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现象看本质解题能力自然高

2017-03-10

中学数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定值切入点本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解题能力自然高

☉浙江省柯桥中学 卢小玮

数学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解题的教学.而在我们高三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我们有的数学老师存在着就题论题,满足于完成这一题得出结果,不能够让学生从茫茫的题海中解脱出来,那“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要诱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激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可以让学生有梯度的深入难点,引导学生将一些经过迁移的交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结合平时教学中的几个案例谈谈如何透过现象,挖掘问题的本质.

案例1如图1,已知△ABC,D是AB的中点,沿直线CD将△ACD折成△A′CD,所成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为α,则().

A.∠A′DB≤α

B.∠A′DB≥α

C.∠A′CB≤α

D.∠A′CB≥α

图1

此题是2015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第8题,它的立意是深刻的.很多老师对此进行解读,主要观点是:考查“课标理念——‘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的创新试题”,只要动手进行“折纸操作”+“特值法”就能筛选出答案,或者如果直接计算“计算量不是一般的大”;所以不能采取“直接计算方法”,动手进行“折纸操作”+“特值法”从数学思想方面“一般问题”,特殊化处理,这从考试技术上应该说是一个好的方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方法不是数学教学的真正归宿.笔者经过思考发现,此题其实是一个定理的特殊情况,下面给出该定理并简单证明:

定理若点D是△ABC的边AB上的任意一点(端点A、B除外),沿直线CD将△ACD折成△A′CD,所成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为α,则∠A′DB≥α.

证明:如图2,作AM⊥CD,BN⊥CD,垂足分别为M,N,BE∥CD,交AM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EM,EN.

图2

所以∠A′DB≥α.

由此可见,证明也并不复杂,高考题只是定理的特殊情形(m=n)!因此可以看出命题专家所给出的“条件”点D是AB的中点,即AD=BD是多余的!这可能才是本题的真正本质所在!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对于自己一时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能给学生设置“禁区”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应实话实说,给自己和学生都留有思考的“空间”,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2在△ABC中,G为△ABC的重心,且AG⊥BG,则sinC的最大值为_______.

这是盐城市高三的一道调研试题.考试过后,笔者所任教班级里的学生普遍反映:题目比较陌生,信息量很少,不知道切入点在哪,很茫然.可事实是否真的如学生所说呢?下面笔者给出解决此题的几个切入点.

切入点1:根据垂直的条件AG⊥BG.

根据AG⊥BG这一条件,我们很容易想到建系,将几何问题代数化解决.建立如图3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A(0,a),B(b,0),因为G为重心,易得C点坐标为(-b,-a).

在建系的前提下,我们又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

图3

方法1:利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可知,

这两种方法本质上都是建系寻找到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三边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解决问题.

事实上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的两种方法去寻找到三边之间的关系.

方法3:在直角△AGB、△AGE、△BGD、△DGE中,分别利用勾股定理易得BC2+AC2=5AB2,再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易得结果.

从上面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发现,抓住垂直这一条件,结合平时处理垂直的常用手法,可以从多个方向进行突破.

切入点2:G为△ABC的重心.

图4

方法5:如图4,因为G为△ABC的重心,

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也一样.G为△ABC的重心和AG⊥BG这两个条件也不应该是孤立的条件.

切入点3:G为△ABC的重心和AG⊥BG合二为一.

我们知道对于重心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几何性质:DG∶GA=1∶2.

将AG⊥BG这一条件和圆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就有了如下的几何方法:如图5所示,不妨设小圆和大圆的半径分别为1和3,点C为大圆上一点,连接OC交小圆于点G,则△ABC即为满足题意的三角形.题目即转化为点C在圆上运动时,要使角C最大,由著名的米勒定理可知,当过点A,B的圆与点C的轨迹即大圆相切时,角C最大.

图5

图6

如图6所示,显然当点C在y轴上时,角C最大,此时易得sinC=

横看成岭侧成峰,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探究意识,培养探究能力.通过上面这些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方法的选择,我们发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从条件入手,结合常见的处理方法认真分析条件,努力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P是椭圆C上一点,直线PA与y轴交于点M,直线PB与x轴交于点N,求证:|AN|·|BM|为定值.(2016年北京高考理科第19题)

解析几何较欧氏几何,最大的优势是把“运动变化引入数学”,使我们实现了“用坐标刻画运动”这一基本代数手段来研究几何问题的设想.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中的运动变化,一般点或直线远动变化是根源,如果我们很好地把握了这个根源,选择好从点入手还是从直线入手,就能很好地简化计算过程,快速地解决此问题.

图7

(2)证明:由(1)知,A(2,0),B(0,1),设P(x0,y0),则x

当x0≠0时,直线PA的方程为

令y=0,得xN=-

当x0=0时,|BM|=2,|AN|=2,|AN|·|BM|=4.

本题中,|AN|和|BM|是两个变量,要我们证明在这个变化过程中|AN|·|BM|为定值,如何证明这个事实?显然要把|AN|和|BM|用某种变量表示出来,在通过代数运算得出|AN|·|BM|为定值,那么引入什么变量?研究本题发现,|AN|和|BM|两个量随点P的变化而变化,点P的运动变化是本题中其他所有量发生变化的根源,所以我们设P(x0,y0),将点M,N的坐标用x0,y0表示出来,从而用x0,y0表示|AN|·|BM|,在根据P(x0,y0)在椭圆上,从而得出| AN|·|BM|为定值.

(2)证明:设P(x0,y0),直线PA的方程为y=k(x-2)代入+y2=1,得(1+4k2)x2-16k2x+16k2-4=0,

所以2+x0=

所以x0=

在解法2中,采取从直线PA入手,引入直线PA的斜率k,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系,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将点P的坐标用直线PA的斜率k表示,再用k表示M,N的坐标,从而实现用k表示|AN|·|BM|,最后通过代数恒等变形得出|AN|·|BM|为定值.本证法是解决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常用方法,思路自然方法熟悉,不过与证法1对比此法运算量较大,学生得分效果不好.纵观圆锥曲线综合问题一般有设点和设直线两种解法,在确定解题思路时要体会解析几何的知识本质,从产生运动变化的根源入手,题目确定从点入手还是从直线入手,这样可以很好地优化解题过程,简化计算.

总之,在高中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立足课本,回归课本.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高三的模拟试题中可以发现,有很多题目都有一定的本质,都能在可以在课本上找到原型.故我们要强化对课本典型例题、习题的研究,不能简单地就题论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追根溯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一走向多维,提高课堂的高效,优化他们的思维.

猜你喜欢

定值切入点本题
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应用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