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施工过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17-03-10吴渝玲

环球市场 2017年2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筑工程专业

陈 鹏 吴渝玲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施工过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陈 鹏 吴渝玲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职业教育最大的特性是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有效的结合企业进行灵活的调整,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比较复杂且传统的专业,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国家的相关形式以及政策进行课程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施工过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组建的和世界接轨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行业主要采取的投标方法是招聘,并且整个过程有专业的监理人员以及项目经理全权负责,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市场。基于这种情况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因此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需要每个岗位都能够很快地进行工作,同时在各个方面都要保证人员的专业性。因此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技术人员进行优化,并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的操作,从而能够提高学员的适应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努力地投身于工作中。

2 专业培养目标

2.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关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是需要满足市场的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需要制定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目标的培养需要面向社会全方位发展,包括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市政工程体验到,培养出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施工需求,目前对于人才的主要要求是能读图、有技能、能组织与管理班组施工的钢筋工、架子工、电工、管道工、测量员等工种的技术工人和施工班组负责人,同时具有很强的发展能力。并且在该专业中还需要考取相应的合格证书以及上岗证书,包括架子工操作证、焊工操作证等,以及CAD 绘图员证、测量员证。目前对于这些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施工员、质量员、材料员、资料员、监理员等。后续提升岗位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一、二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

2.2 人才培养规格

2.2.1 知识要求:对于本科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毛概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具有正确的道德理念,掌握职业道德、法律等相关知识,并且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人文课社会科学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的应文知识以及计算机知识等,从而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进行工作。

2.2.2 能力要求:关于本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汉语系严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英文资料的阅读以及简单的英语对话,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对于生理及心理方面的自我保健能力,具有一定的体能,并满足了《大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等通用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的掌握,包括识图绘图、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策划、组织协调等专业技能,从而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2.2.3 素质要求:对于本专业毕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正确的三观价值,同时具有很好的思想品德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对于中国华民族的相关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很好的文学艺术修养等一些基本素质,不仅如此还需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并且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岗敬业,具有很好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且在工作中也能够不断地进行创新,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从而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养,更好地适应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3 基于施工过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需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因为该专业主要是两年半在校教育以及半年的实习教育,因此需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校期间,对于课程的设置需要将施工员的职业标准作为主要的依据,整个课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培养,做好方案的培养,确保在校期间学生能够完成相关的知识培养;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主要是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理论知识的深化以及操作,从而能够很好地提高自己的现场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最后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考核,对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综合考评,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3.2 课程设计

3.2.1 课程设计

在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整体路线,主要是以培养岗位能力作为主要的目标,并不断地提高日常教育实践课程的比重。短期的技术专业培训虽然只能提高学生的一些专业技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适当的进行文化课的融入,所以整个过程是文化课作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主要以专业知识的培训为主,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学员的整体综合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2.2 课程体系建设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了更好的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需要高度重视课程体系的建设。通常情况下会选择一些高校那个专业理论课教师进行专业人才培训教育,不断地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其次,需要根据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聘请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的指导,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 社会的发展需求。

3.2.3 课程开发

对于该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只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因此在实际的课程应用中需要将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主要的载体,进行情景设置,将其作为整个过程的教学重点,并设置一些具有实际操作的课程,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员,他们需要不断吸收,最后需要根据相关考试对其进行测评,达到提高学员整体水平的作用。

3.3 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为了更好的保证教学实施效果,需要构建一支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团队。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学校可以定期的安排一些专业教师参与到实际操作中,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市场掌握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聘请一些专业的人员进行之时讲座,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学员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对于专业指导教师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以及业务能力,同时也需要充分的掌握内部和外部环境,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人才的专业知识,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3.4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根据市场对人才的发展要求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校企合作需要建设一个校内外实训基地,一方面需要和企业组建一个实训建设方案,聘请一些专家进行实训室方案的培养,聘请专家进行实训室方案优化,并不断的融入一些建设和管理元素,学校教师和企业能工巧匠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并制定一系列的操作规程和相关考核标准,进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充分的利用优越的师资和实验实训设备资源,做好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选择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指导,从而能够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3.5 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及就业后跟踪调查

对于整个过程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后续的跟踪工作和检查工作,结合学院“行校企合作理事会”和系部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并且建立院系两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小组,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和就业推荐工作。学院还需要创建一系列的办公室,包括学生就业,创业的办公室,在大一开始的时候就要进行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从就业观、择业观、求职与应聘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教育管理,并进行相应的讲座培训,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主要的目的是丰富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以便于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当中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变化,满足于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魏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6,12:117-118+120.

[2]夏晋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0,08:92-93.

[3]张广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J].教育与职业,2012,08:38-40.

项目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教改项目

项目编号:2016032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建筑工程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