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017-03-09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二幼儿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班宝宝小朋友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二幼儿园 王 静

一、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来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爱模仿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更是三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他们喜欢模仿妈妈、老师等,他们在模仿中学习、在模仿中成长。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幼儿在模仿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在科学活动中要有趣的示范引导,引起幼儿的关注,激发他们模仿探究的兴趣,并在操作中及时给予鼓励就可以了。

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是谁不见了》这节教育活动中,首先教师出示两杯水,一杯清水,一杯糖水,请幼儿猜一猜两杯水的味道是一样的吗?通过尝试得出结论不一样,教师示范糖水是怎样变成的,这时幼儿就会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教师用神秘的语言刺激幼儿:“小朋友,你们看,如果我把水倒入装有糖的杯子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下面就请你仔细观察了,神奇的事情马上就要发生了!”教师边操作边告诉幼儿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快看,好神奇啊,糖在慢慢地溶解……”这时的小朋友已经跃跃欲试,也想去操作了。教师为幼儿准备好各种可溶和不可溶的物品,然后请幼儿操作。你会发现幼儿在有模有样的模仿老师的操作过程,同时他们在模仿中同样会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交流。

二、根据小班幼儿常把动物或物体当作人的特点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常常把动物也当成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想、会动。他们常和“布娃娃”说话,跟玩具“再见”,这是小班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的体现。因此,教师要运用这一特点来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认识水》中,教师用带领小朋友到童话王国坐客贯穿整个教育活动:在开始部分用拟人的口吻“水宝宝想回家,请小朋友来帮忙”展开活动,当幼儿没有把所有的水宝宝送回家时水宝宝就会哭,当幼儿把所有的水宝宝送回家的时候水宝宝就会笑。这时的幼儿会非常仔细认真的去找水宝宝,因为他们觉得水宝宝会像他们一样十分爱自己的家,会像他们一样离不开自己的家,他们怕找错了,不想让水宝宝伤心的哭。这样通过把物体当作人的方法就可以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这样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有效的多,它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时把教育的要求顺利转化成幼儿自身的需求。

三、根据小班幼儿常把假想当真实的特点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幼儿喜欢玩“过家家”游戏,因为他们将自己真的当成了游戏中的角色。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同时可以因势利导,根据这一年龄特点,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这不仅可以使我们的科学教育活动变的非常自然,也使幼儿充分享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

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小伞兵的降落伞》中,教师通过PPT创设去部队参观的情境,并加上强劲有力的军旅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踏步来到活动室;在这样的情境中幼儿真的觉得我们今天就是去部队参观了。接下来我利用PPT让一名空军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您好,这里是中国空军招飞部,我们今日要招一批小伞兵,欢迎大家前来报名”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小朋友们就会把自己当做空军部队的一员,并乐在其中,整个活动就像在做游戏一样,兴趣十足。

四、根据小班幼儿认识依赖于行动的特点有效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的认识活动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思维大多由行动引起,认识具体,只能根据外部特征来认识与区别事物,常常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需求。

因此为了给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机会和条件,小班的科学教育活动必须由形式多样的游戏贯穿,那种要求幼儿“小嘴巴不说话”“小小手放腿上”的做法本身就没有尊重和把握它们的年龄特征。教师应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边做边说”或“先做后说”的行为,给他们用口头和肢体语言一同来表达思想的机会,使他们在活动中更加愉快。

同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操作,调动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因此,在我们班还创设了设立了IQ博士科学区。根据科学活动中的内容,有目的的投放操作材料,并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点进行及时调整和更换。在这里是孩子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大胆的进行操作与观察,因此这里也成了他们的科学乐园。

五、根据小班幼儿情绪作用大的特点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的情感大都表露于外,常常处于激动状态,且容易变化,表现的比较胆怯、稚嫩、自信心容易受挫。行为上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支配;因此,我们要用心呵护,引领他们步入科学的王国。在探索中,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首先,选择操作简单、有趣的科学活动。幼儿在操作探索,在探索中寻找答案,好奇心不断被激起,又不断得到满足,探索的欲望就更加强烈。如在活动《吹泡泡》中,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操作发现了泡泡藏在洗涤用品中这一有趣的现象,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在老师逐步地引导下,幼儿知道了怎样制作泡泡水:先用水杯装上水,然后再倒入洗涤用品进行搅拌,当他们完全溶解后就可以吹泡泡了。当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泡泡水玩吹泡泡时,他们会高兴地跳起来,拍起手来、笑起来,他们已初步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其次,多用鼓励表扬的语言。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直接影响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教师对幼儿的鼓励与赞扬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时期是一个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的阶段,是迫切需要获取知识却又不能完整理解知识的阶段,所以幼儿对知识的了解需要一个感知过程,需要从简单的行为中认识事物,开展幼儿科学活动就是让幼儿从简单的事物中了解、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主要活动。幼儿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认识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基础上,采取合理的组织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行为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才能使教育过程灵活而富有创造性,才能更加吸引幼儿。

猜你喜欢

小班宝宝小朋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可爱宝宝超级秀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