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疯狂动物城》中的身份构建及政治隐喻

2017-03-10黄曦

关键词:疯狂动物城朱迪种族

黄曦

(成都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疯狂动物城》中的身份构建及政治隐喻

黄曦

(成都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2016年迪斯尼打造的3D电脑动画片《疯狂动物城》在全球上映后获各年龄段观众好评,浅者不觉其深,深者不觉其浅。就小朋友而言,本片是一部正义战胜邪恶的动画片;对年轻人而言,这是一部追寻梦想的励志片;而对成年人而言,这是一部政治隐喻片。从该片中的身份构建出发,从名字的隐喻、身份构建的隐喻,及身份偏见的隐喻三方面进行剖析,以揭示其弘扬种族平等、男女平等及话语权平等的政治隐喻。

疯狂动物城;身份构建;身份偏见;隐喻

《疯狂动物城》是2016年迪斯尼打造的3D电脑动画,片中构建了一个现代动物的乌托邦,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领域,却又和睦相处。 不管是大象还是小老鼠,只要勤勉奋斗,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兔子警官朱迪在破获一起动物失踪案件的过程中,意外地造成了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的阵营对峙,从而引发了一场身份偏见的矫枉过正。本文将分析该片中的身份隐喻,以期揭示身份偏见的来源及身份认同的重要性。

1 问题回顾

《疯狂动物城》是一部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觉其深的影片。深者视其为一部政治隐喻片。那这些角色到底映射了哪些人物?而其情节又能解读出怎样的内涵?

隐喻,是一种隐含的类比(an implied analogy), 现在多指“概念系统中的跨领域映射”。罗蒂认为:“隐喻和反讽一样,都是自由主义乌托邦所必需的文化要素,来促进宽容,减少残酷;同反讽一样,隐喻也标志着主体性的觉醒。”《疯狂动物城》这部影片正是运用了隐喻作为其最大的工具来构建自由的动物乌托邦。首先该片的题目Zootopia,意为动物园(Zoo)+乌托邦(Utopia),戏仿了十六世纪初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写的政治学名著《乌托邦》(Utopia),是一部寓言式童话。“从文化的角度看,一部电影的意义往往并不在于其艺术成就,而在于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和政治信息,以及它与社会时代的互文关系,对时代的折射和诉求。”

除了题目,动物角色的特征也施加于其映射对象,而映射对象的相关情感和想象又通过拟人回射至影片角色。主人公兔子朱迪·霍布斯的名字取自《利维坦》的作者托马斯·霍布斯。而动物城本身也如霍布斯所言是建立在契约论上的,描述了动物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以及渴望和平安宁生活的共同愿望。电影开篇,讲述的是野蛮的丛林时代的自然生存状态,遵循弱肉强食的自然丛林法则。然后动物们为了保护每个动物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达成一致,缔结了契约,并组建了政府及警察机构,进入了文明社会。该片放大了现实世界族群与族群的差异性,又在荒诞和戏谑中抹平了这种差异。政治巨著《利维坦》对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之前相互为敌、人人自危状态进行了假设,而动物城肉食动物狂暴化后的局面——民主崩溃、族群分裂与对立,映射了这一假设。

2 身份构建的隐喻

在这部迪斯尼影片中,除了有迪斯尼动画角色创作传统的动物拟人化,也将各族群所孕育的不同文化特质间的差异性夸张地表现在角色身上。因为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因此身份构建既要体现人物身份,又要顾及多元共融的价值观,既要避免种族标签化,又要有极强的辨识度。

北极熊身上的斯拉夫条纹标志暗示了它的身份是俄裔黑帮。世界上最小哺乳动物鼩鼱(Mr. Big)指代意大利黑手党,这一强烈的形象反差营造了极好的幽默效果,也暗示了资本决定地位。

兔子代表亚裔,身材矮小,聪明勤奋,是遵纪守法又无侵略性的良民。狐狸代表犹太男性,狡诈商人形象,智商和数学能力与亚裔(兔子)不分伯仲(偷税桥段),却在社会上常受歧视。在美国社会,亚裔和犹太裔的联姻是常见的,如扎尔伯格和其亚裔妻子,因此,片中也贯穿了犹太裔狐狸和亚裔兔子的爱情故事。

狮子市长代表黑人男性,暗指高大英俊的少数裔领导人奥巴马。狮子的形象选用非洲肯尼亚狮,而奥巴马的父亲是肯尼亚人,狮子市长在片中控制着一座秘密监狱,隐射现实中奥巴马一直未关掉的关塔那摩监狱。

绵羊副市长则代表白人女性,羊副市长的名字(Bellwether)本意为脖子上系着铃铛的领头羊,此后衍生出群众领袖的意思。这里也暗示了羊副市长觊觎权力,最后要夺权成为市长。羊素来有勤劳、隐忍的特点,但此处却腹黑心狠,打破了其原有的刻板印象。羊群数量众多,狮子市长也要靠拿到绵羊票仓才能当选。狮子市长找绵羊作副手是为了获得食草动物的选票。

为什么要使用身份构建的隐喻呢?隐喻首先是情感的需要,让观众有“似曾相识”的心态,而在观察熟悉对象时因“轻车熟路”而感到松弛自在。其次,政治具有很强的敏感性,隐喻具有化异为同的亲和功能,“隐喻的收——发者由此产生‘自己人’或‘非我族类’的认同感。大而言之,隐喻甚至也是一个民族、国家或社会保持向心凝聚、维持稳定团结的重要阀门”。最后,通过隐喻投射,让人们保持一定距离看待身份,有可能突破人们既定思维范畴而建立新的逻辑联系,提供新的认知角度和模式。

3 身份偏见的隐喻

在《疯狂动物城》中,存在各种地域偏见和族群偏见。身份的构建,身份标签的隐喻为日后主人公们摆脱身份标签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作了铺垫。

3.1 族群偏见及种族平等的隐喻

纵观兔子朱迪和狐狸尼克的成长史,不难看到二位主人公从小就深受身份标签之苦。想当警官的兔子受尽嘲笑,因为她是草食动物,作为美国梦的代言人,在号称“一切皆有可能”的动物城,平等梦依旧破碎;而参加童子军的狐狸也遭同伴欺侮,因为大家不信任狐狸这种“狡猾”的肉食动物。朱迪即便在与狐狸尼克关系变得密切后,也不忘随身带一瓶防狐狸喷雾。而在“捕食者狂暴症”发作后,全城分为两大阵营——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种族矛盾激化,互贴标签。一如有色人种与白人。片中的食肉动物占总人口的10%,而这正与美国黑人占总人口的12.4%相暗合。

由于误食“午夜嚎叫”这种改变性情的花,性情的转变来得如此简单和偶然,片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到底怎样去除生理性不平等给人带来的天生歧视”?然而,身份偏见后的认同和接受却无比艰难与复杂。连主人公朱迪——族群偏见的受害者,也亲手酿造了新的物种偏见,兔子朱迪在记者招待会上,将肉食动物的性情狂暴归因于不同种族先天的基因。在偏见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每个人也都是施暴者。族群偏见,是一种人类刻板印象的认知方式。一个族群在构建种族身份的时候,是通过与其他种族的互动和关系来界定的。准确地说,自我身份的构建是通过拒绝和排斥他者实现的。在这种构建中,对某些族群而言,种族身份是值得骄傲的标志,对其他族群而言,则是需要逃避或摆脱的污点。

要实现种族平等,就要有客观的族群审视立场,用包容性、普世性的族群审视立场,允许差异的存在,不过分归结于不可改变的先天基因,尊重并认可不同种族的文化属性及身份差异。

3.2 性别偏见及男女平等的隐喻

在职场上,兔子朱迪作为女性,不被委以重任,只被派去贴罚单。在警察这一职业中,女性处于“他者”位置,职业身份的建构或认同呈现强烈的男性化色彩,性别霸权和种族霸权(男性与肉食动物)在职场上完全同构。但该片的叙事并没有停留在男性和女性、草食与肉食这一凝固化的二元对立中,而是将阴阳、强弱这对立的两极统一起来,在该片中,最后拯救动物城的是兔子朱迪。狐狸和兔子这对男女主角平等互助,最终达成了目标,并爱上了对方。而绵羊副市长,表面温顺可爱,实际上却腹黑心狠。在性别本质主义的认同中,狮子和绵羊这一二元对立包含着公—强—压迫—主动与母—弱—被压迫—被动这一刻板凝固的秩序,但是片中,绵羊才是幕后操纵一切的黑手,它误导了舆论,致使狮子等肉食动物被动凄惨。里面的羚羊女明星,看似花瓶,却在社会爆发恐惧后,第一时间站出来说话,为种族平等、拒绝歧视发声。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势所构建的身份在影片中被打破,并赋予了女性新的独立思考形象。

3.3 地域偏见及话语权平等的隐喻

在片中,动物城划分了很多的区域——啮齿动物区、大象区、狐狸区,同时也包括热带雨林区、冻土区、沙漠区、绿洲区还有中心区域。在大象冰淇淋店,大象拒绝为狐狸提供商品,让他回自己的狐狸区去买。原本融洽的社会在“捕食者狂暴化”后迅速分裂成了“你们”和“我们”,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草食者让肉食者“滚回森林”“滚出动物城”,隐射穆斯林恐怖袭击后,欧美国家的穆斯林境况。而在这场偏见中,话语权的掌握起了决定性作用,当一直处于弱势的绵羊族群拥有话语权后,却策划了最大的阴谋,企图把肉食动物赶出动物城。这也影射了美国的某些少数裔在几十年的民权运动中,开始争取到一些地位后,却开始在各种民权运动中挤压别的少数裔,成为自己曾经最憎恶的压迫者。当偏见中的受害者成为既得利益者时,争取到自己的权利后,新的话语关系并非就是平等的关系,而原来的强势方可能成为新的弱势方,如何通过平等对话实现普适的自由平等,这也是影片提出的隐喻。

没有经济权便没有话语权,没有话语权便没有真正的自由。《疯狂动物城》里的动物,当失去动物本性后,权力由资本决定,于是世界上最小哺乳动物鼩鼱(Mr. Big)控制了身材魁梧、孔武有力的北极熊,掌握了话语权。不管是鼩鼱还是绵羊,任何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就想牢牢地掌握话语权,永久维持并滥用这个权力。没有对正义的坚守和对权力属性的清醒认识,民主永远只能是一个乌托邦。

4 结语

就娱乐诉求而言,《疯狂动物城》一片将不同于观众日常体验的生命、动作、喜剧、冒险、情感、冲突等呈现在观众眼前。就技术层面而言,高超的动画设计,特别是主人公尼克的毛发为该部电影吸引观众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在现实底蕴上,虽然该片有各种美学形式,但其根本上是影射现实的,否则也无法调动全世界各年龄层的观众。该片虽为动画片,却通过各种政治隐喻折射了“身份偏见”这一社会问题。隐喻是自由主义乌托邦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该片所富含的隐喻标志着主体性的觉醒,呼吁破除偏见,促进宽容,超越狭隘的思维方式,促进不同族群间的交织交错,实现多元文化的杂糅,从而破除偏见,在跨种族的文化中营建平等的对话。

[1]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忠实,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14.

[2]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束定芳.隐喻与转喻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张静.身份认同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谷小娟,李艺.语言与身份构建:相关文献回顾[J].外语学刊,2007(6).

[6]张智宏.隐喻与反讽:罗蒂的自由主义乌托邦理论[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3.

[7]翁青青.政治话语中的隐喻和身份构建[J].国际新闻界,2013(8).

责任编辑:李增华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Political Metaphor inZootopia

HUANG Xi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6, China)

Zootopia, the 3D computer animated film produced by Walt Disney Animated Studio, is popular with audience of all ages worldwide. It suits the tastes of people at different ages: for children, this is an animated film on "justice over evil"; for teenagers, this is a film of motivation; and for adults, this is a film full of political metaphors. We analyzes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from the metaphor of names,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identity prejudice so as to unearth its political metaphors to advocate racial equality, gender equality and equality of discourse power.

Zootopia; Identity construction; Identity prejudice; Metaphor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3.055

2016-12-19

黄曦(1981—),女,四川成都人,副教授。研究方向:20世纪英国文学、比较文学。

J954

A

1674-6341(2017)03-0153-03

猜你喜欢

疯狂动物城朱迪种族
说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种族和蓄奴问题 精读
疯狂动物城
论埃里森文化批评中的种族政治观
找出调皮鬼
跟踪导练(一)3
嘿,闪电先生,能快点吗?
《疯狂动物城》玩转政治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