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017-03-09陈霞

南北桥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课外阅读

陈霞

【摘 要】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能够为小学生知识积累的增强提供更好的前提条件,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学 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74

有效学习的开展不仅仅在于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的提升,更取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阅读兴趣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前提条件,通过阅读兴趣的养成,小学阶段的学生才能主动的开展广泛的阅读,继而积累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提高自己的知识质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的采取相关的对策,以教学方法的优化培养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继而促使学生主动开展学习,主动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保障小学阶段的学生文化知识积累的不断提升。

一、引导式教学,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乐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与积累仍然非常的单薄,很多时候很难利用已有的知识开展广泛的阅读,吸收相关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很少出现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知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了解阅读的趣味性,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就无法有效的培养起来,学生知识储备的拓展,所积累知识质量的提升以及小学阶段文化知识的有效应用都很难实现。因此教师为了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去了解阅读的内容,让学生自主的感受阅读中存在的快乐,继而为阅读兴趣的养成提供基本的前提条件。

从实际的探究来看,现阶段教师应当充分的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应当让学生了解阅读,感受阅读是什么,感受阅读所带来的情感、画面以及趣味性,为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设立基本的前提条件。同时,教师还应当积极的搭建阅读平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通过定期的图书馆互动、小小图书角的建设等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提供基本的条件。

在小学语文教學的过程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相关的教学活动课。而课程的安排中也留有阅读课的时间,教师通过活动课以及阅读课的时间,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读物,带领学生理解阅读的内容,感受文字带来的情感、描述的画面,帮助学生体会阅读所能得到的各项乐趣。只有通过这种引导式的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才能逐步了解阅读的意义和乐趣,才能真正的开始接触并接受课外阅读,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养成才能真正的实现。

二、搭建课外阅读平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的养成除了基本的前提条件外,还应当在实践中积极的予以养成。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少主动地去进行学习规划,课外阅读兴趣的养成也很难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因此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感受阅读,感悟阅读的意义与趣味外,还应当积极的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以教师教学的指导加上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来真正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图书馆的使用、阅读课开展、小小图书角等工作的开展都是开展阅读课,搭建课外阅读平台的有效形式,教师应当以学校的教学资源为基本的支持,以语文课堂教学为基本的载体,搭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良好平台。

“小小图书角”是现阶段各个班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良好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文化知识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对于图书挑选的能力也没有完全的形成,因此很多时候每一位同学所拥有的课外读物数量往往非常的有限。教师通过小小图书角的建立,将学校派发给班级的期刊报纸以及学生之间互相在班级分享的书目作为基本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在课内进行阅读学习,在课外进行总结体会。在这种平台下,学生对书目挑选的时间将会大大的缩减,而涉及到各种趣味的书籍知识则大大的丰富,继而在长期的积累下,学生养成了从书籍中拓展知识的习惯,能够逐步的体会到阅读的基本乐趣,继而能潜移默化的培养阅读的兴趣。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才能真正的得到培养,并且这种兴趣不会在短期内泯灭,小学阶段学生知识储备的提升也有了基本的保障条件。

三、构建课外阅读知识分享空间,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步的实现,而学生阅读兴趣的强化,则更需要在知识应用中进行。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看,现阶段,小学语文知识的应用还没有真正的被体现出来,很多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应用仅仅限于应付升学考试的竞争或者是一般的写作。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理解知识的有用性,很难体会学习的快感,相反,在应试压力下学生反而会感到学习的枯燥性。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同样也是如此,如果学生仅仅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相关的知识,而无法感受到知识积累的必要性,则小学阶段学生所培养的课外阅读兴趣很快也会消退,继而再一次的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以及知识储备的下降。因此积极搭建课外阅读知识分享空间,以知识的交流来体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拥有展现知识储备的基本平台,才能真正的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真正形成完善的学习方法与展示能力,因此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形式往往比较的单一。教师除了保障基本课时外,还应当积极的借助学生语文教学单元活动课的思路,以主题小演讲的形式指导学生梳理知识,并让学生结合阅读课的主题,讲述自己的阅读经历与收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积累。通过这种形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积累得到了体现,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也会更加的浓厚。而同时在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前提下,班级学生能够互相交流获得间接知识,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这种情况下,课外阅读的效果也能够得到不断的延伸。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行探究。为了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充分的感悟阅读有益性,积极的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展现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交流不断的进行完善补充,感受阅读提供给自己的充实“力量”。只有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充分努力,不断的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才能主动的开展课外阅读,主动的去吸收与语文教学课相关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继而为升学竞争力的提升,为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长期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