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7-03-10陈 雨

环球市场 2017年23期
关键词:课文教材情境

陈 雨

新疆阿克苏市第九小学

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陈 雨

新疆阿克苏市第九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情感教育的方法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论述了情感教育的意义、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情感教育的措施。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措施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了系列的创新改革。在小学语文教育进行情感教育,主旨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及体会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激发学生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教材,包含大量充满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绝佳素材。在有效完成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同时增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出优质的人才,这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研究的课题。

1、情感教学诠释

何谓情感教学,在学界并未有统一的共识。有专家指出,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之形成优良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

2、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需求。教师在实行情感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反应,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多了,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轻松。这有利于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2.2 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语文课堂教学知识点分散、繁多,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给学生留出的知识消化吸收时间比较少,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长此以往,会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产生压力,丧失信心。在渗透情感教育时,教师必然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2.3 完善学生个性

每一篇语文课文都是教材编写者精心挑选和设置的,有着积极、饱满的情感态度。采用情感教学策略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掘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健康情感态度,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

3、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渗透措施

3.1 结合生活实际的情感教学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其情感教育的渗透方法主要是体现在课文的教学当中,虽然小学课文当中所教学的知识比较基础,但是对于其中的感情思路以及作者所抒发的思想都是比较重要的,从这个角度进行情感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理解,更有助于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树立,为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在小学语文的课文当中,从来都不缺乏对于感情的抒发,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棉鞋里的阳光》这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是讲述一个小孩子看到妈妈晒棉被,然后得知晒棉被可以将阳光收集到棉被当中,睡觉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温暖,于是在奶奶睡午觉的时候,小孩子就将奶奶的棉鞋放到太阳底下去晒,等到婆婆醒过来之后,穿起鞋子之后感觉到很温暖,于是就夸小孩孝顺。通过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就小学生的思维看来,只不过是对于晒棉被与晒棉鞋比较好奇,而并不会想到里面所蕴藏的意义,而教师在进行讲述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中国的孝文化对这篇文章进行理解,然后就让学生自己也回去为爸爸妈妈晒鞋子,让学生从自己亲身的体会当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魅力,也学习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根据身边的事情观察,便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亲身的实践,可以使得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更加的感兴趣,这种通过体会亲情的教育方式也属于情感教育当中的一种。

3.2 深挖教材中的情感因子

有研究表明,情感包括爱好、快乐、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激情、心境、热情三种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培育学生的积极情感,抑制其消极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资源,深挖其潜在的情感因素。现有教材中的课文都包含了作者深刻的情感体验,人生感悟。教师绝不能片面地把教材作为知识传授的工具,而应通过反复阅读,让学生去体味、领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3.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各种情感体验

我们所处不同的情境往往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小学生对于情感的理解能力是较差的,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激发小学生的情感是有益的。在愉悦的情境中给人带来的感觉是轻松的,在悲伤的情境中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忧伤的,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时,小学生能更加直观的感受情境中所表达的情感。如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胖乎乎的小手》,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便于理解。文中兰兰是个乖孩子,她用胖乎乎的小手帮爸爸拿拖鞋、帮妈妈洗手绢、帮姥姥挠痒痒,全家人都喜欢她的小手,在教学中让学生们回想一下自己在家里有没有帮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呢,爸爸、妈妈、姥姥对兰兰说的话,使学生回忆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与兰兰的情感共鸣,学生自然就会把自己当做文中的小主人公,帮过忙的学生会就明白自己也是和兰兰一样的乖孩子,以后还要帮爸爸妈妈做更多的事;没有帮过的学生知道自己接受父母、长辈的爱的同时也要学会通过点滴的小事情报答父母,学会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4、结语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载体,两组进行有效结合是优势互补且共同发挥效用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可以有效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有助于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提高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教材课文中所包含的深刻情感,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1]关素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析[J].学周刊,2016,02:74. [2]王顺佳,杨克宁,王丽丽.探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6,08:242-243.

猜你喜欢

课文教材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