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校园霸凌,还是过分的玩笑

2017-03-07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霸凌校园家长

近日,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文章作者称,自己是一位母亲,儿子是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刚刚满10周岁,在学校遭遇校园霸凌。

文章写道,11月24日,儿子在学校厕所如厕时,两名同班男生进入厕所。其中一人堵住门口提出“我要开门看你的屁股”,另一人则将有厕纸、尿液的垃圾筐扔下来,“正砸在儿子的头上,尿和擦过屎的纸洒了他一脸一身。那两个男生见状,哈哈哈一阵嘲笑跑走了,全程不到一分钟。”事发后,她的儿子满脸污秽,哭着进行了自我清理。当日,孩子并未向老师报告,她和丈夫则在当晚得知此事。

此后,孩子家长曾向海淀区教委反映此事,并要求校方将两个闹事学生的行为定性,通报批评并记录在案,采取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要求两人家长书面道歉,在3个孩子在场的情况下宣读道歉书,同时承担其子进行专业的儿童心理干预的费用。此外,希望校方也要保护儿子在校期间的身心安全,不因受害者身份遭到二度伤害。但这些诉求一直未得到校方正面回应。

回音

@红叶舞秋山:评论里有好多指责学校,指责教育体系,学校固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作为孩子的家长,是不是应该多正确地引导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欺负人,这跟大人的家庭教育肯定有关的,养不教父之过,古人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学校教肓毕竟每天只那么几个小时,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跟家长在一起,家长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性格形成。

@孺子牛:其实这板子打在教委和学校身上还真有点冤!欺负人的孩子和家长什么事没有,怎么能保证这种事不再发生?如果教育是万能的,那还要监狱干什么?哪怕一个沒上学的孩子都有基本的是非观,打人是不对的,这个还用教育吗?只有入刑!

@忆往昔:这种事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甚至大过课堂学习,学校不应该疏于管理。认为小题大做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

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教育的失当不无关系。一方面,现有的学校教育缺乏关于人格教育、人文教育的部分,即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往往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许多学校也并未教授学生们足够的自我保护技巧,这在客观上提高了霸凌事件的产生概率与施害后果……重视学科知识的灌输,而轻视情绪辅导、性格引导,学校教育模式的先天不足,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校园霸凌的恶果。

校园霸凌,应该说是一种特殊的施暴行为。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只是将之当成“学生争执”淡然处之。在这种认知前提下,多数学校并没有建立专门的欺凌预防、介入和应急处置机制。由此,常态化防范的缺失,直接导致极端恶劣的个案一再频发。在一些校园里,教师很少会对“被欺凌学生”的投诉足够重视,而那些长期施暴的“危险学生”也很少会得到足够的风险评估和事前干预。相较于校园欺凌的普遍程度,我们的学校显然还未形成一套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化的处置方式。

屡屡发生的校园霸凌事件,暴露出学校、老师、家长、孩子等各方面的应对和处理能力依然严重不足。校园霸凌,不能只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

世界上处理校园霸凌事件最好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学校的霸凌事件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电脑时代来临,孩子们喜欢玩暴力电脑游戏,缺少社交及社交技能训练。美国宪法规定民众有持枪的权利,出现学生持枪进校园的现象,以致校园霸凌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和今日中国的情形很相像。

美国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加强立法,把霸凌的定义逐渐降低标准,不但将打人、吐口水、故意推搡、拍裸照等定性为霸凌,还把精神上的贬低纳入霸凌,如言语辱骂他人、在公共场合故意因对方残障、种族、肤色、性别、性取向、宗教等而嘲笑他人,甚至口头威胁也归入霸凌行为。在网络空间和推特等社交媒体上辱骂、攻击或披露同学隐私的行为也定义为霸凌行为。可见首先在立法上对霸凌行为明确地定义为犯罪行为,才能有法可依,才能使霸凌者明白其行为是犯法行为。美国对校园霸凌行为采取零容忍的对策。对校园暴力加强刑事惩罚的力度,特别是打击群体犯罪,所有参与者都要连坐判重罪。对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涉及校园暴力案件,法院会通过辅导警告的方式告知学生,霸凌是不能被容忍的。如果后果严重并且有前科,即便未满18岁也可以按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定案量刑。

再好的法律如果不能执行,也是废纸一张。美国特别重视法律的执行到位,首先美国法律给予学校对学生行政处罚的权力,一旦学校出现霸凌事件,必须立即行动,对严重行为可以直接开除。此外,还要求学校必须采取三项措施:第一,提供举报霸凌事件的渠道,老师和教职员一旦发现霸凌行为必须举报(有学校发生霸凌事件,没有报警,被家长举报后,校长丢了饭碗);第二,对被举报的霸凌事件必须进行调查;第三,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轻者口头警告,重者开除学籍。对开除学籍的学生,社会组织也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不能放任自流。有这样完善的法律制度,美国的校园暴力犯罪在过去十多年中有所减少,校园霸凌得到有效遏制。

猜你喜欢

霸凌校园家长
逆转人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面对校园霸凌,如何保护“少年的你”
怎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怎样的会霸凌人?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