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韩江小说中二元对立人物形象的塑造
—— 以《 素食主义者》 和《 植物妻子 》 为中心*

2017-03-07郑冬梅陈翘楚山东大学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韩江妻子植物

|郑冬梅 陈翘楚 |山东大学|

1.绪论

二元对立原则(Binary Oppositions)是著名语言学家Saussure创立的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他在其著作《 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1960)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二元对立概念:能指( 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历时( Diachronic)与共时(Synchronic),语言(Language)与言语(Parole),以 及句段 (Syntagmatic)和联想(Associative)的关系。(2)

二元对立概念不仅仅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理论基础 ,也是该学派的主要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3)随着历史发展 ,二元对立原则开始受到西方文评家的重视 。美国当代著名文论家Jonathan Culler指出 :构成诗歌的统一整体的诸因素应纳入结构主义的 “二元对立 ”原则。(4)因此,这一观点使得我们可以运用二元对立原则对文学进行分析和批评 。二元对立原则不仅可以评论诗歌,也可以运用到小说等文学评价等方面。

韩江是韩国著名作家 、评论家 。1993年 ,她以诗歌作品步入文坛 ,1994年发表短篇小说 《红锚 》步入小说界 ,所著小说 《童 佛 》获得第 25届韩国小说文学奖 ,2005年凭借收录于长篇小说《素食主义者 》的 《蒙 古斑 》获第 29届李箱文学奖 。2016年凭借 《素食主义者 》获得国际布克奖 。韩江以细腻的情感 、浪漫的笔触 ,直击男性压迫女性的现象 ,为女性寻找一条具有生命价值的道路 。韩国著名的象征派诗人及小说家李箱曾说过: “我认为只有人, 才 是( 真 正的) 植 物。”韩江也是深受这句话的启发获得灵感 ,从而创作出许多关于植物的女性形象 。短篇作品 《植物妻子 》讲述的是妻子由身上的一块淤青逐渐变成植物的过程 。独具慧眼的韩江善于捕捉创作的灵感 ,她用浪漫的笔触勾画出 “从生活的苦闷和绝望中产生的带着悲伤的美丽 ”。在与植物有着密切关联的独特女性形象背后 ,反映出现代社会中女性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状况 ,表达出期望女性进行自我救赎的精神寄托 。同 时 ,《植 物妻子 》中对女性 、植物和自然的描写激发了韩江的灵感,从而使她构思出长篇小说 《素食主义者》。

系 列小 说 《 素食 主义 者 》 由 《 素食 主义 者》《 蒙古 斑》 《 树火 》 三个部 分构成。 小 说分别从三个角度讲述了主人公英慧因备受压迫,从一个正常的家庭主妇逐渐成为精神病人的悲剧故事。作者用直入人心的描写建立了一个梦想中的植物世界 ,用疯狂的精神病形象展现出悲剧性的生命力量 ,成就了这部 “优美 、凝练又令人不安的小说 ”。

韩 江小 说 《 植物 妻子 》和 《素 食主 义者 》中的女性形象都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两部作品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审视当今女性备受压迫的生活现状 ,用女性精神病人和正常男性之间的矛盾 、冲突和对立来关怀女性 ,展现了女性在 “父权制 ”社会下所面临的压迫与无奈 。韩江的小说作为韩国代表性女性主义小说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将以“ 父权制 ”社会为背景 ,重点分析韩江的这两部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的二元对立,重新审视父权统治 ,探究人性 ,为改变女性地位而寻找一种建构新社会结构的方法。

2.情感交织下火的肆虐与水的悲鸣

在以 “父 权制 ”社会为背景的小说里,男性与女性间的对立常见于独立的一对男女关系,但韩江在小说中塑造了多对男女间千丝万缕的冲突——父女 、夫 妻 、姐 夫与小姨子等 。作者通过多对矛盾冲突 、多层情感纠葛 ,将男女间复杂的对立展示在读者面前 。二元对立原则下 ,男性的压迫就如烈火熊熊肆虐着 ,而女性一般默默忍受着 。天平只倾斜于男性的世界剥夺了女性反抗的权力 ,连悲鸣的权力一并剥夺。

小说 《植 物妻 子》 中, 韩江 塑造 了一 个身 体突然出现淤青 ,逐渐变为植物的妻子形象 。在大城市奋斗的妻子备受生活的压力 ,为了爱情放弃到国外生活的梦想 ,甘愿成为家庭主妇忍受孤独的煎熬 。多年的压抑打磨掉了妻子原本美丽的容颜 ,侵蚀掉了原本爱笑的性格 ,把美丽的少女完全转化为一个沉默寡言 、苍老不堪的 “僵 尸”,逐渐消失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之中。

小说中丈夫第一次看到妻子身上的淤青时,不是担心 ,反而感到厌恶 。婚后四年 ,丈夫从未走进妻子内心 ,他不理解妻子为什么无法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 ,也不知道妻子为何日渐悲苦和沉默 。随着社会发展 ,虽然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不再停留在肢体暴力上 ,但却转变为语言冷暴力压抑女性 。情感交织下 ,男女间却存在着平行线般无法融合的对立 ,线间的空白存在并延续着 ,永远无法交融。

同时 ,韩 江在 《素 食主 义者 》中 也构 造了 男女间水火不容的对立形态 。韩江没有构造一对男女间的对立 ,而是将多对男女的矛盾冲突放到亲情 、爱情等情感关系下进行展开 。并 且 ,多对男女间在亲密家族关系下的冲突矛盾深刻地表现出“父权制”社会下 ,男性贪婪欲望的本性。

首先分析主人公英慧 。其他同类小说往往把重点放在婚后男女产生的矛盾上 ,但 在 《素食主义者 》 中 ,韩江则描述了父亲与女儿间不平等的对立 。英慧从出生开始 ,便在父亲严厉的管教和暴力下成长 ,晶莹剔透的灵魂在父亲常年的压迫下变得千疮百孔 。家庭聚会时 ,父亲为了逼迫英慧结束素食主义 ,在其他家庭成员面前毫不留情面地扇打英慧 。父亲作为女性成长时期的重要角色 ,应当给予女性怜爱和照顾 ,但在英慧的童年 ,父亲只是拳脚相向 ,暴力为上 。韩江通过构建父女间的冲突和矛盾 ,描写了男女间建立于亲情之上的另一种对立 ,从不同维度展示出男性与女性不容缓和的对立形态。

除了父女这一特殊的对立关系 ,“ 父权制”社会下常见的夫妻矛盾也对英慧产生了消极影响 。当英慧开始食素 ,将家中所有肉类扔进垃圾桶时 ,丈夫大声地责备 ;当英慧做饭时 ,丈夫却带着怒气催促 ;当丈夫吃烤肉吃到刀齿时 ,便暴跳如雷 、大发雷霆 ;当英慧与社长夫妻聚会的表现令丈夫不满意时 ,他如将军训斥士兵般对英慧吼叫 。丈夫选择英慧并不是因为爱情 ,只是因为合适 。他们的婚后生活并不甜蜜 ,丈夫也从未真正地理解她 。“难得在一起的公休日 ,她也没有提过要一起外出之类的要求 。一整个下午 ,我手里握着遥控器在客厅里打滚 ,她也会把自己关在书房闭门不出。”(5)毫无交流的夫妻就如最熟悉的陌生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英慧的心也被渐渐冰冻。

最后 ,小说中另一位男性与英慧的矛盾也凸显她的悲剧性 。英慧的姐夫是一位影像制作人,陷入创作低潮期的他苦于没有灵感而整日闷闷不乐 。偶 然间 ,他了解到小姨子英慧身上的胎斑至今没有消退 ,脑海中就忽然跳出与胎斑有关的灵感 。在追求灵感的道路上 ,英慧的姐夫逐渐对英慧产生隐秘而疯狂的欲望 ,这份欲望也让他脱离道德底线 ,跨越社会道德的雷池。

英慧的姐夫是最平等对待英慧的一位男性。在他与英慧的交谈中 ,可以发现他对英慧的尊重和赞赏 。但随着他对英慧身体的占有欲望愈加强烈 ,他最终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为了可怕的男性欲望 ,在自己和英慧身上画满了相同的花 ,赤裸地走向英慧 ,用身上的彩绘 “压迫 ”、诱惑英慧完成他梦想中视频的拍摄 。作者对英慧身体的细致描绘 ,“启用眩目的身体意向和语词 ,对世界进行欲望化书写”(6),表现出男性对女性的欲望 ,折射出人性的丑恶 。当男性为了私欲不在乎社会既定的底线 ,触犯社会的道德规范 ,他会像人类践踏自然一样征服女性 ,给女性带来创伤。

除了代表性的人物英慧 ,姐姐仁慧与男性之间的冲突也反映出男女间对立的形态 。仁慧也在父亲的压抑下成长 。但相比于英慧 ,她所接受的压迫没有英慧的强烈和直接 。但 是 ,常年的压迫同样给她造成了心理阴影。

除了父亲 ,仁慧的丈夫也在无形中压迫着仁慧 。婚 后 ,不 管仁慧多么 努力 ,丈夫 始终忙于 工作 ,就像是投宿的游客般偶尔回家 。两个人像是隔着一道厚厚的玻璃墙 ,站在墙两侧的仁慧和丈夫透着这面墙互相观察着对方 。当仁慧的丈夫遇到创作的低潮期 ,他没有主动袒露内心 ,而是一直闷在工作室里 ,宁愿徘徊在大街上也不愿回家 。他不仅不愿意分担家庭重担 ,反而因为他的欲望而伤害了仁慧 。当仁慧看到他跟英慧双双赤裸拍下的影像时 ,受到了严重冲击 。这样的冲击 ,比直面而来的言语压迫和行为压迫更具有伤害性和持续性。

“ 父权制 ”社会下女性易被爱情和家庭两条锁链禁锢住追求自由的脚步 ,无声地接受 “父权制 ”社会下给予她们的责任 。纵观上述三位女性形象 ,她们都是默默承受来自父亲 、丈夫等所有男性的压迫 。与此同时 ,男性总是以自大的态度俯瞰女性的灵魂 ,他们并不会将自己与女性放到同等地位 ,真正地关怀女性。

在韩江的小说中 ,男性与女性间各种维度都存在着不容缓和的对立 ,由这种二元对立而产生的悲剧恰恰反映出男性从古至今渴望占有女性的态度 ,也一针见血地反映出女性的悲剧性 。“父权制 ”社会中 ,即使男性不再用最粗暴简单的方式役使女性 ,即使女性在接受教育后争取到了男女平等 ,但女性天生丰沛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使得自己仍被限制在家庭这个狭小的范围里。女性们应勇敢地走出去 ,建立自己的女性气质,不能在男性压迫下奋力求生 ,忍受着寒冷和对生命力量的饥渴 ,逐渐凋零于城市的繁华之间。

3.漂浮的铁器与沉重的玫瑰,尖锐的动物与柔软的植物

韩江不仅注意到男女间水火不容的对立,而且也重点描绘了人类与自然间产生的矛盾。自然是人类的基础 ,但随着社会发展 ,人类逐渐将赖以生存的家园破坏得遍体鳞伤 。文明的铁器漂浮在自然的上空 ,给原本美好的自然世界带来沉重的打击 。不仅如此 ,韩江也注重动物与植物间的对立 ,动物尖锐的步伐踏进柔软植物的领地 ,动物对植物的压迫如同人类对自然 、男性对女性的压迫 ,造成自然秩序 、社会秩序的混乱。

在 《植 物妻 子》 中, 妻子 非常 讨厌 国内 嘈杂的生活 ,她的梦想就是出去寻找自由 。她习惯于山间自然的生活而不能忍受现代化社会的便捷。“在七十万人口聚集的地方生活总觉得会渐渐枯死 。数千座一模一样的建筑物里 ,每个单间都有相同的厨房 ,相同的天花板 ,相同的便器 ,相同的浴缸 ,相同的阳台。”(7)现代社会下 ,原本独特的美好自然被科学技术的铁蹄踏得面目全非、日渐同化 。当丈夫和妻子婚后把种植着蔬菜的花盆摆到阳台上 ,没过多久植物就渐渐枯萎 。自然无法存在于现代化冰冷的铁器里 ,在作者的眼中 ,被现代化铁蹄踏过的自然是污浊的 ,丢失了原本圣洁的特质 。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在韩江的笔下尤为深刻。

小说 《素食主义者 》中也有同样的矛盾存在 。在这部小说中 ,作者不仅仅着眼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同时也描绘出动物与植物的矛盾。

小说中有父亲把咬了英慧的狗活活拖死,做汤吃狗肉的语段 :“转完第五圈时 ,那只狗开始口吐白沫 ,被绳子套着的脖子处开始往外流血。当跑到第六圈时 ,它的嘴里吐出了黑红色的血。嘴巴和脖颈处鲜血横流 ,还不时地冒着血泡 ,我直勾勾地站着盯着它闪烁的眼睛 。当我等待着它第七次经过我面前时 ,我却远远地看见爸爸用摩托车载它回来 ,我看到了他那摇晃着的四肢和微微睁开的满含血泪的眼睛。”(8)父亲对自然生命的冷漠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地步 !血腥的父亲给英慧留下的精神阴影 ,致使后来英慧梦中浮现出血淋林的场面 ,这不正是人类践踏自然的体现吗?

在韩江笔下 ,人类霸占自然 、动物霸占植物是理所当然的 ,反而像英慧这样尊重植物的人却不被社会认同 。在英慧与丈夫参加公司聚会时,人们了解到英慧是素食主义者之后表现出的态度 ,一目了然地反映出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和对立 。“和那些认为我吃肉的行为无比恶心的人共进晚餐 ,这该是多么可怕啊 。以堂而皇之的精神理由选择素食 ,不就是对肉食的嫌弃吗?”(9)二元思维下 ,人类堂而皇之地占领自然 ,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 ,肆意地践踏作为家园的自然 ,以及自然世界中的动物 、植 物 。人类用无妄的自大单纯地认为可以随意压迫自然 ,自然与人类的矛盾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尖刻 ,不容缓和。

与此同时 ,仁慧的梦也反映出高速发展的人类社会对生态的破坏。树林像游魂一样影影绰绰,植物像僵尸一样零零散散 。社会的高速发展虽然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但所有的一切却是建立在孕育我们生命的自然基础之上的 。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控制着人们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任何想要的东西 ,却从不在自然的角度体察她的渴求。

韩江用浪漫的笔触 、生动的描写刻画出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冲突与对立 。韩江选择描绘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也是在构建男性与女性间不容缓和的对立形态 ,刻画 “父 权制 ”社会下女性生活的悲苦 。二元思维下的女性与自然存在于 “他者 ”的可悲地位 ,在男性与人类的对立中处于劣势 ,韩江也正是体察到这一点 ,通过这两组对立表现出对女性生命本体 、自然世界的关怀。

4.落寞现实的行尸走肉与美好世界的植物“人”

除了上述人物形象间的二元对立以外,女性形象的本身也存在二元对立的特征 。两部小说中 ,韩江运用了女性成为植物 、女性梦想成为植物这一浪漫的 、戏剧性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将女性与自然结合在一起 。女性成为或梦想成为植物是对现实的一种逃离 ,对 “父 权制 ”社会的一种控诉 ,对自我生命本体的一种追求 。在韩江的笔下 ,每一位女性形象在变成植物前迫于落寞现实的压力如行尸走肉般生活的样子与进入美好梦想世界里脱离肉体 、变成植物时的样子 ,形成了非常突出的对立。

在 小说 《植 物妻 子 》 中 , 妻子 最后 逐渐 成为了一株植物 :“妻子面向阳台的铁栏杆跪着 ,双臂高高向上举起 。她的身体呈现出深深的草绿色 。浅蓝的脸庞变得像常青阔叶树的叶子一样光滑 。像干白菜一样的头发上流淌着青翠野草茎干的光泽 。变成草绿色的脸庞上有一双眼睛隐隐闪烁。 ”(10)在韩江浪漫的笔触下 ,脱离了人的肉体形态 ,变身为植物的妻子有着自然芬芳的气息 ,但是隐隐中却透着痛苦与无奈 。变成植物之前 ,她的存在就像是行尸走肉 。妻子生活的样子代表着在 “父 权制 ”社会下艰难生存的女性,她们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责任 ,被社会的伦理道德牵制 ,被封建的三纲五常禁锢 ,被父权的三从四德包围 ,生命就这样渐渐枯萎 ,在寒冷的风中逐渐凋零。

但是 ,在 抛弃 了 “ 父权 制 ” 社会 下的 一切 之后 ,妻子成为了一株植物热切地拥抱大自然 ,寻找自由 。“虽然看不到 ,听不到 ,闻不到 ,尝不到所有的一切 ,我反而觉得自己更加灵敏了 ,周围的一切变得更加活灵活现 ……我 能感觉到 :远处和近处的草木在发芽 ,长出嫩绿叶子 ……不管白天还是夜晚 ,那些星星都画着长长的抛物线,每当太阳升起时 ,公路干线边的法国梧桐树身子恳切地向东方倾斜 。我的身体也跟着向东方展开 。我知道不久就会失去思维的能力 ,但我很坦然 。很久以前开始我就梦想着能这样只靠风 、阳光和水而生存。 ”(11)在变成植物的妻子心里,更向往像树一样柔软地伸开枝芽 ,向着阳光倾斜的生活 ,就算丢掉思维的能力 ,也不愿面对拥有灵活的四肢和清醒的头脑却活得如行尸走肉般的落寞现实。

虽然 ,随着冬天来临 ,成为植物的妻子在寒冷萧瑟的寒风中逐渐败落 。但 是 ,妻子成为植物繁盛凋零 、结出果实的过程 ,恰恰就是一位女性成 长 ,逃脱 “ 父权制 ”社 会的压迫 , 最终悲剧 死亡的过程 。变成植物前落寞地生活 ,变成植物后自由地生长 ,妻子迈进植物的美好世界后便心情舒畅 ,倍感幸福 。冬日虽然带走了变成植物的妻子 ,但我相信 ,来年春日变成植物的妻子会继续开出生命之花 ,繁盛永存。

而在 小说 《素 食主 义者 》 中 ,韩 江并 没有 让主人公英慧和仁慧再次成为植物 ,而是通过梦想成为植物来表现了女性渴望脱离 “父 权制 ”社会的强烈意识。

师:你讲得非常好,一语道破了这一类问题的本质.这也就是我们有些辅导书上所讲的“一线三等角”“一线三直角”问题,其实它还是证明勾股定理时的弦图的一半的一个变式图形(画示意图略),所以有些资料上也称之为“变式弦图”.这一类图形的共性就是有三个角相等,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全等或相似,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复杂图形中的基本图形,充分利用好基本图形的性质,就能给解题带来极大的方便.

在描述英慧梦想中的植物世界时 ,韩江着眼于精神障碍者的 “植物世界 ”,并以此来构建出正常人与病态人的冲突和矛盾 。韩江用敏锐的感官 ,直接呈现精神障碍者的病态世界 ,叩问人性 。在韩江的笔下 ,精神病人的灵魂是干净圣洁的 ,反倒是正常人的世界里存在着令人恐怖的思想 。因无法忍受现实的恐怖而选择勇敢地离开的精神出逃者却成为了整个社会远离的精神病人。

英慧因为一个血淋淋的梦而开始素食,在家庭聚会被父亲扇耳光而自杀未遂之后精神分裂,妄想症愈发强烈 ,整日妄想自己是一株植物 ,活在自我构建的 “植物世界 ”中 ,不进食不喝水,最后骨瘦如柴 ,生命也难以维系。

精神病人英慧构建的植物世界 ,是平等美好 、充满希望的 ,英慧可以依靠阳光逐渐攀到天空的顶端 。在 那里 ,英 慧可以放逐自己的灵魂,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可以看到春天树木的一片青绿 ,她可以感受到自然流露的爱意和美好 ,可以感受到 “到处都弥漫着一种静谧闲适的气氛 ”。(12)就像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一样 ,郁郁葱葱的植物世界可以慰藉英慧被折磨的神经 。韩江笔下的精神病人 ,没有极端的自残,只有平静妄想成为植物的过程 。“她的眼睛像是小孩子一样 ,是一双只有孩子才能拥有的 ,可以装进一切但又空空洞洞的眼睛 。不 ,又或许那是成为孩子之前的 ,不曾接纳过任何东西的眼睛。 ”(13)英慧所代表的精神病人世界 ,在韩江的笔下显得如此纯净 ,如此简单 。他们用自己还尚存的肉体感受着世界每一个角落的阳光,抚摸着世界上每一处狭小的美丽 ,观察着世界每一个微笑的脸庞 。虽然精神已经出逃 ,但肉体里残存的安静让他们仍然爱着这个世界。

然而正常人的世界 ,却远远没有这么简单、纯净 。韩江塑造英慧地姐夫这一脱离道德底线的人物形象来建立正常人和病态人的对立。韩江用露骨的描写深刻地展现出英慧的姐夫人性的肮脏与不堪 ,向人们发问谁才是真正的精神病态 ,批判 “父 权制 ”社会下男性对女性的占有欲望,重新审视男性的精神面貌 。英慧的姐夫所代表的,是社会上一系列男性——他们不在意女性精神是否健全 ,心态是否健康 ,只是为自我的私欲而践踏女性 。韩江用犀利冷峻的笔锋通过描写姐夫对英慧隐藏的欲望 、克制的心理活动到最终无法克制的过程 ,毫不保留地揭示以英慧姐夫为代表的人性中难以克服的阴暗欲望和两性世界中难以言说的真相 ,直指普罗大众的扭曲人性 ,字里行间透着无边无际的苍凉。

与此同时 ,韩江也采用社会群体与个人的冲突来展现精神病人的无奈 。社会无声的压迫是无形却也是最有杀伤力的 ,它比有形有声的压迫更为猛烈和残忍 。当英慧被查出患有精神病时 ,所有的人都选择背弃她 。即使在精神病院里 ,医生和护士也不会理解她 ,反而只是强迫她 。英慧的哭诉将人性的冷酷展现在大众面前 :“他们老让我吃东西 …… 我不想吃 ,但是他们硬要让我吃东西 ,上次吃完我都吐掉了…… ”(14)长时间的压迫使得英慧无法喘息 ,持续被困在笼子里的英慧早已失去了寻找生活阳光的权利 ,内心的意识也终于在阴影下支离破碎 。 最终 ,再也无法忍耐的英慧淡然地选择死亡 。在面对姐姐 “你真的要这么死去 ”的发问 ,英慧只是淡淡地回答 “为什么不能死去” 。社会多方面长时间的压迫和疏离, 最终把一位健康女性折磨成精神病人并无法拯救。

在“ 父权制” 社会下遍体鳞伤的英慧无法从现实世界找到逃脱的出口 ,只能渐渐投向梦想中的植物世界——“在梦里 ,我正倒立着 ……突然发现从我身上冒出了枝叶 ,从手上长出了树根 … … 一 直 伸 到 地 面 , 不 断 地 , 不 断 地 , 不 断地 ……从 腿间要开出花朵 ,所以我就使劲张开两条腿……”(15)梦想的植物世界里 ,英慧与自然融为一体 ,不需要语言就可以相互理解 。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 ,英慧可以不带有任何苦恼自由肆意地生长 。英慧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倔强地向 “父权制 ”社会做出强有力的反抗和控诉 。韩江也用英慧的人物形象 ,向整个社会发出了如何关怀女性精神病人的思考。

另外 ,仁慧的身上有一种区别于英慧的独特性 ,她所梦想的植物世界不是英慧梦中那般的美好 ,而是充满着荆棘 。“黑色的雨丝像钢枪那样刺穿英慧的身子 ,她嶙峋的双脚被泥土掩埋……至今见过的无数棵树木 ,无情地笼罩着全世界的林海 ,仿佛都化作火焰 ,裹在她的身体上熊熊燃烧 。她不明白 ,这些在晨曦中冒着绿色火焰的树木在向她倾诉着什么。”(16)仁慧梦中的植物世界反映着在现实中的所有困难 。长久的苦难和压抑笼罩着拥有一副坚硬躯壳的仁慧 ,逐渐也让仁慧疲惫不堪 ,投入梦中的植物世界 。英慧就穿梭在姐姐仁慧梦中的这个黑色森林里 ,穿着白色的衣服 ,淋着黑色的雨 。梦中像是刺穿英慧身体的黑色雨丝其实是在一针针地刺向仁慧的心。在仁慧与自然的对话中 ,作者展示出境由心生的融合感 、同 一感 ,女性与自然在男性的践踏和蹂躏下千疮百孔 ,备受煎熬 。这也是韩江赋予仁慧这一女性形象最大的哀婉之处所在。

不仅如此 ,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细节描写中也重点突出了植物这一意象 。正常女性的精神世界反映出的植物世界里 ,到处充斥着黑暗 、血色 、潮湿等可怕的指向 ,然而精神病人的世界反映出的植物世界却是繁盛 、 明朗 、自由等美好的指向 。这也反映出 “父 权制 ”社会下女性的生存现状 ,表现出在父权 、夫权压抑下遏制女性精神发展的残害性 ,展示了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不正确性 ,从文化层面揭示了女性悲剧最大的根源所在 。韩江用她的小说向整个 “父权制 ”社会发出控诉 ,也向社会中的广大女性发出建立自我女性气质、 关怀女性生命本体的呼吁。

5.结论

韩江的独特视角促使她成为韩国甚至世界文坛炙手可热的女性作家之一 。她通过对女性世界的解读 ,用自然与女性共通的视角和立场 ,塑造了多个与自然和植物相关的女性形象 ,展现出一个神秘而又玄幻的植物世界 。韩江对女性的思考不仅在女性本体身上 ,还有与男性共同生活的社会层面上进行的探求。

“ 父权制 ”社会下男女以二元结构长期对立 ,男性以 “男性中心主义 ”的思想压迫着女性 ;同 时 ,韩 江从 “男性 中心主义 ” 的观点下 展示了人类文明对自然和生态的极度破坏 ,认为自然 的 “他者 ” 地位和女性 的 “他者 ” 处境是相 似的 ;最 后 ,韩江还采用精神病人这一敏感的社会角色向 “父 权制 ”社会的人性发出本质的叩问。韩江用女性与男性 、自然与人类 、正常人和病态人的冲突和对立 ,渴望改变女性与自然的 “他者 ”地位 ,以此来 “反对男性对自然的 ‘野蛮征服 ’ 和 ‘ 粗暴超越 ’造成的对自然和女性的压迫 ,拯救自然和社会”。(17)

韩江通过小说里的二元对立 ,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 。但 是 ,在 矛盾背后 ,从男性与女性 、自然与社会彼此需要 、无法割舍的角度出发 ,两者对话的可能性很大 ,这为男性与女性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新的道路 。韩江用小说向社会发出了倡导 ,希望通过自然的基础搭建男性与女性沟通的桥梁 ,以此来改变原有的以统治自然和妇女为基础的社会结构 。但是这样的方法能否顺利建构新的社会结构依旧值得我们思考 ,也值得更多学者探究。

注释

*本论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二十世纪韩国女性文学发展史论 (项目编号 :15BWW024 )”的资助。

(1)郑冬梅 ,山东大学 (威海 )副教授 ;陈翘楚,山东大学( 威海) 学生。

(2) 黄雄发 .二元对立原则与文学赏析 [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 4) :1 19.

(3) 黄雄发 .二元对立原则与文学赏析 [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 4) :1 20.

(4) 盛宁 .二十世纪美国文论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176;

(5)韩 江 .素 食主义者 .千 日 译 .重庆 ,重庆 出版社, 2013: 5;

(6) 乔以钢 , 林丹娅 . 女性文学教程 [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128.

(7)韩 江 .植 物妻子 . 崔有学 译 .上 海 :上海 文艺出版社, 2013: 209.

(8)韩 江 .素 食主义者 .千 日 译 .重庆 :重庆 出版社, 2013: 50.

(9)韩 江 .素 食主义者 .千 日 译 .重庆 :重庆 出版社, 2013: 27~ 28.

(10)韩江 .植物妻子 .崔有学译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218.

(11)韩江 .植物妻子 .崔有学译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220.

(12)韩 江 . 素 食 主 义 者 . 千 日 译 . 重 庆 : 重 庆 出版社, 2013: 14.

(13)韩 江 . 素 食 主 义 者 . 千 日 译 . 重 庆 : 重 庆 出版社, 2013: 145.

(14)韩 江 . 素 食 主 义 者 . 千 日 译 . 重 庆 : 重 庆 出版社, 2013: 188.

(15)韩 江 . 素 食 主 义 者 . 千 日 译 . 重 庆 : 重 庆 出版社, 2013: 179.

(16)韩 江 . 素 食 主 义 者 . 千 日 译 . 重 庆 : 重 庆 出版社, 2013: 203.

(17)罗诗钿 , 贺平海 .存在女性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的对话 :超越与认同 [J] .理 论界,2006(8) :1 66.

猜你喜欢

韩江妻子植物
奇奇怪怪儿童乐园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温暖流年的一句话
自卑的窗外也可以开出繁花
妻子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