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的关键技术

2017-03-10魏蓓蓓

环球市场 2017年23期
关键词:关键技术传输监控

魏蓓蓓

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的关键技术

魏蓓蓓

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的主要任务,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实现能源的再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始应用于行业发展中。能源互联网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电网,通过电网输送能源致使能源能够被高效率的利用。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实现还具有较长的路要走,未来应注重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从企业的发展出发,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逐渐的提高能源互联网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可行性。基于此,文章就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关键技术

1.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需求和特点

1.1 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需求

(1)具有多样信息采集功能和灵活的入网能力,信息通信技术需要适应各种环境实现信息通信功能和联网功能。(2)高效的网络传输能力和大容量存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必然需要大容量的存储,而海量的数据必须依存高效率的数据传输,实现信息的共享。(3)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能源互联网必将需要处理大容量的数据问题,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4)高效的决策能力,能源互联网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各地的能源进行整合和分配,使资源能够合理的被利用。而高效的决策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5)网络信息安全,能源的安全关乎到国家和个人的利益,所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是能源互联网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1.2 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特点

1.2.1 开放性。传统的能源网大多是处于封闭状态,而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要实现开放性。对能源的开采、利用能够实现实时的接入,达到各地的能源能够达到平衡。

1.2.2 共享性。相比于传统能源网的自上而下的结构模式,能源互联网是自下而上的结构模式,各个单元之间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能源互联网结构中,发电站、储能站、用户都是对等存在的,结构中的任何能源都能被采用,能够保证高效的利用率,实现结构的灵活性。

1.2.3 高效性、智能化。传统的能源网是非常单一的,而能源互联网具有智能性和多样性,用户与平台之间实现互动,能够实现多种能源的利用。能源互联网的高效性体现在系统结构的灵活性和快速的决策能力。

2 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关键技术

2.1 数据信息管理技术

数据管理主要是针对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整理过程的管理,信息数据的收集内容主要指的是各种源头数据的通用收集和整理,同时还包含了各种在线应用系统收集的同步数据以及对网络接口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工作的统一管理。而对于数据信息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依靠数据处理迷行以及信息资源编目来完成的,通过建立信息数据质量自动化检测和控制体系构架,来有效的实现对每一个数据的质量检测,检测的过程主要是针对数据形成、使用以及废弃整个过程,对每一个数据过程阶段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

2.2 感知控制技术

从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架构中可以看出,能源互联网系统结构中分布式的设备接入种类相对较多,例如电网系统来说,数量相对比较庞大,整个系统设备环境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对于能源互联网分布式设备的感知、运行状态监控等都需要稳定性以及精确度比较高的设备来进行,所以就需要新型的传感器、传感网以及能够进行自主控制的职能芯片技术,同时分布式设备组成还涉及到了光学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传感器设备,为了提升能源互联网系统设备的稳定性,还需要借助低功耗高精度的电力通讯集成电力设计技术以及电网专用的可靠性芯片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融合使用,能够实现电网设备、电网线路、电网环境的实施精确监控,对系统进行智能化的管理,提升智能化管理的整体水平。

2.3 远程监控技术

对于远程监控关键技术的分析文章主要借助油田信息通讯管理技术来进行,数字化的油田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石油生产开采过程的远程实时监控,油田生产开采远程监控系统能够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对油井供图、压力变化、温度交替、电流变动以及功率变化的实时监控传输和数据分析,通过对油井供图、压力变化、温度交替、电流变动以及功率变化等信息的监控,能够对石油生产状况和进度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诊断。

3.能源互联网下信息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3.1 安全可靠

传输能源互联网的建立一方面保证了信息的全面性,一方面也由于其开放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信息通信中,为了防止恶意攻击,安全传输是必要的,安全传输需要基于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设计,重点进行信息传输的隐私保护,建立完全可信的安全防御体系。针对能源互联网设计可靠性强的系统,来保证信息信息传输安全。

3.2 系统安全监测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技术支持不足将呈现出脆弱性,因此需求对其实施安全监测。这就是的安全监测技术不可缺少。通信网线路存在问题对能源互联网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对其应用层、感知层和网络层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安全防护制度,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可控性。

3.3 信息数据加密技术与可信技术

首先:加密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加密技术对能源互联网的运行环境和隐私数据进行保护。未来需应采取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方法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在信息传输中进行完整的信息加密,对移动终端进行重点保护。采用可信技术则是在系统平台中引入的一种安全模块,以密码技术为核心。能源互联网中采用可信技术并将其与网络联合,将可以构建基于可信计算的互联网交互终端可信认证模型,从而实现对能源互联网的可信主动防护,防止其受到恶意攻击,最后确保能源互联网的应用安全。

总之,能源互联网是我国能源使用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移动通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所以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要抓住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关键技术的核心,更好的将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行业发展中。

[1]汪洋,张庚,卢美玲.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信息通信仿真技术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03:66-71.

[2]张琼尹.基于软件定义的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探讨[J].信息通信,2016,09:275-276.

[3]李烽.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信息通信技术研究[A].《智能城市》杂志社、美中期刊学术交流协会.2016智能城市与信息化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III[C].《智能城市》杂志社、美中期刊学术交流协会:,2016:1.

猜你喜欢

关键技术传输监控
牛繁育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