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激趣方法探究

2017-03-09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县城小学朱健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期
关键词:IP地址计算机信息技术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县城小学 朱健伟

一、回归日常真实生活,引导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实际应用来激趣

小学教育信息技术的教科书的话语体系,带有较强的教学语言特质和文本语言特质,而从小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深度特点和心理特点来看,显然是无法接受晦涩抽象的教材语言的。因此,教师需要努力将教材的文本语言,回归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引导学生透过衣食住行的生活,领悟生活之美和生活之趣,发现并感悟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绪论课,我精心设计了“找一找”这个设问,让学生们结合日常生活,看看在哪些方面,有计算机的身影,并采取回答接龙的方式,引导学生们作答和不断补充。学生们纷纷作答,答案多种多样:有的回答说,是爸爸妈妈用的手机;有的回答说,有家里的网络电视;有的回答说,是自己电脑里的游戏;还有的说,是妈妈买衣服的“淘宝”,更有的同学说,是自己姐姐天天玩的iPad。通过这个“找一找”的设问,我引导学生们回到了现实生活之中,并告诉同学们,信息技术课离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很近,用途也很大,无形中拉近了学生对课程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与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基本原则实现了统一。

二、合理运用网络语言,引导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文化特色来激趣

小学生作为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对语言的模仿和运用接受都比较快,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能否运用丰富多彩网络语言,对学生进行激趣可谓是一个新的教学资源。例如,在教学中,当讲解到输入法这部分的内容时,我让学生先输入汉字的“八”,在输入之后,我又让学生输入两个数字“88”,让学生比一比,这两次输入,哪次输入的速度更快。学生们纷纷回答是后者。在这个基础上,我继续发问,请学生猜数字“88”的含义。其中,一个学生回答到是“再见”的意思,对此,有的同学感到疑问。这时,我不失时机地点拨同学,88的谐音是什么?一时间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觉得很有趣。我又举出了一些网络语言来让同学们猜,例如,3Q表示中文的谢谢,英文的THANK YOU;数字88表示再见,而3166则借用了日语沙哟娜拉的谐音,也表示再见。9494其谐音的含义为就是就是,“= =”则含义为“等一等”,学生纷纷感到很新奇。在此基础上,我还与语言规范性结合起来,以最近的网络流行语——“我也是醉了”为例,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引导学生们在利用网络语言的同时,学会辨识利弊,并自觉树立热爱中华民族传统语言文化与规范用语的意识。

三、以布置任务为驱动目标,引导学生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来激趣

例如,在讲授网络搜索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搜索引擎创始人美国Google兄弟的故事,并利用中国的Baidu搜索引擎,为学生展示了搜索信息的基本操作方法。接下来,我将学生分成8组,每组5人,布置了一个题为“我们的学校”的相关搜索题。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纷纷参与,说出自己的想法,努力让自己所在的小组完成任务。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有的小组找到了学校的地址和乘车路线;有的小组找到了学校的主页;有的小组找到了本校老师的获奖新闻,更有的小组通过Google三维地图“看”到了学校。这次任务教学,在锻炼了学生自主性、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信息查找能力的同时,强烈地让学生领会到“知识就是力量”的含义,体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采取榜样示范,以计算机发展史的人物故事来激趣

由于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相对幼稚,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IT行业的著名人物挖掘其背后的感人故事,融入励志成才教育和创新精神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将激趣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榜样力量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知识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很多硬件统一封装在机箱里,加之硬件知识的内容本身就相对抽象,如果教师单纯地依靠灌输和理论讲解,恐怕会造成学生“满头雾水”不知其解,对接下来的教学造成“敬而远之”的负面效果。基于这一实际,我设计了一个设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崇拜的计算机伟大人物。学生们纷纷回答,答案大多是比尔盖茨、乔布斯、李开复等。根据回答,我总结说,其实这些人物的背后,离不开“计算机之父”的贡献。随即,学生们纷纷对“计算机之父”表现出强烈的好奇。这时,我巧妙地结合1946年世界上首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研发过程,向学生们娓娓道来“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的故事。在接下来的15分钟里,学生们沉浸在富有教育性和生动性的冯·诺依曼的故事中,更了解到计算机硬件的产生、发展与突破过程。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调动了课堂气氛,实现了教育教学效果。

五、调动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借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激趣

因为学科特点,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常常会涉及一些硬件、命令以及专门术语,其大多比较晦涩抽象。相比而言,小学生的思维属于形象性较强的具象思维,其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为了打消学生的畏难心理,引导他们加强对基本概念的全面理解,我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网络IP地址的作用时,我借助了唐僧写给悟空的一封信作为引子,当我讲到唐僧对悟空说“我们已经搬家了,不过地址没改,因为搬家时顺便把门牌带来了”的时候,学生们不禁哄堂大笑。这时候,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是互联网的计算机“搬家”的话,那么,“地址”也会随之改变,而这个计算机的“地址”又究竟是什么呢?学生们一时间愣住了。这时候,我提出了网络IP地址的概念,告诉学生们,IP地址就相当于计算机在互联网上的门牌,表示的是这台计算机在网络上的对应地址,它的表示方法,类似乎我们现在的省、市、区、街道,是由四段数字组成,中间由小数点分开,比如,192.168.3.7。通过采取形象的比喻法,学生们一下子理解了网络IP地址的概念,原本枯燥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而又通俗易懂,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又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取得了化繁为简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IP地址计算机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铁路远动系统几种组网方式IP地址的申请和设置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IP地址切换器(IPCFG)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