻事件的效果。因此新闻记者在撰写新闻稿件的过程中一定要照顾到大多数群体的审美观念,力争让每一个人都能够用一种平和、欣赏的态度来观看新闻报道,这样可以保证公众有耐心把整个新闻稿件看完。因此新闻事件的撰写要注重对受众读者的人文关怀。这就对新闻记者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稿件的人文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新闻标志是视觉识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标志艺术是一种独具艺术特征的设计艺术,具有抽象性、艺术性、生动性、简约性、形象性、共识性等特点。归根结底,新闻稿件的这些特征都是对新闻记者人文素养的集中要求。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新闻记者这种人文素养呢?人文素养的集成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来源于对自然、社会以及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观念中认同的事物形态、色彩、符号以及文字等,通过艺术加工和设计,把这几个因素完美融合,提炼成具有完整艺术性概念的沉淀,而这个概念作为人文素养的解释,似乎还有一些抽象。能够直观形象的表述新闻稿件的人文追求是新闻从业者们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新闻从业者们才可以更好的跟广大受众群体之间实现良好的互动,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新闻记者们才可以更好的“发声”。

4 真实之美

试想一下,新闻记者所要面对的是最广大的群众集体,由此任何新闻事件的撰写都要照顾到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诉求。如果这一点得不到保证的话,无论撰写多么精美的新闻稿件都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新闻的本源是真实客观的事件,任何新闻一旦失真便再也不是一篇合格的新闻稿件。作为一名新闻从业工作者,第一时间把最真实的事件通过真善美的文字传递给公众,这是新闻从业工作者的第一要务。新闻记者是一项特殊的职业,他们的职责是透过特殊的视角来审视社会上真实存在、发生过的事件。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既要能够通过自己的笔尖还原事件经过,更要有前瞻性的眼光透过这一事件来发现、提醒人们一些东西,以使得人们能够对好的事物有新的认识,对不好的事物有新的警醒。笔者把新闻记者的这种潜在能量称为人文之美。新闻记者相对于普通工作者来说有着特殊的能量,笔尖一动便是雷霆万钧,这是其他职业所没有的能量。怎样才能把这种能量发挥到极致呢?这就要求新闻记者们具有我们这里所谈到的人文之美。如何培养自己的这种新闻美学素质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难题。首先,新闻记者要认可自己的职业,要清楚自己肩头的责任和义务,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清晰的评论为结果。新闻记者最忌讳的就是模棱两可的结果,这不符合一个正常的新闻记者所具有的业务品质。其次,新闻记者要有自己前瞻性极强的思考辨识能力,通过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能产生不同的思考。新闻记者作为大众的引导者,更是要具有这种特殊的能力,能够把人们的思考引入到一个新的高度,散发出人文的正能量。

[1]崔秀兰.论基层新闻记者的素质与修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7(16):86.

[2]吕学敏.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7(20):252.

[3]王玺钦.论述基层新闻工作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素质[J].新闻研究导刊,2017(16):111.

[4]牛高峰.新闻记者的素质修养[J].西部广播电视,2017(14):162.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稿件人文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