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让数学课堂充满伦理性

2017-03-09天津市北辰区李咀小学王学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期
关键词:伦理师生数学

天津市北辰区李咀小学 王学平

一、营造和谐关系,使数学课堂充满伦理性

温馨的课堂氛围,不但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在互动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课堂气氛是由教师来调节的,教师的心情会明显地感染学生。教师每天保持一份阳光心态走进教室上课,带动学生融入到浓浓的课堂氛围中,40分钟的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和沟通的平台,和谐师生关系就是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课堂中随时都可以出现学生的质疑、反驳、争论,哪怕只是一些零碎的、简单的、幼稚的观念和看法,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是他成绩好还是坏,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教师都不能武断地制止学生的发言,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不轻易批评学生,不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冷嘲热讽地应付学生的询问,专心倾听,善于耐心剖析学生的言外之意,善于发现荒诞中包裹的合理,谬误中蕴藏的智慧。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当教师用心倾听,学生能畅所欲言,这样的课堂思维之花处处绽放,充满了自由、灵动的气息;这样的课堂,学生会因为老师的倾听,觉得自己被理解和尊重,被接纳和期待;这样的课堂,意味着老师与学生分担求索知识的艰苦、分享发现真理的快乐。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学识、人格魅力、道德文化修养,为学生所折服,深入到一言一行中,乃至于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从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课堂中不仅需要和谐的氛围,教师真诚的倾听,还需要赏识。记得刚接班不久遇见这样一个学生,他在数学阶段测试时考了63分,(其实成绩很低,他懒惰,经常不完成作业)但他私下里兴高采烈地跟同学说,真没想到能及格了,看那神情比得了满分的学生还兴奋。课堂上,当他因为没有完成书上的作业而尴尬时,老师面带微笑的说:“其实最近你已经突飞猛进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不及格变成及格了,老师必须跟你的妈妈表扬你,如果你能完成作业,哪怕不是认认真真、专心致志,老师相信你一定有进步;如果你为班里的同学讲题,也可以不用写作业,那成绩也一定能名列前茅,不信咱们可以打赌!”事实证明,教师的鼓励与赏识,让他内心感动,学习劲头足了,作业基本按时完成了,成绩逐步提高了,而且乐于动脑了,在同学中也有了一定的威信,脸上总洋溢着笑容。家长也反映,孩子好像变了一个人。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赏识是一座桥,能沟通师生间的心灵之河,老师的鼓励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是一种任何手段都代替不了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课堂上教师的阳光心态,真诚的倾听,由衷的赏识营造了和谐的氛围,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无私的师爱去共鸣学生的敬爱,无疑使课堂充满了伦理性。

二、促进师生发展,使数学课堂充满伦理性

数学课堂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为首要任务。数学学习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只有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才能把数学讲懂、讲活、讲深,才能使学生头脑形成一个具有“活性”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漫长的数学发展史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在数学上有所作为,仅简单地拥有大量的知识是不够的,他必须同时具备数学精神,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

课堂内外教师的真诚付出与不懈努力,使更多的学生变得喜欢老师、喜欢数学、喜欢学习、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学生也会慢慢成为教师的粉丝,盼望上数学课,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甚至下课也要簇拥老师到办公室门口,时不时跟老师说两句悄悄话,教师也会从中感到欣慰与自我肯定,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谱写自己无悔的奋斗史。

数学课堂的伦理性还表现在不必纠结每节课都完美无憾。课堂教学不是生产产品的流水线,前后的工序必须相连,课堂环节的适当“错位”,结构适当的“模糊”,有时恰恰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学生自己独立钻研出来的其效果要比教师环环相扣很完美的讲给他要好得多。课堂是动态的生成,循规蹈矩的课堂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停滞不前,只会被动的接受,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缺乏能动性。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正是教育想要的结果。学生在课堂上只要能够快乐,又能学会,而且能力有所提高就行,老师不必拘泥于课堂完美的定式。

师生双重成长与发展,是教学实践的理想境界,也是伦理性的丰满体现。

三、积淀数学文化,使数学课堂充满伦理性

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审美等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例如,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可以转化为等体积的规则物体来测量。再例如几何图形中就有大量的对称图形,如长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圆锥曲线等都是对称图形。其中圆是最简单、最和谐的对称图形,它处处圆滑,处处曲率为0,它的现实模型在车轮滚滚的今天可谓是司空见惯,比比皆是。奥运五环(代表五大洲的人民)就是圆的巧妙、有机的结合,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点。学生头脑中储备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审美等,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平易近人,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同时又会传承和发展数学思想、方法等,形成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积淀了数学文化。学生们喜欢数学、爱数学的情怀让数学文化积极、蓬勃的传承下去。若干年后学生成长为接班人时,他们也会遵循具有伦理性的道理和准则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

通过营造和谐的关系、促进师生的发展、数学文化的积淀等途径,努力让数学课堂充满伦理性,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明白道理、学会生活的阵地,成为师生分享感情和经验的殿堂,成为传承数学文化的纽带。

猜你喜欢

伦理师生数学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麻辣师生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