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策略之我见

2017-03-09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小学李晓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期
关键词:群文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小学 李晓君

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外阅读量不够

在现今的教学评价上,为了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教师们往往无奈或有意地以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来衡量教学效果。一学期下来就让孩子们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名副其实的成为了教材的“奴隶”。这样一来,孩子们的阅读量肯定十分有限,最终导致学生阅读量不够,质不高。

(二)阅读活动重宣教,轻落实

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时,老师们更多的只是在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将系统、科学的阅读方法交给孩子们,更缺乏孩子们阅读成果的有效反馈,可想而知,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三)课堂内外阅读零散,缺乏整合

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严重脱节。

研究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密切关联。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群文阅读教学恰恰克服了传统阅读教学的短板,它不能像上传统语文课那样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深入挖掘,而是选取同类型的文章对语文课本进行补充、拓展、丰富。相对于课内知识的深度,群文阅读更注重孩子们阅读的广度和兴趣,充分尊重学术的主体地位,让孩子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二、群文阅读的内涵

所谓群文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就选文内容展开集体建构,最终对选文理解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教学内容的突破,更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突破。

三、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从“一篇”到“一群”的更大价值是努力改变以往阅读教学中的许多痼疾。它意味着“教”的改变。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一)转变教师观念

教学改革最难的莫过于观念的革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具有极强的“守旧意识”,往往表现在“舍不得改、不知怎么改”。他们认为多读书固然是好,然而教师讲解课内知识的时间就少了,教师讲的不够,孩子们的成绩也必然不理想。与之对应的群文阅读教学却跳出了这个“思维怪圈”。语文能力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课堂上老师必要的讲解不可少,但语文能力的形成,靠语文实践。所以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选好主题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否则,群文阅读就会群龙无首,杂乱无章。选择篇目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的一组文本。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如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鲧禹治水》《大卫》《夸父逐日》等了解神话特点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商鞅南门立木》《狄仁杰公正护法》《出色的老师》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故事中的狐狸”群文阅读。此外,我们还可以以文章的“线索”进行多角度、多面向地组合。如把李白的诗歌放在一起,是以“作者”为线索;把记叙文放在一起,是以“体裁”为线索;把友情类文章放在一起,是以“人文主题”为线索;把一组同一主张的文章放在一起,是以“观点”为线索……一组选文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议题,围绕着议题可以展开阅读教学。同时,这也对教师的视野、眼光、智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群文阅读把大块时间用于学生的自读自悟。学生自悟自读时间的增加,意味着教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上不能有太多的苛求,在“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的课堂上,从客观上就决定了“群文阅读”和单篇文章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群文阅读”的课堂里不再拘泥于单一字词的理解,不必做到句段的“刨根问底”,也没有时间做到精读感悟,群文阅读教学也就必然不可能做到以往的“面面俱到”。而这钟看似少了什么的“让学”,才是提高孩子们语文素养的“真学”。这种有所“舍弃”的语文实践无疑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

(四)尝试多种阅读方式

课堂上除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师生共同完成:我们必须依据不同的文本性质,进行更为实战也更为实用的“生活化”阅读,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细嚼品味式的“慢阅读”,更需要整体把握式的“快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种基于课外阅读教学的群文阅读,不仅让课外阅读的指导更有成效,还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群文阅读把阅读教学由“单篇”引向“群文”,形式的变化带来教育理念的巨大变革,引领语文教育由思想封闭走向思想解放,由个体学习走向集体建构,由知识灌输走向寻求共识,对于学生语文素养、阅读兴趣和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群文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