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劳神又费力”的例会主持

2017-03-11魏艳霞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费力解决问题校长

魏艳霞/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教师

第一次主持行政例会,是因为孔校长临时出差让我顶替主持。第一次主持,难免忐忑,再加上学校还要求开出“研究”的味道,心里就更紧张了。不过好在孔校长出门之前,对整个会议的流程和细节都交待清楚了,我也做了充分准备,只要不出意外,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和全校所有会议一样,议程分成三个部分,即“分享即得”“研究在线”“有事说事”,会议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本次“分享即得”环节是杨佳佳老师的读书分享——《班主任应急管理手册》

杨老师分享完毕,大家与她互动,彼此都了解到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安全策略,看来“分享即得”环节中,不仅仅是听众有收获,分享者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研究在线”是例会的主要环节,沿着“收集问题——聚焦核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

到了核心问题研究环节,看着老师们针对一星期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一黑板的问题,开始感觉自己有些“囧”态,要怎么选呢?先解决哪个呢?只能凭着自己认为的紧要问题提出来讨论了。

开始讨论了,又发现了问题,怎样讨论?要讨论到什么程度?讨论的内容以什么方式呈现?这些问题都是我之前没有考虑到的。一时着急,脑袋似乎也短路了,只能硬着头皮本着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大家讨论。

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在我一步一步追问和“倡议”下,眼看操作流程和日程安排就要诞生了,“成功”在望,我的心慢慢变得轻松起来。

正在这时,王校长“不请自来”,我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王校长走到讲台前,笑着问大家:“大家觉得今天的例会怎么样?”

“很好啊,很高效!”大家自豪地回道。

王校长拿出一支粉笔,对着黑板上我们梳理出来的问题以及通过讨论得出的解决办法说:“嗯,不错,大家能关注到这些问题,首先说明大家已经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了,其次大家关注的问题更多的是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自己的成绩上。不过呢,确切地说,前面几个环节挺好,但到这儿就有点问题了,大家说是什么问题?”大家本来还沉浸在高效解决问题的喜悦中,被王校长这么一问,不禁有些摸不着头脑。看到这儿,王校长指着即将诞生的“具体安排”和“时间节点”说:“大家想过没有,如果我们今天在行政例会上就把具体安排和解决办法都制定好了,会遇到什么问题?”

“没有啊!我们速战速决,从策略到评价都很全面。”我自认为这次例会效率很高。

“今天我们行政人员做了一件非常不应该的‘越俎代庖’的事情,今天所有管理层和行政人员应该只需要讨论到‘原则、标准’这一层就够了,而更下位的、具体的操作方案应该由参加今天行政例会的这几位年级组长带到年级组里和老师们一起研讨,制定各个年级的实施方案。”他接着追问:“为什么具体的解决策略应该由老师们讨论出来,而不是由行政层面做决定?”这时,我们才明白两种做法的不同,开始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原因。是啊,即使我们已经讨论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也应该把决策权下放,真正的方案应该由老师们研讨获得,因为拥有决策权力的应该是掌握信息最全面的阶层!同样,按照这种思路再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是不是也是这样的道理呢?

只有经过每个掌握信息全面的人充分讨论后制定的方案才有执行力,如果总有行政层面安排好一切,只是简单地下发给大家照着去做,长此以往,老师们就会慢慢形成只做学校安排的工作,而不去积极主动思考。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参与思维的碰撞,让每一个人既是方案制定者又是执行者,才能促使我们大家以研究者的心态来解决问题,从而更清楚怎样把事情做好。

现在想一想,有一种会议,看起来效率很“高”,有条不紊,但那却只是事务型例会,不能激发大家的研究热情;还有一种会议,看起来效率“低”,“劳神又费力”,但会带领老师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们的例会“劳神又费力”。但这样的例会是研究型例会,是培训型例会,是把每一位教师培养成决策者、领导者的例会。

“校长,下次例会我还申请主持!”

“好!一件事,连续做两三次,才会领悟到其中的真正道理!”王校长为我竖起了大拇指。

猜你喜欢

费力解决问题校长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省力与费力
人生之妙,在于决断
人生之妙,在于决断
人生之妙,在于决断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