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商业经济创新策略研究

2017-03-09岳佳坤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创新策略

岳佳坤

内容摘要:着力推进新常态格局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商业经济系统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商业经济创新策略内涵及意义,对商业经济系统的供给结构失衡问题、供给资源配置问题及供给技术支撑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给出推动商业领域供给侧经济结构变革、优化商业领域供给侧资源配置模式和创新商业领域供给侧网络技术平台等创新策略。。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商业经济 创新策略

问题的提出

深入思考当前商业企业在供给方面的运营能力和资源的不足,大力推动商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当前商业企业的紧迫任务。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低成本优势和人口红利的迅速消退使得传统商业发展模式走向终结,以和谐、绿色、开放为特点的商业经济新型发展理念正逐步崛起。商业企业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制约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商业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而非周期性问题。针对商业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商业企业应当采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策略来化解。为此,商业企业要积极适应新常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供需变化新趋势,通过调整商业经济结构的方式来提升商业经济系统内外部的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供给侧变革冲击下传统商业经济模式的困境

(一)商业经济系统的供给结构失衡问题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表现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双高共存的滞涨型经济危机,这使得以刺激消费者有效需求为手段的凯恩斯策略难以奏效。萨伊、蒙代尔等经济大家所主张的供给理论则对滞涨型经济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美国前总统里根则因其执政实践给供给学派理论以有力的背书,故其减税、降低财政支出水平、控制货币发行量和放松管制等执政措施被概括为“里根经济学”。与调整经济供需总量失衡的“里根经济学”不同,我国的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调整经济供需结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对长期不合理的供给端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总规模已然居于世界第二,但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庞大且需求旺盛,人均需求量和消费量之间的缺口依然较大,这决定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商业经济的总供给规模依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总需求规模。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前期的国家产业政策的长期刺激,使得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措施偏离了市场的真实需求,由此产生的商业领域市场资源错配问题形成了局部商业企业市场供给能力的过剩,最终表现为该部分商业企业的投资边际效率下滑的风险。

(二)商业经济系统的供给资源配置问题分析

其一,资源闲置及资源价值的重新定义问题。根据瓦尔拉斯(Léon Walras)的观点,产生闲置资源的主要原因在于商业系统的生产能力未能达到系统性均衡状态。产能不均衡将导致商业系统资源闲置问题的论断在且只在特定的条件下成立。这一前提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当商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规模稳定且相应的商业技术没有迅速进步的可能性,二是当商业领域的经营资源处于被利用但却没有被完全利用的阶段。而在现实经营活动中的商业系统内部的资源闲置问题是暂时的,这是由于资源的价值取决于资源使用者的观念而非资源本身。那些被视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商业经济资源并非该资源毫无经济价值,而是由于被错误的配置到不合适的经营领域。因此,商业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应当集中精力于对既有的闲置资源的内涵价值进行重新定义,以便优化商业资源的配置。

其二,商业经济系统的业务外包问题。通过业务外包的方式有助于商业企业将其有限的运营资源从低效率运营领域撤出并转而集中到企业的核心业务领域,从而提升其产品与服务供给端的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盈利能力。在商业业务外包过程中,商业企业与业务承包方属于互不隶属的独立法人之间的关系,双方围绕商业业务外包事宜所产生的责权利关系通常由外包合同来规范。由于商业外包合同内容的有限性与商业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之间存在矛盾,导致商业业务外包合同难以详尽的规定各方权责关系,由此给商业业务外包活动中的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的利益摩擦埋下伏笔。再者,商业企业的业务运作流程与承包方业务运作流程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承包方企业的业务流程是按照一般的商业业务活动规律来设计的,而各商业企业所从事的细分行业和特殊地域营销环境决定了该企业的业务流程具有独特性。发包方和承包方业务流程的不兼容性势必大幅抬高商业企业与承包方企业之间的业务对接成本,直接影响商业企业的核心业务的顺利进行,降低商业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商业经济系统的供给技术支撑问题分析

与传统商业经济系统运营模式相比较,基于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业态打破了传统商业活动的时空局限性,它以先进的互联网通讯技术来赋予网络消费者以更为宽广的消费选择权,赋予其以更为自由的购买便利性,同时还可以给消费者更加质优价廉的消费体验感。与电子商务平台相比较,依托实体店经营的传统创业企业的商品价格高企、商品性价比低劣和消费体验度不足,使得相当一部分掌握网络购物技术的中青年消费者流失到电子商务平台,这对传统商业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在争夺消费者领域产生两类关系:一是替代关系,即电子商务产业的迅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习惯和消费价值观,从而彻底替代了传统商务活动,二是互补关系,即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渠道来获取那些在传统实体店铺难以及时购买到的商品,从而有效补充了传统商务活动的不足。为此,商业企业应当从企业战略定位角度重新思考业务功能定位方向,运用差异化战略来全面改造商业企业的商业业态、网点布局、经营内容和服务质量,从而形成与电子商务平台完全迥异的错位市场竞争能力,切实强化其实体店经营的独特优势。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商业经济创新策略

(一)推动商业领域供给侧经济结构变革

其一,以增强中高端消费供给能力为切入口来推动商业领域供给侧结构升级。我国商业企业满足目标市场基本消费需求的能力持续增长,但广大群众的收入水平持续提升推动了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商业企业应着力于围绕休闲型经济、绿色经济等新概念来打造新的消费热点,并瞄准消费新热点来培育新的中高端业务增长点。商业企业要将发展电子商务业务作为有效举措和强基工程,深入实施“互联网+商业”行动纲要,将电子商務业务与传统的商贸流通业务、农村消费业务等互嵌。商业企业还应当积极发展网络购物新业态,通过引导商业企业将其实体店业务与在线电子商务业务相融合的方式来实现线上和线下业务的一体化推进,促使互联网业务与实体商务业务之间产生叠加效应,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增强商业企业以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方式来响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为确保商业系统的供给侧改革成果能够为更为广大的社会群众所共享,商业企业应当加快推进商业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有机对接,积极建设第三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并引导商业企业有序入驻该平台,不断提升服务商业企业的物流服务满意度水平。

其二,大力发展生活性商业经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驱动力已然从投资拉动型经济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向消费驱动型经济方向转型,这标志着我国每年创造的社会财富中有更高的比例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此,商业企业应当及时适应这一时代变化趋势,大力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商业活动。商业企业应当改变传统的以满足消费者生存需要为主的生活消费类商业业务,转而发展现代生活性商业业务,通过增加商业业务品类和丰富服务种类的方式来实现生活消费方式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从传统物质型向现代服务型方向转型。商业企业应当大力实施质量强企战略,瞄准消费者需求水平来切实提高商业服务质量水平。商业企业还应将人民群众从出生到终老的各个阶段的商业服务需求都纳入到商业经济创新范畴内,深入开发从衣食住行到健康环保的各个类型的生活性商业经济,用持续的商业创新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二)优化商业领域供给侧资源配置模式

其一,以业务外包为切入口优化商业企业的供给侧资源利用效率。商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标是增强商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商业企业业务进行分类研究可以发现,同一商业企业不同业务模块的盈利能力有显著差异。在企业运营资源有限的情形下,商业企业若要提升其盈利能力,必须将其企业内部的有限经营资源从低盈利领域转移到高盈利领域中。但商业企业为终端市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具有系统性特征,缺少任一服务模块都将影响商业企业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可得性。商业企业应采取业务外包策略来将其非核心业务模块推向外部市场,通过采购第三方机构服务的方式来满足其向消费者提供一揽子商业服务的需求。商业企业可将从非核心业务领域撤离的资金投放到企业的核心业务领域,大幅提升商业企业核心业务模块的资源利用效率。

其二,提高商业企业内部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共享能力。从所有权归属上分析,商业企业的内部资源属于该企业所有,但企业内部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和该项资源的控制权归属的统一化并不能保障该项资源的利用效率最优化目标实现。为此,商业企业应当采取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策略来推动企业内部闲置资源的社会化供给战略的落实,并通过社会化闲置资源共享,提升闲置资源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水平。相对于传统的工业企业而言,商业企业更多的属于轻资产运营模式,商业企业在将其资产控制权向业务关联企业的转移过程中需要支付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从而有利于商业企业将其资产进行社会化运作。而接收该商业企业闲置资产的企业则可以根据其现在所服务的目标市场客户群特征来选择的外购资产,从而确保该企业的供需有效匹配。

(三)创新商业领域供给侧网络技术平台

其一,建构“互联网+商业”网络平台。“互联网+商业”战略的本质是商业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升级商业企业的传统业务运作模式,通过互联网络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手段来提高商业企业的运营效率。具体而言,上游企业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来拓展企业运营渠道口径,从而让商业企业的商品到达终端市场目标客户群的距离缩短。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渠道运营层级的减少可以帮助商业企业节约渠道运营成本,在市场价格总体水平不变的情形下使得商业企业有更多的让利空间来赢得目标市场客户群的认可,从而增强商业企业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力。

其二,基于互联网技术提升商业企业实现用户价值的能力。在互联网战略实施过程中,商业企业应将互联网应用主导权掌控在自我手中,通过合理运用移动互联网“触点”理论的方式来有效挖掘互联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商业企业应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来深入调研网络市场并精准把握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在对企业商品的属性及依附于商品属性之上的功能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客观评估其商品属性及其功用可满足目标客户的能力。在具体的商品促销过程中,商业企业应当从客户视角而非企业视角来审视客户价值评价值。商业企业应当清醒的认知到,客户需求的满足水平是客户价值实现水平的基础,亦是客户感知其消费价值实现水平的前提。为此,商业企业应当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向客户传递其消费价值,帮助客户认知到消费行为的价值实现内容及方式。具体而言,商业企业可以通过建构微信营销平台的方式来集聚网络世界中对本企业品牌感兴趣的客户并将其转化为企业微信营销帐号的粉丝。商业企业可以采取有奖转发的方式激励各位粉丝积极转发微信营销内容,利用网络信息的链式传递能力来擴大本商业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何自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供给侧宏观调控[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7(2)

2.郑志来.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商业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6)

3.姚琳,陈俞宗.供应链视角下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16(2)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创新策略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