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PPP模式的机遇

2017-03-10霍文龙

环球市场 2017年23期
关键词:结构性公共服务供给

袁 林 霍文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浅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PPP模式的机遇

袁 林 霍文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本文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推动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面临的机遇。从PPP模式的内涵及在中国的发展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地方政府应用PPP模式满足基础设施投融资需求,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及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效率,转变职能提供了机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PPP模式,机遇

1 研究背景

经济新常态是当前以及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其空间优化提升的同时,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亦非常重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是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的问题。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着力改善供给体系的供给效率和质量,即改革公共政策的产生、输出、执行、修正及调整方式,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导向要求来规范政府权力。

2 中国PPP的发展与模式

2.1 PP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PPP的内涵是由一系列政策文件所逐步形成的,由财政部和发改委双方达成初步共识:即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保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收益[1]。

PPP在我国的发展阶段如下:(1)探索阶段(1984—1992年),以深圳沙角B电厂项目为发展起点,中国开始探索PPP模式在电力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项目以BOT模式为主,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由投资人发起,经与地方政府谈判协商后执行。(2)试点阶段(1993-2002年),党的十四大和分税制改革以后,为PPP在中国积累部分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推广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3)推广阶段(2003—2007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环境下, PPP在中国迎来了一段较快的发展时期。(4)调整阶段(2008—2012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模式”、“北京共识”思潮及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使PPP模式在中国经历了第二次向下调整的过程。(5)规制阶段(2013年至今),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留下了一些隐患,如地方政府债务膨胀、货币存量过高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和政府的合作是破题的关键[1]。

2.2 当前中国PPP的模式

PPP在中国主要采用购买服务、特许经营、股权合作三种方式开展。这种分类方法基本对应了世界银行根据社会资本参与程度由小到大所作的三分法,即将PPP模式分为外包类、特许经营类和私有化类。

(1)购买服务,即项目的投资完全由政府承担,社会资本仅负责整个项目中的一项或几项职能,主要包括委托运营(O&M)、管理合同(MC)等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引入私人部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特许经营,是PPP模式最常见的,适用于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五类特定领域,指政府采用竞争方式依法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和风险分担,约定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投资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并获得收益,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

(3)股权合作,即让渡一部分国有公司的股权给私人部门持有,私人部门持续拥有项目所有权的建设-拥有-运营(BOO)模式,公共部门还是要通过监督私人部门履行合同中注明的公益性约束条款等方式来保证公私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2]。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PPP模式在公共产品及服务领域提供条件

3.1 PPP模式的优点

PPP模式的优点: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工程造价,消除项目完工风险和资金风险;能够将地方政府的战略制定、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责与社会资本的运营效率、管理能力、技术创新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增强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的匹配性。因此,PPP模式受到地方政府的广泛重视[3]。

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PPP模式投融资开发提供新动力

政府治理方式转变,调整结构增助力,政府回归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使市场主体真正自主发挥作用。供给侧改革以创新微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改革,有助于形成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减缓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使政府在实施项目与平衡财政预算方面增强其投融资能力。

4 结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PPP模式为经济新常态提供了新动力。第一,不仅提高社会企业对PPP模式的认识,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使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二,供给侧下的PPP模式要重视体制机制的建设,有效的投资回报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可以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从而使供给侧下的PPP项目社会效益最大化。

[1]陈志敏,张明,司丹.中国的PPP实践:发展、模式、困境与出路[J].国际经济评论,2015,(04):68-84+5.

[2]EdwardFarquharson,ClemenciaTorresdeMastleandE.R.YescombewithJavierEncinas,“HowtoEngagewiththePrivateSectorinPublic-PrivatePa rtnershipsinEmergingMarkets”,WorldBankPublications,2011,9-14

[3]余逢伯.新常态下PPP模式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金融论坛,2015,(08):75-80.

猜你喜欢

结构性公共服务供给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