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传统性文化和性心理的相关性研究*

2017-03-09叶运莉冯亚娟

中国卫生统计 2017年1期
关键词:传统性性心理总分

文 静 叶运莉 冯亚娟 汤 军 刘 娅△

大学生传统性文化和性心理的相关性研究*

文 静1叶运莉2冯亚娟2汤 军2刘 娅2△

目的 探讨中国传统性文化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大学生性心理问卷和传统性文化问卷调查某高校大一至大五年级大学生,共计约1240名。结果 性别在传统性文化和性心理的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了性调控维度,其余得分均为男生高于女生;性欲望、性调控和性认知三方面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除女性传统性教育以外,传统性文化得分与性心理得分皆呈正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传统性观念、传统性习俗、传统性知识是影响男性性心理得分的三个主要因素;传统性观念、传统性知识、传统性教育是影响女性性心理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 学校、家长、社会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学生传统性文化知识的教育,这对促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性文化 性心理 大学生 现况研究

中国传统性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不断变化中,对性心理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1]。大学生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青春后期,“性”是一个敏感而又不容回避的问题[2],但是国内针对大学生传统性文化与性心理的相关性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于2016年3月抽取某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1240名进行了“传统性文化与性心理”的现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年级分层,以班为整群抽样单位)调查了大一到大五年级的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0份,收回1285份,问卷回收率为98.85%,其中,有效问卷1240份,有效率为96.50%。

2.调查方法及内容

查阅文献,咨询专家意见,预调查并修改调查表,由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学生自己填写调查表,调查人员当场收回并详细检查。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人口学特征;②中国传统性文化问卷:经检验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17,分半信度为0.736,重测信度为0.722,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传统性知识、传统性教育、传统性观念和传统性习俗,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5点评分,由1至5分别表示“完全不了解”,“有些不了解”、“一般了解”、“有些了解”、“完全了解”,满分120分,分值越高表明越趋向该维度;③性心理健康问卷:经检验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45,分半信度均0.702,重测信度为0.737,问卷包括性欲望、性调控、性认知和性责任4个维度,共20条目,每个条目均按 “完全不赞同”(1分)、“有些不赞同”(2分)、“一般”(3分)、“有些赞同”(4分)、“完全赞同”(5分)排列和评分,满分100分,得分越低,说明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3.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不同特征大学生传统性文化和性心理得分情况

男生和女生在传统性文化和性心理的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除了性调控维度男生得分低于女生外,其余维度得分均为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性欲望,性调控和性认知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的文化程度与传统性知识、性调控及性心理总分上有关(P<0.05);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在传统性文化和性心理的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详见表1、2。

2.不同性别大学生传统性文化和性心理各维度的Pearson相关分析

除女性传统性教育、传统性习俗与性调控呈负相关以外,男性、女性其余传统性文化各维度及总分与性心理各维度及总分皆呈正相关关系(P<0.01)。见表3。

表1 不同特征大学生传统性文化得分情况

*:P<0.05,**:P<0.01;个别因素有缺失,故合计人数不等于调查总人数。

表2 不同特征大学生性心理得分情况

*:P<0.05,**:P<0.01;个别因素有缺失,故合计人数不等于调查总人数。

表3 大学生传统性文化和性心理各维度的Pearson相关分析(r)

*:P<0.05,**:P<0.01

3.不同性别大学生传统性文化对性心理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性别分层,以性心理总分为因变量,将传统性文化4个维度及年级、户口、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结构为自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逐步筛选变量。结果显示:传统性观念、传统性习俗、传统性知识与男性性心理有关。传统性观念、传统性知识、传统性教育与女性性心理有关。其中,除了女性的传统性教育与性心理呈负相关外,其余皆呈正相关;传统性观念对大学生性心理影响程度最大,不存在性别差异。见表4。

表4 大学生传统性文化对性心理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讨 论

男生和女生在传统性文化和性心理的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之间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除了性调控维度,其余维度得分均为男生高于女生,这与项传军[3]等的研究一致,说明无论是传统性文化还是性心理,皆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性观念对男、女性性心理的影响最大。加拿大对177名大学生的研究表明,性观念在预测大学生今后的性行为上占很大比重[4]。因此,传统性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另外,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性文化的认知程度越高,性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分析原因如下:首先,由于对传统性文化、态度、习俗的了解,性心理更加成熟,自然性心理更健康。其次,相比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学生来说,接受过教育的学生整体素质更高,毋庸置疑,性心理更加健康;然而,女大学生性教育水平与性心理成反比,究其原因,我国高校的性教育的内容和组织的形式不够完善[5],曾经占支配地位的“安全性行为”教育已面临失败的危险,现如今的大学生并没有接受到正确的性教育,相对来说对性的方面比较迷茫,部分大学生出现异常的性心理和性行为[6],由此可知,高校性教育确实值得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结果还表明,性欲望、性调控和性认知三方面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大三的传统性知识得分最高,分析原因可能与大二下学期的选修课“性教育”有关,而四、五年级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知识的淡忘增多,因此知识得分更低;大五的性欲望、性认知、性责任、性心理总分得分最高,可能原因是五年级人生阅历更丰富,性生理与性心理都更加成熟所致,而性调控方面得分偏低,推测可能与随着年级的增长,对性行为的接受度更高有关。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由于调查时大部分大四学生因参加毕业实习未能参与本次调查,从而影响了本次抽样样本的代表性。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无法判断传统性文化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因果关系。建议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进行前瞻性的相关研究。综上所述,学校、家长、社会都应注重性别、年级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传统性文化知识的教育,这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性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1]郭立军.中国传统性文化对当代知识女性性心理的影响.沈阳师范大学,2011.

[2]王丽,胡英君,尹幼明,等.浙江省某高校大学生性心理及性行为的调查与对策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10,26(6):431-433,449.

[3]项传军.90后大学生性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29-131.

[4]Wight D,Williamson L,Henderson M.Parental influences on young people′s sexual behavior:A longitudinal analysis.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29(4):473-494.

[5]曹佐武.不同成长背景的华裔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调查.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12):729-732.

[6]胡维芳,朱爱胜.基于比较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性心理与教育的研究.心理科学,2007,30(6):1449-1452.

(责任编辑:刘 壮)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性教育与性社会学研究中心课题(编号:SXJYC1405)

1.西南医科大学人事处 (646000)

2.西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统计学教研室

△通信作者:刘娅,Email:liuya_12@163.com

猜你喜欢

传统性性心理总分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传统性问题剖析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鲁迅小说描写人物外在特征的传统性与创造性
整体公平感对员工工作偏离行为的影响研究
浅谈青少年性心理网络色情问题凌浩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互动公平感对员工进谏上司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