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习惯的培养

2017-03-09王晓雁

南北桥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小学语文

王晓雁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着奠基性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较稳定的行为方式,促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36

常言道:“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现在有些学生往往因为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

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成绩落后的学生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也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没有礼貌,不讲文明,如:随意进出教师办公室,在教室大呼小叫,有的甚至喜欢打架骂人,显得没规矩。如果我们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而只是一味的“关注”他们的学习,效果能好到哪里去呢?但如果转变一下角度,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人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这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提供前提。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即有意的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2、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为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3、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二、兴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

1.做一位让学生喜欢、感兴趣的语文老师。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兴趣因素,做为小学生更为强烈。学生如果对你有感情,就特别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乐意地学习你所教的内容。反之,如果学生与任课教师没有感情,甚至格格不入,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積极性,不喜欢学习这门功课。为此,做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目的地亲近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为他们排忧解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使全体学生都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学习。同时,做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有一副好口才,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有渊博的知识,有高雅的气质;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得学生的喜爱,甚至崇拜得五体投地,真正做到让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语文学科的境界。

2.讲明学习语文的作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语文的动机,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只有学好语文,能识字会读书,能听能说能写,才能更好地学习其它学科。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我们将寸步难行。以后,无论你干什么工作,都必须在娴熟地掌握祖国语言文字并能熟练运用的前提下,才能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学生了解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之后,自然就会喜欢语文,立志学好语文。

3.在教学中,采取激励性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使学生尽可能地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尽可能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如老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可不断提出以下一些评价:“讲得好,讲得真棒,说得不错,很好,很聪明,很肯动脑筋等”这样,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为学生的主动独立学习创设一个愉快的气氛,减少紧张和危险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调节他们在学习中的焦虑水平,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感觉,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无穷乐趣。

4.通过各种活动,各种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可设计一些运用语文知识进行交往的社会活动:“采访、打电话、调查报道……”也可举办一些旨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增加语文学习兴趣的比赛,如“写字比赛、说话比赛、朗读比赛、写作比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相互竞争,树立榜样。对优胜者予以表彰,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内在积极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不断加深对语文学科的喜爱之情。

三、注意了解学生心里特点

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综合性学习内容,形式的安排,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强有力的动机的支持下,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由原来的“要学”变成“会学”,进一步提升语文学习质量。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有的是在模仿中养成,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做到:

第一,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学生中的好典型是最贴近的榜样,如让学生当“小老师”,面对部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时,教师可大胆放手,让个别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更多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同时,因为同学们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得特别详细,下面的学生听得也非常认真,从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这种带动作用,更多的学生会在榜样的影响下,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第二,根据小学生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一些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如声情并茂的朗读,完美整洁的作业,优美动人的作文等。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如:“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的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等等。从课内到课外,都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要充分发挥学生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仿效机会。

总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

参考文献

[1]张广侠,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第30期。

[2]梁玉芹,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新课程:小学》,2012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小学语文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