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及教学方式创新

2017-03-08赵晶莹吴玉斌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规培住院医师病历

赵晶莹,吴玉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及教学方式创新

赵晶莹,吴玉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儿科规培基地通过近10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培训制度、管理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管理方式和培养体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

医学教育属于终身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以及工作后的继续教育、进修学习等,其中毕业后开始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对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提高最为重要[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培养优秀住院医师的“孵化器”。早在1996年我院即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06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2014年9月29日,卫计委发布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名录,我院成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儿科作为我院较大的规培基地,每年对大量即将走上儿科临床工作岗位的医学毕业生进行规范、高效、全面的医学及人文培训,是医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医学生掌握从事相关医疗活动应具备的诊疗知识和临床技能、提高医疗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多年来我院儿科针对规培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创新,完善了规培管理方法及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建立激励制度

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激励制度,在完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的同时,激发规培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每学年科室均对指导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估,成绩名列前茅者为本年度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享有骨干师资培训、进修及晋升等的优先权;成绩差者取消指导教师资格,严重者延缓职称评聘。为客观衡量规培工作完成质量,我院把绩效评价成绩与教研室、科室及个人业绩挂钩,激发教师临床带教积极性。

2 建立导师制

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导师制,即学员开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基地为其安排一名指导教师作为其规培导师,在整个培训阶段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直至培训结束。导师、学员可以双向选择,也可以由基地统一指定分配。导师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的要求,指导学员有计划地完成规培任务,在学员轮转期间监督其轮转计划落实情况,检查和督促学员完成各项规培任务。导师平时要多与学员沟通,了解学员学习情况,关心学员思想动态,不仅帮助其提高临床能力,而且注重培养其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帮助学员解决轮转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导师在带教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若问题较为严重,则上报规培基地和医院相关部门。同时,导师要注意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定期参加师资培训活动。

3 成立教学小组

我院儿科有14个专业病房,所以分设14个规培教学小组。教学小组组长一般由分管该病房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担任,组织开展各项规培工作,督察实施情况;负责学员考核工作(出科考核和年度考核)以及指导教师培训及考核工作。教学小组负责人由各病房常驻总住院医师担任,负责考勤排班以及规培日常工作的安排,如小讲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教学活动;安排指导教师对学员进行入科教育、日常考核及出科考核并存档。

4 改进考核方式

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规培标准和管理办法,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评估、临床操作技能考核、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培训结束后的理论和操作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3]。但是各个基地的具体情况存在差异,导致考核方法和标准很难统一。临床工作任务繁重、医务人员缺乏使得学员将大量时间放在了具体的医疗工作上,加之科室领导、导师工作繁忙,对考核缺乏足够的重视,造成许多规培考核不规范甚至流于形式,无法真实反映规培质量和学员学习效果。因此,建立规范、统一、完善的考核体系,对规培系统建设十分重要[4]。

我院儿科规培基地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努力,改进创新规培考核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4.1 日常考核

由规培基地主任负责学员日常考核工作,指导教师实施考核。轮转期间日常考核至少一次。考核模式为规培秘书抽查学员各项指标达成情况,包括出勤、医患沟通、病历书写、临床操作及管理病人。日常考核合格后方能进行出科考核,均合格后方可出科。考核内容包括:(1)考勤:是否旷工、迟到、早退、脱岗。(2)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医患沟通能力、工作责任心、有无差错、医疗作风、廉洁行医、团结协作、遵守制度。(3)指标完成情况:病种、例数、临床操作数量、管理病人(病房)数。(4)基本技能: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病房处方、各类检查申请单、病历书写)、体格检查、基本操作。(5)诊治能力:常见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危重病人的处置或抢救、结合病情分析、检查、报告,综合处置能力。(6)临床思维能力:归纳能力(掌握病例特点、深入分析、语言精练、推理有逻辑性、思维正确)。(7)分析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8)阅读和笔译外文专业文献能力。(9)科室学术活动参加情况。

4.2 出科考核

完成儿科规培任务后,为检验学员学习效果需进行出科考核。出科考核由各教学小组负责人组织,由3名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在学员出科前一周内完成。出科考核以理论考核和面对真实病人进行诊治、书写病历及答辩为主,结合实际操作与思想品德情况评分。由科室秘书和教学小组负责人将考核成绩及所有材料存档,考核结果记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上。

我科规培学员出科考核内容:(1)儿内科专业理论考核(满分100分),考核应掌握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2)临床病历书写考核:随机抽检日常病历5份,或现场书写病历一份,根据病历完成情况打分;(3)儿科基本技能操作(满分100分):模拟临床技能操作,根据完成情况打分;(4)临床能力:要求学员对病人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考查其判断能力、沟通能力、职业道德水平等。

住院医师直接面对病人,所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培养其临床能力至关重要。完善的规培制度和教学模式既可以促进年轻医师临床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导师临床能力和带教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促进规培基地建设、科室和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使规培学员、规培基地以及病人三方受益。这种培训方式是医学教育的大势所趋,是医师培养的正确方向[5]。据相关最新报道显示,我国儿科医师缺口约20万[6],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是储备儿科人才、推动儿科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建立合理、有效、完善的临床儿科住院医师培训管理模式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1]崔亚利,蔡欢,于凡,等.关于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3):2057-2058.

[2]王晓澍.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学员科研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6):942-944.

[3]李建琴,孙斌,缪珀,等.我国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学创新,2014(28):86-88.

[4]谢颖颖,方杰.新形势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8):149-151.

[5]佟野,赵霞,于晓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考核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1):1171-1175.

[6]杨晓庆,沈彤.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62-163.

R192.3

A

1671-1246(2017)15-0141-02

猜你喜欢

规培住院医师病历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强迫症病历簿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