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3-09秦波

南北桥 2017年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秦波

【摘 要】初中是学生开始系统接触历史知识的初始期,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都已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易学,所以只要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培养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并不是一件难事。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35

我國普通教育从初中阶段开始正式开设历史学科,旨在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及世界的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古今历史的发展必定包含某一阶段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通过历史学习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使得学生形成高尚的历史责任感。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其实并不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得当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历史教学,老师应结合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类的学科,决定了其课堂必定需要老师通过大量的语言来达到传授知识的效果,历史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有时只单纯的追求完成教学任务,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感受,难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要想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必须要将学生摆在课堂的第一位,在课堂教学中仔细考虑怎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一、生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中讲授生动形象的奇闻异事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从中学到知识和道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课堂讲授要生动形象,充满活力和感染力,同时还要做到语言调理清晰,逻辑清楚,通过语言的魅力让学生真正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感受历史学习的魅力。在学习某节内容时,首先老师要对这节内容进行系统讲述,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初步认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语言要生动具体,并且要恰当的运用设问,为课堂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其次,老师要对课堂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尤其是一些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及对后世的意义等这些学生不易理解的部分,老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教学经验,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表达是非常关键的,枯燥无味的言语会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无力,学生学习兴趣低沉,感觉历史学习味同嚼蜡,毫无乐趣,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直接放弃这门学科的学习,而生动有趣的语言则更能刺激学生的大脑中枢,使得学生对老师的讲解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动脑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老师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同课本知识加以结合,告诉学生一些课本上没有涉猎的奇闻异事,这样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新奇感以及对老师的崇拜感,容易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善于运用启发引导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以启发引导为主,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避免填鸭式的教学,将学生视为学习机器。在课堂上可以运用能够起到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包括问答法和讨论法。

问答法即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首先,为了提出合理的问题,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备课,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已有的经验、知识,准备好问题,并且确定好问题的顺序以及过渡环节。其次,老师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能够使学生产生思维上的兴奋,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难易程度合适的问题,使问题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启发性,保证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所见解。避免因问题太难而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同时,问题也不能过于简单,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让学生感觉如同置身浓雾之中突现一道亮光,从而产生继续摸索前行的动力。另外,老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当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一点眉目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进一步思考,因势利导,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老师要善于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特点,让学生完成知识的重新构建。教师的教学还要保证善始善终,在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形成一定知识认知之后,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从而更加准确的掌握知识。

如果说问答法是教师作为主导通过提问来启发诱导学生,那么讨论法则给了学生更大的主动性,通过建立小组,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积极建言献策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运用讨论法的首要因素是话题要具有吸引力,保证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且问题要适合一个小组进行探讨,具有层次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学有所获,同时,问题还要有讨论和钻研的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讨论和思考。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在互相启发中加深理解,老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讨论中,对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能提高历史学习的自信心,对历史学习更感兴趣,从而更能积极主动的思考,自觉的去探讨解决问题。虽然说讨论法是以学生为主展开的小组讨论,但老师也要注意在一旁监督引导,帮助学生揭开一些模糊问题的面纱,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并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允许学生大胆保留自己的见解。如果学生的认识和正确的认知之间存在偏差,那么老师也要循循善诱,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出发,逐步改变学生的思想认知,且不会使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受挫,让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一定要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将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让历史真正成为一门有血有肉的学科。同时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人文的过程中提高认识,不把历史学习作为负担,而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去主动探索,让历史学习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将知识转换为认识,提高思想人文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钻研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水平。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