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运维中存在风险及解决措施研究

2017-03-10詹瑞勋陈炫文

环球市场 2017年23期
关键词:变电运维工作

詹瑞勋 陈炫文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襄城县供电公司

变电运维中存在风险及解决措施研究

詹瑞勋 陈炫文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襄城县供电公司

运维工作作为电力稳定工作的重要技术,对提高供电系统,保证整个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变电运维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影响到变电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限度减少对用户造成的损失,应深入研究变电运维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十分必要。基于此,文章就变电运维中存在风险及解决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变电运维;风险;解决措施

1 变电运维风险分析的重要意义

变电运维系统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供电量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然而就国内目前运维系统的发展而言,依旧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变电系统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不利影响。通过相关文献的调查结果可知,国内变电运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两方面,为推进电力系统的逐步完善,确保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降低风险,对变电运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促进国内电力系统逐步完善的重要选择。

2 变电运维风险分析

变电运维工作的开展,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旦出现电力系统问题,轻者威胁到电力工作人员的生命,重者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变电运维工作的开展,很好的解决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1 变电设备风险

变电设备作为转换电频、输送电力的关键设备,对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中,设备的老化、变频速率慢、内部结构稳定性差、电力技术落后、技术操作失误等,都会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安全风险。因此,保证变压器的稳定工作是电力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

2.2 人为因素

变电人员既是运维工作的执行者,又是运维工作的使用者,变电人员的操作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运维工作安全性。但在实际的变电运维过程中,由于工作内容枯燥,变电人员的精神难免受影响;另外,变电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应变力不足极易引起变电安全事故。

2.3 自然因素

运维工作不仅风险大,而且压力大,但是电力运输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极其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外界环境、气候变化等,都会增加运维工作的风险。

3 变电运维隐患风险的应对措施

3.1 提高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变电运维的整个环节中,对操作人员的实际综合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因为这个过程将是决定工作效果的直接原因。所以要保证最后的质量就要做好日常技能的训练和培养,①工作人员应该从自身出发,重视个人的运维操作能力的提升,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会总结和吸取经验。②在公司内部方面,要对员工的思想进行升华,定期安排高水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不定期的考核工作的效率和素养,从而不断的提高其业绩和实践操作水平。

3.2 加强变电运维工作的管理

在正常的供电企业日常工作时间内,一定要把企业的效率放在首要地位,要整理和完善一套符合企业真正发展的管理工作制度,保证其具有有效性,合理性,科学性,确保变电运维的工作有效地开展。与此同时,在平常的工作中要关注到安全管理和作业这两个风险的存在,要学会在工作时对这二者的识别和区分。制定好相关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且保证其能够顺利的实施,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让员工明白自己的职责,达到提升个人技能素养的作用,使变电运维能够做到有法必依,有法可依,严格遵循法律。

3.3 落实操作票制度

预控工作人员的心理是操作票制度制定和落实的关键性因素,还要与当地是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强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将所有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都考虑进来,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还要规定一些清晰的制度,保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对于制度的确立要安全合理,有秩序,不可出现混乱的无指令,错误操作现象出现,导致重大事故的突发。还要有一个准确的系统模拟图和演算体系,确保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操作票执行和道闸的有效运用。

3.4 利用高科技手段,形成动态互动机制

第一,红外测温是发现设备故障隐患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已被广泛推广。凭借点对点测温仪、红外成像仪、单兵巡检仪等红外测温设备,发现了不少电气设备发热和缺陷情况,为国家节省了不少的费用资源,并确保了连续的可靠供电。第二,定期开展“五防”装置专项活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五防”装置由机械锁、电磁锁、程序锁、微机防误锁,发展到今天的测控防误装置,有效地起到了防止误操作的作用。

3.5 发展变电运维的一体化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检修模式以及变电运维模式早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需要开辟新的方式来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的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就能够满足这个要求,而且这个模式已经具备了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成熟条件。通过这个模式的普遍运用,就可以加强运行部门与维修部门之间的整合关系,实现部门内职员职责的一体化的发展。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有助于优化传统的值班方式,还可以运行管理。这样就能够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将工作人员进行分组,轮班站岗,可以确保变电运维工作能够不间歇地进行开展,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优化处理操作流程、停送电制度、巡检制度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就可以大大减少以前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优化各项设备的物质采购流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因此,一体化模式的发展是可以缩短操作时间,提升组织内的工作效率,并且还可以使得收益最大化。

4 结束语

综上,变电运维工作作为变电系统稳定工作的技术保证,通常受影响的因素非常多。所以,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灵活性调整,实施有效的策略规避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为我国电力的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1]吴施超.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电子测试,2016,20:153+139.

[2]薛中华.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电子测试,2016,20:154-155.

猜你喜欢

变电运维工作
浅谈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问题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风电运维困局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不工作,爽飞了?
变电设备差异化巡视优化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对变电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分析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