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绘制数学课堂中的情感色彩

2017-03-09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中心小学吴俊欣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期
关键词:蜜蜂图形情境

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中心小学 吴俊欣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内驱力,消极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阻碍力。只有培养学生丰富的积极情感并自觉克服消极心理,才能使学生充满热情地不辞劳苦,不畏困难地去攀登数学知识的高峰。

《数学课程标准》对情感与态度目标作了如下阐述:“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记得卡特金说过:未经过人的积极感情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他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遗忘。努力构建一种情知互促型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把学生学习活动和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充满生命活力,让数学走进生活,成为人文数学,使情感态度目标得以很好的实现。

一、以趣生情——激发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是教学的本质所在。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乐学情境,使其多种感官处于亢奋状态,点燃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火焰,从而主动地去学习,愉快地去思考,忘我地去实践,体验到数学学习是一种快乐。

低年级孩子的直观形象思维强,有意注意时间短,而故事是他们喜闻乐见的,玩游戏又是他们的所好,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可以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在学《100以内数的顺序》一课时,教师创设了去蜜蜂大城堡做客的故事情境,串联教学内容。课伊始,教师深情地宣布:“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蜜蜂王国的国王盛情邀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到蜜蜂大城堡去做客,高兴吗?蜂王为了表示他的诚意,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请柬。我们只有破译了请柬上的密码,(人教板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8页例7百数表)也就是正确地填写出表上空格里的数,才有资格进入城堡中去。聪明的你们有信心吗?”情境的创设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认真地观察填写,积极的探索表内规律。通过填数加深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的理解,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将“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等数的排列规律揭示出来,使学生获得对数的顺序的本质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接下来,教师宣布破译密码成功,百数表就是蜜蜂王国的居民居住情况分布图,我们来找一找邻居间的门牌号好吗?又一次激起孩子们继续探索的欲望,孩子们在合作交流中,在情感体验中寻找规律。最后在选择过数字桥、参观蜜蜂王国的花园、帮小蜜蜂采花蜜、接受蜜蜂国王礼物后与之告别等一个完整的情境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二、以实动情——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单纯的数学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所以教师要捕捉生活中的素材,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中知识相融通,寻找数学知识与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创设一种贴近实际的生活背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使数学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

例如,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时,都要对他们进行熟悉校园、热爱校园的入学教育,使他们尽快融入校园生活之中。这时的他们早已具备一定的数数经验,如果单为数数而数数,课堂会显得有些空洞,何不将两者合而为一呢?教师把课堂搬到了学校的每个角落。首先我们一起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前,告诉他们这是一年级办公室,并认识门上的标识牌。走入办公室,向老师们问好,而后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数物体数量:办公室有几位老师在备课?桌上放着什么?窗台上有几盆花?然后带领他们来到计算机房,数一数有多少台电脑,键盘上有哪些数字。接下来来到操场上,有一排树,数出左边有几棵?右边有几棵?一共有几棵?各种体育设施更是被他们数得准确无误。在排队回教室时,引导他们看看自己位置,从前边数是第几个,后边数是第几个;前边有9人,后边有1人,猜猜他是谁……在这里,教师捕捉生活中的素材,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结合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那么亲切、易懂、自然。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校园、尊重他人等情感教育。在情趣与知识的交融中,深深地体会着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着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以动促情——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的特点。实践也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教师拼、摆、分,听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低年级孩子的动作思维乐于模仿,什么都喜欢动手试一试,所以教学中,可从操作入手,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知识与情感融合达到最佳状态。

在图形的认识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首先组织学生玩他们早已玩过的搭积木的游戏,在搭、摸不断的实践操作中体验图形的特点;在探索、合作交流中有了新的发现:它们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球等形体。接下来给形体进行“拍照片”,也就是用笔沿着形体的一个面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再用剪刀剪下来。而后,在教室里给剪下的图形找新家,转眼间,黑板上、三角板上、投影幕上……布满了图形。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出各种平面图形,更使孩子们开心不已。最后请小同学们用学过的图形画出、或用图形纸片粘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送给你的朋友……知识的得出,没有一点突然的感觉,也不需要花费多大的功夫,只需教师的参与稍稍的指点,孩子细细琢磨与生活一联系,知识就很容易地被学生探索出来了。如此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把知识学活了,动手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发展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带着情感去教、学生带着情感去学,巧妙地绘制情感的色彩,学生才会专心,有效,兴致勃勃地学,从而实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教与学的“双赢”。因此,真正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的逆境中扬帆,而不是懦弱和逃避。

猜你喜欢

蜜蜂图形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蜜蜂
护患情境会话
分图形
找图形
蜜蜂
蜜蜂
蜜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