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2017-03-11

福建文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惠赐重温小说家

托尔斯泰有句话被广泛引用,他说:“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问题地断定一种我认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么,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但如果告诉我,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我所写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那么,我就要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

面对今日的文学现实,重温托翁这句话,不免生出些许慨叹:真理之言所闪耀的光芒从未因时间流逝而暗淡。试想一想,我们每年面世三四千部长篇小说,有多少只是如托翁所说的那类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的生硬小说,而非“二十年后”读者还“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有多少小说只是花去了作者“两个小时的劳动”,而非“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网络文学的狂飙突进似乎打乱了我们的阵脚,疯狂的码字速度、超长的叙述文本以及彼此复制的故事让我们妄谈“十年磨一剑”,妄谈“为后世写作”。此时此刻我们有必要重温大师的箴言:具有长久审美价值的小说,要小说家献出“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

这期“重点推介”推出邱贵平的中篇《一路芬芳》,两位小说家对这篇小说的看法大相径庭,西元认为“写得很美但不感伤”,李清源认为“字里行间,沛然乎荷尔蒙之气”,读法多样方显小说的张力。小说家文清丽是《福建文学》的老朋友,每年都会惠赐作品,本期刊发她的最新中篇《采葑采菲》,小说讲述一个心高气傲的女子在癌症面前的蜕变,是一篇走入人内心的出色小说。“女诗人作品小辑”是我们献给“妇女节”的礼物。著名作家潘向黎的随笔《看诗不分明》,向我们解析刘禹锡、韦应物诗中的盛唐境界。本期“文艺探索”的话题是“文学如何抓住时代”,五位评论家“亮剑式”的对话让这一话题得到深入有效的探讨。

猜你喜欢

惠赐重温小说家
重温誓词
走过千山万水,重温来时的路
编辑部启事
著名小说家、诗人、编剧阿来
欲共牡丹争几许:小说家周克芹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欢迎各界人士惠赐稿件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重温
诗人小说家
欢迎惠赐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