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生本”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017-03-09北京市通州区芙蓉小学李灵燕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期
关键词:奶奶资源妈妈

北京市通州区芙蓉小学 李灵燕

一、有效利用起生本资源,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

学生由于生活在各自不同的家庭,又受到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在生活经验、兴趣、思维方式上呈现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学生课堂言行及表现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具有很深的潜在价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能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对立,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促使其向着有利于教学的方向转化。师生、生生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发展自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不同思维方式加以发挥和引导。在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研讨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深化认识,也有利于发现问题、暴露问题。例如,在教学《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一课时,由于学生的家庭结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对家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觉得自己的家不温馨,自己不幸福。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不同的家庭,家人对我们的爱是一样的。对个别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课下还要进行进一步疏导,帮助学生打开心结。实践证明,许多课程资源就是在“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我们的学生与生俱来就存在着差异,孩子们每个人的思想和观点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教师只要怀着一颗接纳、包容的心,就一定能够运用好学生差异这个课程资源。

二、有效利用起生本资源,引导学生交流互动,资源互补

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反馈自身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学到的生活经验,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经说过,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更加需要对话和交流,否则则成为纯说教的学科,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使学生那些宝贵的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例如,在教学《神奇的中医药》一课时,学生对常见的中草药和基本的中医治疗方法是有一定了解的,所以,根据他们的经验,能够说出山楂、桔皮、人参、金银花等中草药的名称及其疗效,能够说出针灸、按摩、刮痧等治疗方法,有的学生还能结合自己和家人看中医的经验,介绍中医药的疗效。出生在医学世家的学生,健康保健知识比较丰富,他们还能够为大家介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教师只要巧妙发掘、利用学生的这些经验,在基础性资源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引导、提升,学生自然会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感受到祖国医学的精妙。再如,在教学《独特的汉字》一课时,很多学生都看过相关的动画片,对甲骨文、小篆等都有所耳闻,有许多学生还报了书法班,对隶书、楷书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学生则写得一手好字。这些资源都十分宝贵,我们在讲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启发学生探究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让学生体验到汉字之独特、之神奇。

三、有效利用起生本资源应关注学生,欢迎生成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我们的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需要和特点,才能做到实效性和针对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习惯把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看成一件正常的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合作探究、对话交流,导致学生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而教师也最怕课堂上出现“节外生枝”,怕因此而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所以毫不理会那一直高高举起的手和“老师我有问题”等另类声音。其实学生在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正是他们真情实感的流露,最迫切的需要,我们教师要有“生成性”的教学任务观,在课堂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成的问题,为学生的需要搭建学习平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而不是“走教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三年级(下)《尊老爱幼是美德》一课 教师通过一些事例,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孝敬老人?这时,从教室的某处传来学生轻轻的讨论声:“我妈妈叫我不用对奶奶好。因为妈妈说,我小时侯,奶奶从来没有抱过我……”声音虽小,但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老师马上让其他同学停止了讨论,并且问这个学生:“你的话刚才老师都听见了,那现在你是怎么想的,告诉我行吗?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吧,没关系。”学生站起来,犹豫了一会儿说:“因为我妈妈跟我奶奶吵过架,有时我替奶奶做些事,妈妈就会骂我。”“其实他奶奶对他挺好的。”马上有同学插上话来。老师又问:“那你想对你奶奶好吗?”该生点点头。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表现的十分沉着,她并没有马上告诉他该怎么做,而是对全班同学说:“其实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你们有什么办法让他妈妈也尊敬奶奶呢?你们能帮帮他吗?”于是,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想出了很多的办法:把奶奶对你的好经常讲给妈妈听;有的说找外婆帮忙,让外婆从老人的角度说说晚辈不孝敬他们的感受,让妈妈明白……这样一来,使得全班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我教育。虽然“怎样让学生的妈妈也尊敬奶奶,才能让爷爷奶奶高兴”。不是本课的重点,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是不可多得的生成资源,而这种生成资源又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教育也有现实意义。课堂是生命的家园和乐园,生命一旦缺少了活力与探险,它将变得枯萎、凋零。课堂应是充满游戏精神的,同时也是快乐的。那种没有孩子们的语言、动作、思考、情感、态度和欢悦的地方不能算作课堂。而那种充盈着灵气、智慧、活力、激情和探险的课堂才是我们所执着追求的!我们只有捕捉住课堂生成资源,把握好课堂生成资源,才能激活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才能真正使学生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总之,成功的课程改革是为学生的发展而奠基的教育,是调动学生生命内驱力、激扬学生生命精神的教育。教师要树立学生课程资源的意识,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个体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精彩高效的课堂。

猜你喜欢

奶奶资源妈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奶奶驾到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