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规划的供电可靠性研究

2017-03-10田崇剑

环球市场 2017年23期
关键词:配电网可靠性变电站

田崇剑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巫溪县供电分公司

电网规划的供电可靠性研究

田崇剑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巫溪县供电分公司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间断的优质供电对各行各业及人民生活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供电企业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生产生活的需要,确保电力的有效供应。如何以客户为中心,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安全、优质经济的电力供应和服务,本文认为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必须从基础管理、电网规划、电网建设、运行管理、技术进步等五个方面来实现。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研究

1、加强基础管理基础管理工作,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1 全面推广应用营配一体化信息系统,营配一体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电网设备和电力客户基础资料的拓扑关系,形成站-线-变-户的一体化数据模型,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抓手,集成营、配各个系统的相关应用,建成贯穿客户服务全过程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它能够实现规划、工程、配网运行、营业、客户服务一体化运作。为综合停电管理、线损“四分”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持。营配一体化信息系统推广和应用将全面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1.2 完善可靠性工作管理制度,强化供电可靠性指标管理。要完善供电可靠性责任传递机制,强化指标管理,将可靠性指标逐层量化分解到基层运行单位,并责任到人。

2、要抓好电网规划

配电网规划,标准要高,要有超前意识,要从新建和改造、远期和近期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利用周期,避免电网建设中盲目投资和重复投资。

2.1 要逐步解决主网的“单变”和“单线”等电网结构不合理问题,使变电站布点不足、不满足N-1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2 加强主、配网网络优化工作,调整各变电站供电半径至合理范围,实现各变电站之间的负荷可互为转供。新建110kV变电站要合理布局电源点,减小10kV线路的供电范围。

3、加快配网工程建设

要不断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改善城区10kV线路网络结构,逐步实现手拉手供电,线路供电半径要适中、供电负荷合理。通过大力推进主配网建设,不断完善电网结构,逐步解决主网的“单变”和“单线”问题,使变电站布点、线路卡脖子、不满足N-1、馈线线路环网等情况得到较大缓解,不断提高10kV线路环网率和可转供能力,减少客户停电时间。

3.1 要着力解决城网10kV线路的重、过载问题。要对线径小、供电半径大的导线进行改造,彻底解决“卡脖子”问题。要合理调整线路负荷,有条件的可将重载线路负荷转接到轻载线路供。要增加10kV出线,将重、过载线路负荷转接到新线路。

3.2 按照城市10kV配电网转供电能力逐年提高10%目标,加快环网线路的建设,提高配电线路的转供电能力。通过改造或新建线路等措施,不断增加环网线路的条数,逐步提高转供电能力。

4、加强配电网建设过程控制和管理

加强线路设备的验收管理,减少因施工原因造成的不必要停电。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敦促其做好施工方案,要求其严格执行相关的可靠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配网典型工作停电时间定额安排工作,在停电前做好人员、材料等相关的准备工作,减少停电时间。要求施工单位在工作结束之前2小时通知相关运行班所,运行班所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到达施工现场进行预验收,对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可能需要停电解决的问题责成施工单位及时消缺,减少因验收消缺造成重复停电次数。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联系,将业扩接火和配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因业扩接火造成的停电。

5、强化技术进步一、开展配网带电作业

近年来由于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量大,新增用户接入较多,因线路检修、改造、用户接火等原因造成的停电对供电可靠率影响很大,停电检修、用户接火与供电可靠性之间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新增用户挂网运行、满足用户需求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开展配网带电作业非常重要。开展配网带电作业有利于减少用户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有利于增供扩销,提高客户满意度,给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1 推广设备状态检测、检修推广应用状态检测、检修技术,逐步减少计划性大修和部分设备定期试验项目。大力开展在线监测、带电测试、状态预试、状态定校工作,提高全局设备运行、维护、检修水平,减少设备预试、检修、继保校验停电对可靠性的影响。

5.2 加快推进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建设工作。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包括110/10kv变电站的10kv馈线、开闭所、二次配电站和用户在内的配电系统的整体数字自动化与配电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来完成对配电网—用户(尤其是城市电网—用户)的集中监视,优化运行控制与管理,达到提高可靠性、提高供电质量、降低供电成本和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开展配电网络保护自动化工作,实现将故障区段隔离、诊断及恢复、网络的过负荷监测、实时调整和变更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的转移等来减少停电频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靠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规划、建设、运行、营销服务、技术、管理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把提高供电可靠性作为“一把手”工程,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规划、基建、生产运行、市场营销全体员工协同作战,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提高供电可靠性,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生产生活的需要,确保电力的有效供应。

[1]和敬涵,邓晓洋,苗友忠,罗玮,雷为民,张沛,王小君.考虑高压配网接线方式的综合电网可靠性评估[J].电网技术,2017,04:1204-1212.

[2]王旭阳,杨卫红,崔文婷,周晓敏,刘洪.基于规划角度的中压配电网可靠性提升边际效益分析[J].供用电,2017,04:52-58.

[3]向灵轲.电网规划评估方法及实用化技术[J].通讯世界,2017,08:204-205.

[4]尹建坤.地区高压配电网电网结构与组网模式研究[J].通讯世界,2017,05:153-154.

田崇剑,男,1970年9月出生,重庆巫山县人

猜你喜欢

配电网可靠性变电站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GO-FLOW法在飞机EHA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智能变电站与综自变电站区别综述
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