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势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11曹明亮

辽宁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注意力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曹明亮

身势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曹明亮

身势语(又叫体态语,如手势、表情、姿势等)是无声语言,是交际行为中的非言语成分,它如口语一样,能反映说话者的认知程度、心理模式、语言意识,也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和文化。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是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型教学法相结合,更加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身势语虽是无声语言,但归根结底还是一种语言,既然是语言就离不开身势语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堂身势语是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身势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达意图、交流感情、阐述观点、示范操作时所呈现的动作,它包括教师的表情,姿势和形体动作等。课堂上如能恰当地应用身势语,如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身体距离等,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表情的运用

这里所说的表情,主要指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一个人的喜、忧、怒、悲、恐、惊全都可从面部表情上反映出来。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可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微笑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赞许。教师对待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就可以充分运用身势语:学生答对了,教师给予微笑鼓励,使学生不感到灰心丧气,进而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二)眼神的运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好恶及态度的赞成与否。爱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可见,在面部表情中,眼睛能传神、会说话,最能表达细腻的感情。教师在课堂上艺术性地用好眼睛,有利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借助无声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课时,学生不仅能听到教师的声音,看到教师的板书字体,而且会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表情。上课时聚精会神、眼睛一直看着老师的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信息量最大,记得也最牢固。动作通常用手势和身体各部位来表现,它具有形象、鲜明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容易理解上课内容,课堂气氛保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启迪力。抽象、单调、乏味的知识性课题,光靠语言解释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兴趣,这时,可以借助无声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手势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

三、课堂身势语必须适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

课堂身势语必须适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合理分配注意力。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处于思维能力的活跃期,生动、具体、有趣、得体的身势语才会更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这就对教师身势语的使用有一定的要求。即身势语必须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不能随心所欲,胡乱表现。动作表情不是矫揉造作、特意加工,而是真情自然流露,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真实性强,进而产生感染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极大地激发和鼓舞,教学效果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作者单位: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注意力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让注意力“飞”回来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