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性输入影响因子研究
——以高职英语课堂词汇输入为例

2017-03-10王美娟

关键词:选择性学习者词汇

王美娟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选择性输入影响因子研究
——以高职英语课堂词汇输入为例

王美娟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固然是学习英语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学生并非是被动接收的容器,而是主动的学习个体,学生有权对接触的输入材料说不。基于此,以高职英语课堂词汇学习中的选择性输入现象为例,研究分析选择性输入的影响因子,并提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如何提高输入效率的建议和策略。

选择性输入;高职英语;词汇学习

0 引言

英语课堂仍然是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场所,因此如何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是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找出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才能对症下药。课堂上的有效输入固然很重要,但是学生的有效输入并非完全取决于输入的量,而更多是受输入的质的影响。笔者认为,所谓输入的质也就是输入的材料是否找准了学生的兴趣点,是否是学生内心愿意选择学习的材料。学生的选择性输入才是内在的真正影响输入效果的重要原因。影响选择性输入的因素主要有:学习者所学专业、学习者性别、学习策略、记忆策略和品质、教师素养、教学方式、激励机制等。本文对此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策略。

1 关于语言输入理论

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因个性差异会选择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然而,不论其采用何种风格和策略,成功的二语学习者在学习中都承认一个共同点:他必须接受一定量的且适合于他的学习能力的语言输入(input)。这条规律已被许多理论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所证实。

Wagner-Gough和Hatch(1975)曾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外语学习者成功和失败的内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一位学生的进步至少是由于他得到了和语言习得相适合的语言输入;而另一位学生的不成功则是由他所接受的复杂的、超出他语言能力的语言输入所致[1]。Krashen(1985)在他的“语言输入假说”中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是通过习得途径而获得的,而第二语言习得则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学习者大量地接触略高于自己现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2]。这一理论观点认为,促成语言习得发生的首要条件是有足够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隆氏(1983)认为,不论是母语还是外语学习,成功的学习者总是以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为特征的。就数量而言,愈多愈好[3]。

三位学者共同提到了“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这一概念,笔者认同这种说法并冒昧借用,提出了选择性输入的观点。

2 选择性语言输入的含义

选择性输入是呈现给学习者的并且能为学习者理解,受到学习者注意且获得学习优先的语言输入。

既然“可理解性输入”对于学好英语如此重要,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高职英语课堂“可理解性输入量”与“习得”之间如此大的不对称性呢?通过研究发现,“选择性输入”正是造成虽有大量输入却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可理解性输入”材料的本能或有意识的选择呢?以高职学生的词汇学习为例,不妨先来考虑下面几个问题:为什么有的词汇学生容易掌握?哪些词汇是学生感兴趣的?与专业相关的词汇是否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并容易掌握?学生一般喜欢什么时候、怎样记忆单词?学生更喜欢教师采用什么词汇教学策略?这些问题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教师细心观察、调查研究,总能发现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这些现象或多或少在影响着学生有意或者无意地规避或者选择记忆某些词汇。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是研究选择性输入的意义所在。

3 选择性输入影响因子研究

3.1 学生的性别差异的影响

学生的性别差异是否会影响词汇的输入效果?这个问题很容易为英语教师所忽视。笔者在课堂上做过两项简单实验。

实验一:受试对象为建筑装饰专业51位学生,实验要求学生在5分钟之内有效掌握5个单词。教师事先准备10个记忆难度相似的单词。这10个单词有5个来自《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有5个词汇来自建筑装饰专业英语。要求学生从中自由选择5个单词记忆。笔者从结果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男生更倾向于选择专业相关的单词,而女生更倾向于选择课文中的单词。

实验二:类似的做法,但是课文中的单词换成了与运动相关的单词,受试对象换成了会计专业48位学生,而实验结果同样有趣:男生更倾向于选择运动相关的词汇,而女生更倾向于选择专业词汇。例如:“surfboard”这个单词显然更能引起男生的注意,并更多地使用它;而“accountant“则更为女生所乐于接受。为了验证这个实验结果的真实性,笔者又追加了一个小测试。在PPT闪现“Judo”和“Yoga”两个单词(时间为3秒),并告知学生两者的中文含义。结果发现,大部分男生记住的是”Judo“,而大部分女生记住的是”Yoga”。

相比较而言,女生在学习英语的能力和动机方面要强于男生,在学习英语的观念上女生比男生的表现更符合英语学习的规律,因此也更乐于去全面接受被动给予的学习材料,而男生则个性意识更强烈一些。上述两个实验表明,男生的输入选择倾向比女生更明显。

3.2 学生所学专业及就业意向的影响

学为所用,反过来“用”也会影响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选择性吸收。尤其是在高职英语课堂上,学生对输入材料的选择专业倾向性和就业意向性更加明显。一项对本校国际贸易专业开展的学情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学生认为国贸专业学生不需要从基础英语学习起,应该直接就从职场英语教学开始。另一项对高职本科机械制造专业的学情调查显示,78%的学生认为听说最重要,其次就是专业材料阅读能力。这两项调查同时指向一个诉求——实用导向诉求。当然,在调查中也发现,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就业意向一致性只达到70%左右,也就是说将近30%的学生并非满意当前的专业,有调换专业的意向。这对实验数据有一定影响,但是修正后的数据只会更高,也就是说有更多的学生要求课堂输入材料向专业或者职业倾斜。

3.3 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高职普高生最常用的词汇学习策略是强记、诵读、练习运用,但是也有较高比例的学生使用联想、上下文、词形结构策略,有极少部分学生会使用归类策略;中职生源学生主要运用的策略是强记、诵读和重复,只有少部分学生会运用上下文、练习巩固策略。受基础水平影响,高职生所用到的学习策略主要是认知策略,而很少用到管理类策略。

策略影响取向,学生往往会优先摄取并记住音节少、结构清晰、发音与字母一一对应的单词。而对于复杂结构、生僻单词会产生本能的规避。这一点在普高生源的学生中稍微好一些,学生会采用联想、归类的方法进行记忆,本能选择倾向性没有中职生源学生明显。

3.4 学生记忆策略和品质的影响

据研究,56%的大学生在用简单的记忆方式(这个数据在高职学生中应该高得多),即不断重复同一内容,而且根本不想改变自己的记忆习惯。学生的这种记忆方式也会影响他们对记忆材料有意或者无意地做出选择。索柯洛夫的实验表明,一次识记的材料数量与识记的效率是负相关的,材料越多,效率越低。高职学生学习词汇时以机械记忆为主,一次性可记忆的词汇更少,信息保存时间更短。而且由于高职学生普遍学习习惯较差,课后基本没有复述保持的过程,因此遗忘率更高,记忆品质差。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保存,是一种心理活动。过去的记忆经历会影响下一次的记忆,使得学生在面对新的记忆材料时会有选择倾向。反映到高职学生词汇学习上,即会对所记忆的词汇产生回避或选择、积极或消极的行为。

3.5 教师素养的影响

教师素养是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的素养很显然会影响学生学习态度、情感,从而影响学生对待学习材料的态度和方式。

一个懂得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总是能不知不觉说服学生克服学习的消极心理;一个关爱学生的教师能更近距离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一个自觉自律的教师能影响学生自觉自律、保持良好的学风;一个有很高专业素养的教师能让学生尊敬并对课堂保持敬畏之心。很难想象,教师拙陋的发音会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单词,粗暴的作风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自愿听从教导,冰冷的语言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死板机械的教学方式只会熄灭学生兴趣的火苗,而灵活并能因时、因物、因人而变的教学方式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沟通技能、赞美而不是打击、鼓励而不是泄气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3.6 课堂教学方式的影响

词汇教学方法很多,不再赘述。笔者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猜词游戏、记单词比赛、你问我答这样的活动来促使学生掌握并运用单词。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高职学生学习词汇。一方面能保持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更长时间地保持思维的兴奋和活跃,更易于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乐于接受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3.7 课堂激励机制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原因和内部动力,个体的学习动力主要受学习活动的影响。”[4]学习动机可以根据动机的引发原因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由外在因素引起的学习行为,学生追求教师的奖励便是学习的外在动机之一。因此,教师的激励手段能转化为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反映在词汇学习上,有效的外在激励能让学生忽视对输入材料的选择性规避、消极的倾向。例如,把词汇学习和平时成绩挂钩便是一个有效的激励方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把单词学习活动和平时成绩奖励挂钩,比如赋予比赛第一的学习小组每人三分平时成绩,其他小组依次递减加分。这样就把学习小组内的合作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4 策略和建议

(1)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和教授学生记忆策略。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通过传授学生复述、组织、精加工记忆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记忆品质。

(2)模糊基础英语和职场英语、专业英语之间的概念差别,将三者融合以开发与专业大类契合的个性化教材。

(3)正视性别差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组间竞争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模糊自身潜在的选择倾向。

(4)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传授学生通过联想、归类、上下文、练习运用的策略学习词汇,适当培养学生的学习管理策略。

(5)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尤其是培养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学设计能力、组织沟通技能、专业素质。

(6)利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在、外在学习动机,教学中真正做到基于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7)把握词汇学习中的“实践性”原则,精讲多练,重视学习策略、记忆策略,但也注重模仿、机械记忆,直到最终形成条件反射。

[1]Wagner-Gough, J. and E. Hatch. The Importance of Input Data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J].Language Learning, 1975,25(2).

[2]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 longman, 1985.

[3]Long M. Native-speaker and Non-native Speaker Conversat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In M.Clarke and J. Handsome (eds). On TESOL’82: Pacific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W ashing-ton D.C., TESOL, 1983.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65.

责任编辑:富春凯

Research on Impact Factors of Selected Input——A Case Study of Words Input in English Clas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WANG Mei-juan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Shaoxing 312000, China)

A large amount of understanding input undoubtedl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learn English well. However, students are not passive receivers, they are active learners,and have rights to say "no" to the materials they input. Based on this,take the study of selective input in vocabulary learning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s an example,analyzes the impact factors on selected input, and offer the suggestions and polici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input efficiency.

Selected Inpu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Words study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3.044

2017-02-22

2015年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项目负责人:王美娟

王美娟(1981—),女,浙江绍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G642.4

A

1674-6341(2017)03-0126-03

猜你喜欢

选择性学习者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选择性听力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2R,3R)-2,3- dimethoxy-1,1,4,4-tetraphenyl-1,4-diol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选择性Bcl-2抑制剂ABT-199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放疗增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