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融入英语课堂

2017-03-11◎胡

辽宁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作业语言英语

◎胡 静

让生活融入英语课堂

◎胡 静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指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应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让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

一、学习环境生活化

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因此给我们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分成三种:学校、家庭和社会。

(一)学校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因此校园语言环境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课程资源。我们要重视校园生活化语言环境的建设,营造一个让学生随时随地能接触英语的良好环境。下面是校园环境方面的下几点做法:

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这里时时刻刻都感觉到英语的存在。比如教室、办公室及各专用教室等标牌都要体现双语,如:Art Room,Computer Room,Music Room,Teacher’s office等等。

班级布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尽量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留下英语的痕迹。比如可以在墙壁上粘贴英语的图片,每一张图片下都有一个英语句子或英文名言,学生可以自由设计图片的板式,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并且定期进行更换,这不仅能够将英语学习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的舞台。另外还可以利用班级走廊外的展板,把它变成一个孩子们的“英语角”,大家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英文资料和有趣的文化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增加学习氛围。

(二)家

家是温馨的港湾。如果让家里变成了“英文小天地”,那么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可以在家里制作英文小标签,让家中的每一件物品都会“说”英语。比如window,bed,clock,table,toys贴在具体的物品上,让家充满浓浓的英语气息,还可以在闲暇的时候看一些英语原版的动画片、听一些喜爱的英文歌曲,在无形之中,英语溜进了学生的耳朵,溜进了他们的生活。

(三)社会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英语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了。可以让学生随手记录在生活中常见的单词,如孩子们最喜欢的快餐店KFC,Macdonald's,pizzahut;在饮料包装上的单词如Cocacola,Pepsicola, milk,juice等;在电脑上出现的英文词汇:Windows, word,PPT;在公共设施上出现的英语:Toilet,airport,station……这些都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让孩子意识到英语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学习英语是生活的一部分。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学生必须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主动尝试与创造,才能获得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在《英语课程标准》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的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

(一)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感知教材背后所体现的文化意识。例如在介绍Thanksgiving时,教师就要让学生提前做好课前准备,查阅感恩节相关的资料,知道它的由来和所象征的含义,从而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历史。在学习Christmas的时候,教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是如何欢度圣诞节的,介绍西方国家欢度圣诞节时还有什么风俗习惯,渗透有关圣诞节的语言及文化,然后教学生学唱有关歌曲,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祝福。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二)带领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体验生活

课堂上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例如,在网络上下载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英文歌曲,再加入一些相关的动作,学生听到美妙的旋律就会不自觉地哼唱,这时在教师的带领下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可根据时态来选择歌曲,如学习进行时态时,就可以选择Flying来演。既学习了歌曲,又巩固了时态的用法。

(三)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多用实物、图片、教具等设置情景

小学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都是表示具体事物的,所以在教学时对于学具、用品、食物、交通工具、动植物等类别的单词时,应尽量用实物或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教学。而对于比较抽象的单词如smile、cry、happy、sad、run、jump等,则可借助图片、简笔画、表情或动作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能把周围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四)利用角色表演,模拟生活中的场景

在学习有关职业单词时,我要求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再根据课文的学习进行场景的改编练习,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和感受各种职业。

(五)多媒体的应用

教师们可以利用媒体技术,创造动感情境,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视听立体英语画面,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模拟各种各样比较真实的情景。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

新标准英语小学系列教材中涉及多个话题内容:家庭与朋友、学校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气、动物等。这些内容都与小学生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与他们的学校生活紧密相连。而小学生喜欢玩,喜欢唱歌,喜欢表演与游戏,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想象。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所涉及到的话题类型,以生动、有趣的活动取代重复、呆板的作业形式。

(一)表演类作业

如新标准英语小学一年级起点第四册Module 7 Unit 1 It’s Children’s Day today.一课是有关儿童节孩子们的文艺表演的内容。与其让学生课后听录音磁带背诵课文,不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从看着课本表演──离开课本表演──模仿课本表演,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同时更加提高了语言的交际和创新能力。

(二)查找类作业

如在学习了新标准英语小学一年级起点第八册Module 1 Unit 1 Don’t touch the machines,please!与Unit 2 Don’t feed the ducks!两课之后,让学生在周末找一找生活中不同场所的警示标语,并记录下来在练习课上交流。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学习英语,用生活中的英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增加了语言信息的输入,培养了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制作类作业

在新标准英语小学一年级起点第十册Module 8 Unit 2 How I made the kite.一课中,学生学习了如何描述风筝的制作过程。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仿照课文中的介绍步骤,亲自动手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制作,然后用英语来说一说制作过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借此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仿写类作业

这类作业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英语作文,这对于英语语言思维方式尚未完全形成的小学生而言,它是难度较大作业形式之一。但教师如果改题目式要求为情境提示下的仿写,将大大降低作业难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自主运用能力。如在学习了新标准英语小学一年级起点第十一册Module 5 Unit 2 I want a Chinese pen pal.一课后,根据课文中的人物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位外国友人做笔友,写一封自我介绍的回信。如果单纯给出“自我介绍”这样的作文要求,学生很可能因“无话可说”而感觉语言匮乏。但有了课文作为范文提示,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作文要求的主旨,语言表达也会自然而不失逻辑性。

四、课外活动生活化

培养听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学习手段也非常多样,从以前的听磁带,到现在可以方便地使用点读机,还有一些配套的DVD或CD-ROM的光盘,都可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听英语。还可以鼓励学生经常收看电视英语节目,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全神贯注,把握主要内容,并能进行简单地复述,这样能逐渐达到听说练习的目的。

鼓励孩子每天坚持与家人用英语互相问候;在英语课前每次都安排一位同学做morning report;利用英语校本课,带领学生学习演唱一些他们喜欢的英文歌曲;定期举行英语讲故事比赛,或者课本剧的表演。鼓励学生人人都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来,学生们的热情也十分高涨。

教师还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例如课外报纸杂志,英文报纸中的故事、消息、广告,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了拓展教学内容,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写的机会,例如在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教师都可以布置相关的话题让孩子写一写,比如制定一份春游计划,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动物、食物或运动,或者曾经去过的一个景点和城市,这些都能使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体验用英语交流的乐趣。

(作者单位:大连市甘井子区弘文小学)

(责任编辑:史晓红)

猜你喜欢

作业语言英语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作业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