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累让作文熠熠生辉

2017-03-09广东省信宜市教育城小学吕燕强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情感

广东省信宜市教育城小学 吕燕强

一、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一)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后积累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要让小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以此丰富学生的视野,积累个性作文的素材。我们应该让学生尽情去春游,去野餐,领略大自然的情趣。那争奇斗艳的鲜花,令人陶醉的芳香,那翩翩起舞的蝴蝶,那涓涓流水之中的蝌蚪……五彩缤纷,都可以变成美丽的文字。我校是一间园林式的学校,风景美丽。每到春天,我都会带学生逛校园踏春,感受春的气息。带到最美的桃花林,让他们走进林中美美地欣赏一番,让他们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夏天到了,雨天特别多,我会让学生拥抱自然,感受夏天的丰富多彩。大暴雨来临了,我会让学生透过窗户仔细观察,想像雷电、风、雨如何扫荡这个世界。让他们光着脚踩着积水享受雨后的清新与乐趣。平时还让他们观察不同情况下的雨天,如大暴雨、中雨、小雨等。秋天,我又带学生到校园里走走,去看落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情景,去看看开得烂漫的菊花,让他们尽情享受童年的欢乐……在学生的日记中看到的是一篇篇有个性的文章。让孩子走进自然、体验自然、享受自然,才可以无拘无束的展现心灵的原本状态,才可获取原始的快乐,才可以大量地积累素材。

(二)在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后积累素材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是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投入地参加,从中积累富有个性的作文素材。比如利用周末时间,代替父母做做家务活等。在一次写连续观察日记中,学生们把自己种花、养动物等长期观察所得写得详细具体,生动传神。总之把学生引入校园内外那片沸腾的生活海洋,在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情境中,引导学生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童眼去观察生活,用童身去体验生活,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是决定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基础。学生把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出现的丰富多彩并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或人物及所见所闻及时记录下来。这些素材就成为了同学们自由习作的源头、活水。

(三)在尽情地玩游戏后积累素材

有一阵子,溜溜球在学生中风靡一时,他们个个玩得精彩绝伦。我也亲自把玩了几回,却怎么也玩不好。看来,玩中自有学问,值得一写,我便给学生布置了题为《我玩溜溜球》的作文。没想到,学生一见题目竟高兴得欢呼起来,胸中有话说,下笔如有神,学生从溜溜球漂亮的外形,变化多端的玩法技巧,到其中隐含的原理,带给人无尽的乐趣等诸多方面娓娓道来,写得既真实具体,又生动有趣。喜欢参加游戏是大多数学生的共性。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学生在游戏中相当放松,能够“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这样积累的作文素材也就别具一格。

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让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为学生习作的源泉,使学生乐写、会写,那么,“言之无物”这句话就成为过去式了。

二、大量阅读,积累语言

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很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广泛阅读会让学生产生多种体会,生活会丰富,写作兴趣会增强。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名篇,读的书籍类型有小说、散文、诗歌、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科学文艺、儿童剧本、自然百科等。并为学生们具体推荐一些书来看,读后把好词、妙语、佳段摘录下来,进行整理积累,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总之,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博览群书,就会为“厚积薄发”提供广阔的天地。积累了丰厚的语言,就为他们的写作插上了翅膀。

三、体验生活,积累情感

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是最合适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学生的情感如一潭死水,而完成一篇佳作,它必须是情感的积极参与,因为学生内在的词汇若没有情感驱动只能永远保持沉默,只有学生进入了激活状态,情感的大海才能有壮丽的浪涛,才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高度活跃起来。这样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所写之作有血有肉,展示出小学生那天真的心灵,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若忽视了“情感”激发,那么再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永远会沉睡不醒,其习作仅是提纲陈述式而己,更不用说具有个性,那么学生内部语言的生成,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反而会与习作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便会感到索然无味,逐渐产生厌作情绪,甚至形成轻微心理障碍。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任何生动形象的语言,应该说也都来源于生活。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活化生活积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语)。情感是写作的灵魂,更是写作的动力。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因此,除了选题时要贴近学生生活外,更主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抓住契机,活化学生的丰富积累,真正达到“我要写”的境界。这样的习作练习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得以生成,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学生习作学习生活才有生命的律动,由此看来,激活学生情感,这些看似文外的功夫与“习作方法”的指导这种文内功夫同样的重要。

总而言之,写一篇作文就像盖一座房子一样,房子的式样固然重要,但没有盖房子必须的材料——砖、水泥、钢筋、木材……是无论如何盖不出房子的。只有准备好了材料,才需要考虑盖成什么式样的房子,盖多大的房子,怎样装修好房子等问题。作文亦然,只有积累了足够的生活素材,语言材料,情感体验等,才能写出一篇语言优美、内容丰富、感情真实的文章。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要做得好还是不容易的,具体操作起来难度也大,但我会朝着这样的方向继续努力,让学生写出的作文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