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

2017-03-10马伟光

环球市场 2017年23期
关键词:成墙防渗墙灌浆

马伟光

青海鸿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试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

马伟光

青海鸿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水利工程防渗能力是判断水利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参考我国以往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很多水利工程均出现渗漏现象。当然,水利工程渗漏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地理条件,科学、合理的运用防渗技术来进行工程施工作业,必然能够降低水利工程渗漏的可能性。所以,为了避免渗漏问题给水利工程施工、竣工质量及运行造成严重影响,深入分析防渗技术要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工程建设需要,科学运用防渗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影响因素

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在控制自然、调节水量、保护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新时期的社会建设,更需要良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效调节水流、分配水量、预防洪涝灾害等,为社会稳定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防渗技术就是水利工程重要保障和基础,通过技术的延伸,能够有效节能降耗,合理利用水资源,达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影响水利工程渗水的主要因素

1.1 施工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水利工程的规模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完成水利工程,缩短工期,通常将其分为不同的小项目,承包给不同的施工方完成,而这些施工单位不论是施工方式,还是施工理念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不仅在各自施工地段中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还增加了相互衔接的难度。特别是在模板结合时,经常出现不牢固的现象,使水利工程存在不紧密的问题,导致非常严重的渗水问题出现,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不利于水利工程正常的使用。

1.2 水利工程变形缝造成的渗漏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变形缝是非常薄弱的部位,极容易发生渗漏的情况。在水利工程设计及后续施工的过程中,合理的进行混凝土结构防水设计或选用防水性能佳的防水材料进行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必定大大降低水利工程变形缝渗漏情况发生。但实际情况则不然。一些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单位选择的防水材料的质量不佳,将其应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将难以有效保护混凝土结构,使混凝土结构变形缝不出现渗漏现象;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所规划的止水方案与实际需要不符,按照止水方案来进行水利工程防水施工,那么水利工程防水必然不佳,水利工程渗漏情况依旧容易发生;止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施工作业未达到施工要求,且止水带未正确定位和设置,同样会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漏的情况发生。

1.3 工程结构发生改变

水利工程的结构对水利工程的主体及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受各种不变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材料和管理上出现变动就会导致水利工程的结构发生变化,结构变化极容易引起渗漏现象的发生,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本身处于一个恶劣的施工环境的情况下,水利工程的结构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即便是水利工程仅发生了一点微小的变化,也容易导致水利工程的渗漏现象的发生。

2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

2.1 灌浆

灌浆法是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防渗方法,灌浆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当水利工程受到雨水侵蚀的时候,很容易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漏洞问题,从而导致渗水现象。目前,灌浆技术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第一,高压喷射灌浆技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利用高压水泥的物理性质,以降低水利对水利工程的冲击力,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灌浆层具有较好的结构。当水泥的结构受到干扰的时候,在水利工程结构的周围就会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结构体,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渗性能。第二,控制性灌浆技术。控制性灌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灌浆方法,它是在传统的灌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以改变水泥的压力。由于水泥的压力对灌浆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因而需要控制灌浆的有效范围,从而能够适当提高压力以提高灌浆的效率,进而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渗性能。

2.2 防渗墙技术

第一种是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这种工艺主要方法是多头深层搅拌机一次性把多头进行钻进,然后对土体进行水泥喷浆,凝固成一个水泥桩,再通过各个桩和桩之间,搭建成一道防渗墙,这种成墙深度在当前技术能力下,最大深度可达到22m左右,渗透系数低于10cm/s,抗压强度高于0.3MPa。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在粘土、砂土、淤泥和砂砾直径小于5cm的砂砾层进行,这种地形下,其成墙快、效果好、工艺简、无泥浆、造价低,得到施工单位普遍应用,在行业中也是普遍看好的技术。第二种是链斗法成墙工艺。这种方法主要就是利用机器设备进行开槽,技术人员测量出宽度与厚度,调整好开槽机,保证防渗墙结构实现安全稳定。链斗式开槽机开槽宽度一般情况需要控制到16-50cm之间,深度控制到10-15cm之间。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到粘土、砂土和粒径小于30%的砂砾地。第三种是倒挂式工艺。这种工艺历史久远,是一种传统的水利工程修筑工艺,主要是通过人力挖掘,建设有效的防渗墙,保证混凝土墙体结构稳定。第四种是薄型抓斗成墙工艺。这种技术主要就是由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采用斗宽为0.3m的薄型抓斗挖土进行下方开槽,利用泥浆进行护壁施工。成墙深度高达40m以上。这种方法主要适用砂土、粘土及卵石和砂砾层。

总而言之,影响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之中没有明确的规范和处理好渗水问题,就会直接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施工误差,进而导致水利工程出现大面积的渗水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水利工程防渗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因而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在监控,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因此,现阶段研究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彭海英.浅析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174.

[2]孟小瑞,单桂芝.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现浇混凝土衬砌渠道防渗漏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6):1198.

猜你喜欢

成墙防渗墙灌浆
TRD工法在洞庭湖区堤防工程中的适用性研究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坝基混凝土防渗墙力学性状的统计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分析
高土石坝廊道与防渗墙定向支座连接型式研究
大面积超厚层灌浆料施工工艺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浅析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小满过麦畴有感
水电站围堰防渗墙中钻劈法施工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