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与虚拟平台使“信息安全”教学如虎添翼
——以“Office宏病毒及其查杀”为例

2017-03-09北京市日坛中学王玉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期
关键词:信息安全病毒微课

北京市日坛中学 王玉英

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有效获取信息”,在这个单元的第二节提到了“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讲到了病毒、木马等基本知识,还讲到了常用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这些无疑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基本参考,在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这些基本内容已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对信息安全方面知识的需求。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先是设计了网络探究活动,学生自发结为小组,对自己最关心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网络探究,然后在班级汇报。这个效果非常好,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既掌握了搜索引擎的使用,又对自己关注的安全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探索。

在做了网络探究活动后,学生还想知道更多的病毒入侵等的较专业的知识。他们问我:老师,病毒到底是怎么入侵文件的?病毒到底是怎么发作的?面对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望,我设计了这节课。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如何Office的宏命令作用以及如何创建Office宏。这节课,我们引入了“利普云盾”这个虚拟平台进行教学,这个虚拟的环境跟我们使用的电脑环境是一样的,学生在这个环境下进行一些操作,完全可以看到病毒植入、病毒发作以及如何查杀的全过程,而不必担心自己的电脑系统被破坏。这节课,学生亲身体验了整个病毒植入、发作、查杀的全过程。再加上微课的使用,使这节信息技术课堂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是一节成功的、高效的信息技术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宏病毒的感染过程;知道清除宏病毒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体验宏病毒感染Word文件的过程;学会清除Word文档宏病毒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体验宏病毒的感染过程,了解宏病毒的机理,从而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体会技术是双刃剑的道理和正确使用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宏病毒的感染过程。

难点:清除宏病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录制宏和查看宏代码。同学们体验了宏命令给我们的Office操作带来的便捷。

同时我们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了解了宏病毒制造者会利用宏这个工具,在宏中加入一些恶意代码,给我们的Office文档造成一定的破坏。

上节课同学们只是纸上谈兵,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个宏病毒感染和感染后的处理方法的实验,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利用一个虚拟平台来完成这个实验。

设计意图:快速引入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二、利用广播软件下发老师事先录抽制的微课,学生观看微课内容

微课视频内容如下:

讲解如何登录利谱云盾平台,简单介绍了虚拟平台的基本用法。

首先需要选择要学习的课程,这个平台中目前有一百多节信息安全有关的课程。

在这些课程中找到“Office病毒判断与处理”,点击这个课程右侧的“学习按钮”,左下角就会出现“提交成功”的信息,这样我们就成功选择了这门课,再点击“我的选修”时,页面右侧就会出现你选择的这节课。这时你可以点击三角形的“开始”按钮,开始学习这节课了。

在“课程概要”中可以看到这节课的一些基本信息,在课程信息中,可以看到关于病毒及宏病毒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学生可以首先认真阅读这些文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顺利克服第一次登录虚拟平台的障碍,快速进入核心内容学习。

三、学生登录虚拟平台后,按照虚拟平台的提示进行实际操作

学生选择所学课程后,在相应的“实验步骤”当中详细地介绍了具体的实验步骤。再点击网络拓扑,启动虚拟机,这个虚拟机完全模拟了计算机的操作环境,在这个虚拟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操作步骤中的提示进行操作,学生不但可以观察到病毒发作的情形,还可以进行病毒植入以及查杀的操作,一点都不用担心自己用的电脑出问题。

巡视,观察学生利用虚拟平台实验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共性的问题统一解决。

设计意图:利用虚拟平台,感受病毒植入的过程,亲眼看到病毒发作的现象,从而理解病毒感染文件的机理,掌握病毒查杀的方法。

四、下发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边实验边填写实验报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边操作边如实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讨论、提问

组织学生针对实验过程进行讨论,两两一组互相讲解如下。

第一,宏病毒感染的过程;

第二,如何处理宏病毒感染的文件;

第三,如何看待病毒及病毒制造者?

设计意图:

讨论环节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进行总结、交流,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以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对第三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正确认识病毒制造者,形成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的观念。

六、课堂小结

提问学生,总结病毒传染发作的过程以及病毒清除的方法。

强调我们学习技术是为了更好地做好自我和对他人的防护,不能用来作为攻击他人的工具。希望同学们负责任地使用技术,把它作为自我防护和打击不法分子的工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公民。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对学生的亲身体验操作做总结,加深对宏病毒感染过程的理解;强化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反思

与以往的信息安全课相比,这节课引入了虚拟WindowsXP平台,使学生体验了Office宏病毒植入、感染、清除的全过程。学生边实验边填写实验报告,在填写实验报告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病毒植入和感染的过程,从而理解宏病毒是如何感染Office文档的,进而提出清除宏病毒的方法并进行操作检验。

微课的使用也为这节课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这段微课视频讲解了如何登录虚拟平台,如何选课,如何在虚拟平台上进行操作等内容,为学生顺利进行核心内容的实验及学习扫清了障碍,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学生有哪里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而不必觉得总问老师或同学感觉不好意思。同时,老师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回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其它问题,也会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到全体学生。

在总结反思环节,引导学生就对病毒制造者的看法进行了讨论,培养了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这是一节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新颖、教学目标达成度极高的课,受到听课的专家、老师们的好评。

猜你喜欢

信息安全病毒微课
病毒
感冒病毒大作战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病毒,快滚开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感冒病毒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