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小班新入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7-03-09广东省鹤山市碧桂园幼儿园刘菊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印刻行为习惯幼儿园

广东省鹤山市碧桂园幼儿园 刘菊萍

习惯是人生之基,好的习惯可以逐渐形成好的人格,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的人生表现。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讲过:“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而每年的九月,我园都有一批新的小小班幼儿入园,这些新入园幼儿在与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中,必须学习新的人际交往,形成相关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以及遵守集体生活中必需的初步规则规范,这一过程将成为小小班新入园幼儿的适应过程,也形成了其社会化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不可忽视的是,在每年新入园的幼儿中,总有一些幼儿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这是由于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上幼儿园是他们第一次独自离开父母开始集体生活,老师以及同班级的小朋友对于幼儿来说是都是陌生的交往对象。而对于教师本身来说,面对的也是一批新的教育对象,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的了解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因此如何帮助幼儿顺利跨过入园适应这个“门槛”就成了家长和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教师该如何针对这一现状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笔者以本园2014年新入园的44名幼儿的行为习惯现状为个例开展研究,谈谈对幼儿园新生入园教育的思考与探索。通过进一步了解家长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所持的态度,以及他们的观念、现状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为幼儿园的教学管理能尽快步入常规,为教师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情绪,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寻求有效的教育措施。

一、把握“印刻效应”的关键期

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洛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小鹅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印刻效应”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之中,也同样存在于人类。因此对于初入园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在幼儿园准备的一切对于初入园的幼儿来说皆是印刻的最佳效果。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全面做到给幼儿一个良好的印刻工程呢?

首先,应该创设一个积极的环境来鼓励儿童的适宜行为。

幼儿园的课室基本上都包括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设施和精心设计的用来发展幼儿身体素质、认知能力、社会性和情绪情感的活动材料。精心创设的环境要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幼儿发展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和建构行为。优质物理环境创设的各个方面整合起来可以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当环境是让人愉快的、温暖的、充满探索性的,那么这个环境就会向幼儿传达出这样的信息——这个环境是为他们创设的。当环境显示出对儿童的尊重时,儿童也将用尊重来回报环境。

其次,合理安排幼儿在园的一日作息。

幼儿的一日生活作息安排应该考虑到要适合幼儿日益发展的能力水平和需要。日常生活作息时间表除了要为教师提供一个确切的、可预见的时间安排外,还需要留出一定的灵活使用的时间。制定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不是一种形式,它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做出调整。

再次,教师对于幼儿的要求及态度。对于幼儿在园的行为要求,教师应该从始至终保持着相同的态度。这一点甚至包括班级里面的所有教师都必须如此,唯有教师们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从始至终,班上幼儿的行为习惯才能得以培养,而不至于让幼儿不知所措。

二、因材施教,趋向统一

集体生活中幼儿的性格各异,教师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时常要考虑到不同幼儿的不同情形。但是,针对原则性的问题,教师应一视同仁,集体对待。而在方法的行使上,则需要运用因材施教的策略,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性格特点,进行区别对待。例如,两个不同的性格的小朋友,培养其同一行为可适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性格内向的趋向于鼓励;性格外向奔放的则是更加倾向于引导其趋向平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不断强化,新旧结合,家园共育

习惯是逐渐形成的,只有坚持一贯的要求,不断地在大脑中不断形成深刻的印记,才能形成稳定的良好品质,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可使幼儿终身受益。我们重视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要不断经常反复地进行练习,天天督促,经常检查,使良好习惯得到巩固。

另外,由于家庭是幼儿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幼教机构不可替代的。任何教育的实施都离不开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为实现教育目标,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和教养态度、方法,学习掌握幼教规律,提高科学育儿的自觉性,较好的承担起家长的教育职责,改进家庭教育,发挥家教优势,给幼儿以积极良好的影响。

四、持之以恒,正面突破

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抓起,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把幼儿培养成健康活泼、善于探究、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社会人。

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教育者在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引导时,一定要运用正面突破的导向,给予幼儿一个积极向上的方向,顺应其自然状态的发展,让幼儿在懵懂的年纪可以得到具体如何做的方法,而不是严厉地责骂、批评。因此,成人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可以帮助儿童学习以某种令人满意的和积极的方式来建立社会关系。

幼儿期是幼儿学习并开始内化社会期望和规则的时期。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时期,幼儿的行为渐渐得以塑造并成形,这便于他们在社会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大事来抓。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家园共育更深一步,幼儿的行为习惯也得到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印刻行为习惯幼儿园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现代科技“印刻”古老非遗传承
现代科技“印刻”古老非遗传承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我爱幼儿园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母亲印刻,孩子的起跑线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