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

2017-03-11程启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堂

程启汉

(江西省德兴市黄柏乡宋家小学,江西德兴 334200)

数学文化乍听上去的确像一个很大很广的概念,但结合从古至今数学演变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数学文化就体现在我们的一题一数中,一个方程、一个根式无不在诠释着数学的价值应用性、研究应用性和文化应用性。我们只有从点滴的教学过程中看待数学文化的体现,才能在日益发展的时代中去真正品味数学文化的真正含义,才能用心“咀嚼”出数学文化的意境美。

1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课堂上,教师不要一心想着让学生去生硬的接受自己的言辞和思维,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尽量去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刻画自己所要表达的解答方法,例如一个应用解答题,要提醒学生要分“四部曲”列式、分步、计算、结果。众所周知,让一个课堂活跃和生动的秘诀无非就是如何设计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当然模式也很重要。现在我们大多数教师都会采用多媒体授课,不仅节约课堂时间而且还能解决一些抽象画面的演示问题。因此,我们在做ppt过程中尽量穿插一些形象的图片,比如学几何体部分时,将现实生活中的几何应用在ppt中要尽量展现出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文化的应用,还要多引导学生思考,不要让学生看见求圆柱表面积就马上将三个面的面积相加,要让学生思考所看到的圆柱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有没有切割。不要让学生养成这样的思维定式。要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课前的ppt制作中要多打几个延伸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还要做好随时的书写准备,比如方程的解答,要完整的将步骤一步步在黑板上体现出来,也方便学生记笔记,也有教师会认为这无异于是“小鸟喂食”。但笔者所要强调的是,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将步骤去展现出来,数学本身就是一个计算书写的学科,要让学生养成多写,多算的能力。在这里,教师要做出很好的榜样才对。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无非就是来 “解决问题”因此就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2 课中多做好文化熏陶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渗透数学文化的主要场地,因此,学会将所教的内容把数学文化贯穿起来是很关键的,比如我们可以在一个公式下些功夫,从它的发现到诞生过程再到实际应用给学生娓娓道来。这并不是浪费课堂时间,反而这会让学生对这个公式留下深刻印象而加深理解从而去灵活应用。授课本身就是一个“传道”的过程,而这个道怎样传,如何传都是值得我们用心去斟酌的。不要怕花时间也不要怕费力气,传道的过程中我们会又一次被数学文化所洗礼。同时,也要计划好课堂的模式步骤,从引题到提问到举例不要拖泥带水。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要一步步将课堂活跃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将数学文化更好的吸收。要多发觉学生的思考能力,笔者曾经在课堂上问过学生一个问题,“你认为有一个面的物体吗?”大多数学生都受“二维空间的限制,大多数回答没有,也有几个尖子生不确定的在草稿纸上画来画去。于是,笔者让学生拿出一张纸条,按笔者说的方式旋转180度,让他们数数有几个面。很多同学都很惊讶的笑起来,不断的折叠纸条,似乎觉得很好玩。于是,笔者将“莫比乌斯带”引出来,并放映了几张一个面的瓶子、建筑物的图片。又将莫比乌斯如何无意发现 “莫比乌斯带”原理的故事讲了出来。因此,学生们就会觉得数学的乐趣就在于在生活中去发现,也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一个去发现,去研究,去思考的过程。这无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慢慢感悟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要多引用生活素材,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并去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数学思维的前提下感受数学本身的魅力,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原理和解决办法,并进一步发现问题的本质,这也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熏陶,让他们在体验实际中找寻快乐真正体会数学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在学生遇到难题时,要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找出哪里不会哪里卡壳,不要直截了当的给出答案,要一步步引领学生走到解决问题的道路上来而不是将他们直接推到终点。这样就会把学生的思考和逻辑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多留空间不要一个人在课堂上干讲45min。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能深刻感受到数学文化并进一步喜欢上它。

3 课后引导学生多思考

学生掌握在课堂的数学理论后,将它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是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在课后主要要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来领略数学文化的内涵是很关键的,例如让学生留意去超市购物的账单数据还有在超市购物过程中遇到的转盘抽奖的活动,让他们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释这些实际应用,从而体验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乐趣。数学文化本身就是来用心去体会和感悟的,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来进一步探寻它就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们教学的意义所在。才能更大程度的发展数学之美、数学之韵。让数学文化在学生们的心灵中慢慢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4 创设数学文化情境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去领略数学文化的内涵,这还需要教师下一番功夫。教师不仅要把数学中的一些定义概念在抽象的基础上将它完美的诠释出来,还需要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纳这个抽象的概念,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掌握创设数学文化情境的技巧,将不好理解的定义和概念用生动形象的“文化语言”来讲解出来,以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定义和概念的内涵。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模式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更好的吸收数学文化中独特的精华。

现在数学试题中有很多引用“九章算术”的题目,虽然文言文后带有简单的数学翻译,但也要让学生先读一下九章算术的引例。笔者曾经讲过九章算术的一个诗词趣味题:八臂一头号夜叉,三头六臂是哪吒。两处争强来斗胜,不相胜负正交加。三十六头齐厮打,—百八手乱相抓。旁边看者殷勤问,几个哪吒几个夜叉。初读这首诗词趣味题就感觉很有意思,我问学生看完第一眼想到什么,一个尖子生立马说到“方程”。的确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方程应用题,但也有一些同学看不懂题目的思路,什么头啊什么爪的就搞得他们头晕眼花,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去真正理解题目的意思,尽管这则题目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问题,但这反映秦汉数学家们思想和文化内涵,是需要我们去深挖去领悟的。因此,笔者就将题目中故意迷惑学生的部分给学生讲解清楚,讲出题目要真正表达的意思。就好像我们读一首藏头诗,很多东西是用来迷惑思维的。这在训练学生思维拓展中起到一定作用,同时我们还可以延伸九章算术中“韩信点兵”“两鼠穿垣”的例题,来训练学生的推算能力和计算技巧,这就自然而然的将文化古典与数学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加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5 结语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过程中是需要渗透数学文化内涵的,这不仅是数学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目前教育体制下让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的目的所在。数学文化会让学生更突出自己的文化自信,也会让学生更自由的在数学的海洋中徜徉,也会让教师们提高一定的教育并保持数学精神的魅力。

[1]沈春辉,柳笛,汪晓勤.文化视角下“中新美法”四国高中数学教材中“简单几何体”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3,22(4):30-33,102.

[2]王建磐,汪晓勤,洪燕君.中、法、美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文化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20):28-32,55.

[3]吕晶晶.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读与写,2014,11(1):196.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课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甜蜜的烘焙课堂
年味里的“虎文化”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谁远谁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