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圆锥曲线问题的解题策略

2017-03-10

中学数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斜率四边形椭圆

例谈圆锥曲线问题的解题策略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 孙红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数学试题不难看出,圆锥曲线综合问题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稳中有变.由于这类问题表现为已知条件较多、题干较长,通常要涉及到几种曲线的组合,有时还要与平面向量、函数、数列、不等式等知识交汇,因此,不少学生感到难以下手.鉴于此,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特别将个人的一些想法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

一、设而不求

设而不求是解析几何的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设而不求作为一种有效的解题手段,有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1设圆x2+y2+2x-15=0的圆心为A,直线l过点B(1,0)且与x轴不重合,l交圆A于N,D两点,过B作AC的平行线交AD于点E.

(1)证明:|EA|+|EB|为定值,并写出点E的轨迹方程;

(2)设点E的轨迹为曲线C1,直线l交C1于M,N两点,过B且与l垂直的直线与圆A交于P,Q两点,求四边形MPNQ面积的取值范围.

解:(1)证明:因为|AD|=|AC|,EB//AC,所以∠ACD=∠ADC,

从而|EB|=|ED|,所以|EA|+|EB|=|EA|+|ED|=|AD|.

又圆A的标准方程为(x+1)2+y2=16,从而|AD|=4,所以|EA|+|EB|=|AD|=4.

故|EA|+|EB|为定值4.

由题意可知,A(-1,0),B(1,0),|AB|=2,

(2)当直线l与x轴不垂直时,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

y=k(x-1)(k≠0),M(x1,y1),N(x2,y2).

从而当直线l与x轴不垂直时,四边形MPNQ面积的取值范围是(12,8).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其方程为x=1,|MN|=3,|PQ|= 8,四边形MPNQ的面积为12.

点评:本题第(1)问依据圆的几何性质,利用数形结合,证明|EA|+|EB|为定值.解决本题第(2)问的关键是确立目标函数即四边形MPNQ的面积,进而求其取值范围.在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时,通常应考虑到运用韦达定理,这样可简化运算过程.本题主要考查定值问题、轨迹方程的求解、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四边形面积的取值范围等基础知识.同时也考查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以及分类讨论等重要数学思想.

二、向量法

圆锥曲线最值或取值范围问题的求解策略是,首先应依据题意建立目标函数,再利用换元法、配方法、均值法、向量法、导数法等有关方法,进而确定目标函数的最值或取值范围.下面以向量法为例说明.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过点A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点B(点B不在x轴上),垂直于l的直线与l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H,若BF⊥HF,且∠MOA≤∠MAO,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2)设直线l的斜率为k(k≠0),直线l的方程为y= k(x-2),设B(x0,y0),

由(1)可知,F(1,0),设H(0,yH),

设M(xM,yM),由

在△MAO中,∠MOA≤∠MAO⇔|MA|≤|MO|,

即(xM-2),整理可得xM≥1,即≥1,解之,得

点评:本题第(2)问将几何条件转化为坐标关系,进而得出关于直线l的斜率的不等式,问题即可获解.同时也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化归与转化思想.

三、“设直线”解决

(1)求直线y=kx+1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用a,k表示);

(2)若任意以点A(0,1)为圆心的圆与椭圆至多有3个公共点,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解:(1)设直线y=kx+1被椭圆C截得的线段为AP,

(2)假设以点A(0,1)为圆心的圆与椭圆C有4个公共点,由对称性可设y轴左侧的椭圆上有两个不同的点P,Q,满足|AP|=|AQ|,设直线AP,AQ的斜率分别为k1,k2,且k1>0,k2>0,k1≠k2,

由k1>0,k2>0,k1≠k2,可得

由于(*)式关于k1,k2的方程有解的充要条件是1+ a2(a2-2)>1,

所以a2>2,即a>.

从而任意以点A(0,1)为圆心的圆与椭圆至多有3个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1<a≤

点评:解决本题第(2)问的关键就在于求解a的取值范围.首先假设圆与椭圆有四个公共点,然后利用|AP|= |AQ|将几何问题代数化,求出a的取值范围,进而求得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不等式的求解方法、椭圆离心率的定义等基础知识,同时也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化归与转化思想.

四、极限思想

点差法特别适合圆锥曲线中涉及的弦中点问题,但若认为点差法只能解决此类问题,则是定式思维带来的束缚,实际上,点差法还可以利用创新的思维,利用极限思想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切线问题.

图1

(1)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k,用a,b,k表示点P的坐标;

(2)若过原点O的直线l1与l垂直,证明:点P到直线l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b.

解:(1)设直线m∥l,且与椭圆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M(x0,y0)为AB的中点,P(xP,yP),则km=k.因为A,B在椭圆C上,所以两式相减得如图2,当直线m与直线l无限接近时,直线m的极限状态即为切线l,此时,中点M演变为切点P,所以

图2

(2)略.

点评:此题涉及圆锥曲线的切线问题.高中阶段的传统做法是联立方程组利用判别式等于零,通过极为复杂的运算后得到答案.若能意识到切线是割线的极限位置,通过极限思想,可应用点差法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五、零点式解决

二次函数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一般式、顶点式、零点式,其中零点式可以把一般式y=ax2+bx+c(a≠0)表示为y=a(x-x1)(x-x2)(a≠0),其中x1,x2为方程ax2+bx+c=0的两根.零点式在优化解析几何运算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例5如图3所示,设椭圆的中心为原点O,长轴在x轴上,上顶点为A,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线段OF1,OF2的中点分别为B1,B2,且△AB1B2是面积为4的直角三角形.

(1)求该椭圆的离心率和标准方程;

(2)过B1作直线l交椭圆于P,Q两点,使PB2⊥QB2,求直线l的方程.

图3

(2)由(1)知,B1(-2,0),B2(2,0).当直线l垂直于x轴时,显然不成立.

当直线l不垂直于x轴时,可设其方程为y=k(x+2). P(x1,y1),Q(x2,y2).

故(1+5k2)x2+20k2x+20k2-20=0.

因为点P,Q在直线y=k(x+2)上,所以y1=k(x1+2),y2= k(x2+2).

所以(2-x1)(2-x2)+k2(x1+2)(x2+2)=0.

因为x1,x2是方程x2+5k2(x+2)2-20=0的两根,所以x2+ 5k2(x+2)2-20=(1+5k2)(x-x1)(x-x2),①

①式中令x=2,得22+5k2(2+2)2-20=(1+5k2)(2-x1)·(2-x2),

①式中令x=-2,得(-2)2+5k2(2-2)2-20=(1+5k2)·(-2-x1)(-2-x2),

所以64k2-16=0,即k=±.

点评: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解答题,通常的做法是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消元解决.结合本题,问题的关键是解决PB2⊥QB2这个条件转换为向量的数量积为零之后的复杂运算,思路虽然清晰,但运算比较复杂.如何化简(2-x1)(2-x2)+k2(x1+2)(x2+2)=0是本题的难点.我们只要能把(2-x1)(2-x2)和(x1+2)(x2+2)用k来表示,问题便能得到解决.

总之,对于圆锥曲线综合问题,除了使用我们惯常的思想方法与技巧外,还可通过其他途径使问题得到解决,甚至有时更快捷.这说明,教师在平时的解题教学中,不能故步自封,僵化思维.教师若多研究一些问题,多想一些办法,跳出定式思维,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实现方法的创新.真正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斜率四边形椭圆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椭圆中关联斜率的一个优美性质
物理图像斜率的变化探讨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巧用点在椭圆内解题
四边形逆袭记
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2011年高考山东卷.理22(Ⅰ)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