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017-03-09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第六小学刘兆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期
关键词:符号写作能力习作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第六小学 刘兆英

写作能力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而成的。这就是古语所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作文教学方面的工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接受的挑战,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

一、转化口语为文字,培养孩子能完整地表述

在低年级中,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完整的语言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刚入学的儿童,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因此,在学生刚入学学习拼音时,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如在教学四声音节时,学习ye的四声:ye子,海南岛有椰子树。ye爷,爷爷在家里给我讲故事。ye猪,森林里有许多野猪。树ye,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往下落。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便于理解字义,并练习运用。既掌握了“ye”的四声,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而不是单纯地学拼音。同时,语文教师要和家长取得共识,让家长平时注重积累孩子的语言,把学生的口头表达的话语转化为文字记录下来。如:让孩子口头作文,家长代笔记录,写完后让孩子再复述一次,这样既可以加强记忆又可以明白表达要完整的重要性。

二、直观描述奠基础,培养孩子能真实地表达

每一次的习作教学活动,根据习作的要求,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取材,如写有关于秋天风景的习作,可以让学生把上学路上的田野、小路、菜园写进作文;也可以写校园、草地、山坡……还可以在写作之前带领学生去草地上,山坡上,树林里观赏那里的风景。再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有的学生看了田野里农民伯伯堆的草垛,能把它写成有的像宝塔,有的像松树……这样的好句子,写得很形象、生动,跟他仔细观察自然景色是分不开的。如教学《吹泡泡》习作时,可以让孩子每人带上一瓶泡泡水,领着他们到操场上进行吹泡泡游戏,一边吹,一边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飘动时的趣味等等。游戏过后马上进行文字整理,把自己所看、所想的用文字表达出来。教者再对能表达完整、真实的同学进行表扬和奖励。长期以往,学生的表达能力会逐渐提高,对写作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三、留心生活集素材,培养孩子能独特地感悟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会记日记,每当看见有趣的、特别的事情,用本子记录下来,写上自己的真情实感。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有这样的两个学生,同时看见了一个青年闯红灯,一个在日记写道:一位穿着整齐的叔叔,拿着一部时尚又先进的手机,边看边走,闯了红灯都浑然不知,真是没有交通安全意识;另一个则写道:一位衣着光鲜的叔叔,手拿一部iphone手机,边看边走,就这样走过了对面的马路,那样子可是酷毙了。这样的两个学生,写作能力都差不多,但思想感悟却完全不一样,我们应该加以引导,对于那些不良的行为不能效仿,并要及时制止。提示学生要有正确的感悟。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学生修改后是这样的:“一位衣着光鲜的叔叔,手拿一部iphone手机,边看边走,就这样走过了对面的马路,那样子可是酷毙了。样子虽酷,可他好像忘记了这是马路,危险就藏在这酷酷的动作后面,我们在耍酷的同时,更加要注意安全啊!”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四、善于积累丰言语,培养孩子能准确地描述

我教学生从以下几点入手:1.写读书笔记,让学生从好书中收集,记好词佳句,记名人名言,记点睛之笔,写读书感想。要求学生每天晚上记好词3个,每个星期记好句5句,每周写一篇读书感想。2.日常生活中收集,调动学生眼、口、耳、鼻等感官,把生活中接触到的有意义的人和事,印象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有趣的动植物,四季的更替,景物的变化,游玩时的所见所闻一一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写时之用。例如观察水果,观察朝霞、晚霞,观察人物外貌,不用长篇,只要精而实就行。3.让学生充分想象,捕捉自己的奇思妙想,感情浪花等,并及时记录下来。如太阳晒的时候,想发明怎样的物体,既吸阳光,又使自己感觉凉爽……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我发现学生因为怕写作文而发出的埋怨的声音越来越少了,换来的是一篇篇生动优美的好文章了。学生一旦学会了方法,兴趣也随之增长,到了写作时哪用老师去催促呢?

五、学会修改培能力,培养孩子能恰当地改造

一篇好习作、好文章,需要不断的修改,把语言进行锤炼,使之成为佳作。于是,首先教会学生认识修改符号:替换号 ,删除号 ,调换号,增加号 ,用顺口溜:替换符号像电视,删除符号似西瓜,调换符号像长城,增加符号是丫杈。学生很容易就把符号记住了,在进行修改的时候也不会用错。接着就是修改的顺序了:学生自改,同桌互改,组长检查改,教师点评改,进过这四步,学生的习作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最后再进行全班“审核”,就是抽3—5篇的习作,学生将修改后的内容读给全班同学听,听的同学要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合理的采纳,不合理的弃之。这样的修改使学生既学会倾听别人的习作,又学会抓住别人的缺点,而且既学会修改习作,又在修改中巩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作文训练中,以上的五步可以教会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合格的习作,能巩固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但单靠以上五步做法是不够的,还要多读多积累,尤其是多读课内美文、课外优秀作品。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自小培养学生愿读书、乐读书的习惯,由易到难,坚持不懈,使之学生写作熟能生巧,以至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猜你喜欢

符号写作能力习作
学符号,比多少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