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坐诊

2017-03-06

金秋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利血平李医生晒太阳

警惕老年肺栓塞

李医生:

我父亲7 0岁,患有糖尿病十多年,前几天因为呼吸困难、胸痛、心动过速紧急送往医院,原以为可能是心肌梗死,结果诊断为肺栓塞,经过抢救才转危为安。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陕西 杨雪琴

杨雪琴读者:

肺栓塞是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引起的一种疾病,最常见的栓子是血栓,主要来自下肢和骨盆的深静脉,很少来源于上肢、头或颈部静脉。由于血流瘀滞、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静脉内皮损伤是造成血栓形成的因素,所以本病好发于创伤、长期卧床、静脉曲张以及肥胖、糖尿病等患者。肺栓塞是一种不可轻视的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需要及时确诊并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在老年人的疾病诊断中,肺栓塞常常被漏诊。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现头晕、胸闷、胸痛等症状,除了要考虑心血管疾病,还要注意确定有无肺栓塞,以做到及时救治。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李医生:

老伴近来因为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到医院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治疗?

青海 牛莉

牛莉读者:

椎—基底动脉是脑的重要供血动脉,当各种原因使其血流量下降,就出现相应的脑缺血症状,如头晕、呕吐、听力下降、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等,可以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多在2 4小时缓解,临床上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简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该病常见于老年人,大多数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硬化所引起,具体病因有四类。

1.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以及血管炎症导致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管腔狭窄。

2.动脉血压过低使得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减少。

3.严重的颈椎病导致颈椎横突孔狭窄,压迫椎动脉。

4.某些先天的椎—基底动脉发育异常,造成供血不足。

一旦发现有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需要明确是哪一种病因。治疗上,要针对不同的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对症治疗。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氟桂利嗪、地芬尼多、曲克芦丁、倍他司汀、长春胺制剂或银杏叶制剂,以扩张血管、活血化瘀、改善供血不足。在急性发作期,可以酌情选用血塞通、胞二磷胆碱等药物静脉注射,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李医生:

我今年6 7岁,有冠心病史1 8年,两周前因为发生心肌梗死后住院,经过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是最近两天出现发烧、咳嗽、胸痛等情况,医生检查后说这是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什么原因不好说。请问:这是怎么回事?要紧吗?

河南 田红霞

田红霞读者:

在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人中,约有3%的患者在心梗1~1 0周会出现发热、咳嗽、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可以有心包、胸膜腔积液等体征。化验血可有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嗜酸细胞增高,血清酶可以再度增高,医学上称之为心肌梗死后综合征。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不明,但是一般认为,这可能和心肌梗死后坏死心肌释放出来的某些抗原性蛋白质有关。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往往在数周内痊愈,个别严重病例需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此病是人体对坏死组织的过敏反应,病人不必过虑,只要注意精神放松、休息,配合医生治疗,是完全可以痊愈的。

老年高血压患者要慎用利血平

李医生:

我今年7 2岁,有高血压病二十多年,以前经常服用利血平,效果不错。这两年医生给我换用了其它降压药,虽然效果也不错,但是药价贵了很多。我想不通医生为何不给我服用利血平?难道中间有什么猫腻?

甘肃 刘向明

刘向明读者:

利血平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降压药,尤其是对轻度到中度的早期高血压疗效良好,并且可以和其它降压药合联合服用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但是长期使用利血平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谨慎使用。由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和胃肠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老化,长期大量服用利血平会损害中枢神经,出现肌肉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症。即使是少量服用利血平,也会引起精神抑郁、恍惚等症状。利血平还会使胃酸分泌过多,引起腹泻,患有上消化道溃疡的老年人也要慎用。

此外,基于利血平的一些药理作用,服用利血平会出现心率减慢,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者心绞痛的老年人来说,需要根据病情慎服或禁用。长期服用利血平还会出现性功能障碍。

正因为老年人服用利血平的副作用超过了对身体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医学界已经主张老年高血压患者尽量不用或者慎用利血平。所以,医生给您不用利血平而换用了其它降压药,是非常正确的,您应当打消疑虑,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

玻璃体混浊是何因

李医生:

我今年6 1岁,有近视眼三十多年,近来体检发现玻璃体混浊,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宁夏 褚艳芳

褚艳芳读者:

玻璃体是填充眼球内腔的透明胶状体,约占眼球内腔的4/5,是一种高度亲水性胶体,能够透过光线,支撑眼球壁,保持眼球呈圆形,缓冲眼球内部压力,减轻视网膜损伤。引起玻璃体混浊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玻璃体变性。多见于老年人,有眼底动脉硬化或高度近视者,主要为玻璃体的退行性改变,一般对视力影响不大。

2.玻璃体炎症或色素游离。主要因眼内其它组织的炎症或色素细胞脱落进入玻璃体引起,如发生慢性色素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脱离、眼部外伤等引起眼内感染。

3.玻璃体出血。最常见的玻璃体混浊的原因。或是眼底疾病造成的,如各种视网膜血管病、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或是全身疾病造成的,如高血压、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出血及玻璃体新生血管增殖。眼外伤也会引起的增殖性玻璃体病变及玻璃体出血,其它一些少见病因,如有先天性玻璃体变性混浊、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玻璃体囊虫病等也会引起玻璃体出血。

您的情况,初步考虑为老年退行性改变及高度近视眼所致玻璃体混浊。要确定病因,还需要您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做出诊断。

多晒太阳可防治骨质疏松症

李医生:

我是个今年刚退休的女职工,最近体检发现有骨质疏松,听人说多晒太阳可以防治骨质疏松,原因是什么呢?

山西 余晓玲

余晓玲读者:

适当多晒太阳确实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这是因为太阳光中有大量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中的7-脱氧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3。另外,人吃的谷物含有一种叫做麦角固醇的物质,被人体吸收后也要经过紫外线的照射转变成维生素D2。由于维生素D3和生素D2是骨骼代谢的重要物质,能够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并促使骨骼的形成,如果缺乏,就会造成骨质疏松症症。所以,医学上提倡多晒太阳防治骨质疏松症。

对于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过晒太阳来治疗骨质疏松。但是,在晒太阳时应当注意几点。

1.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长时间直晒,尤其在夏季,以防过多的紫外线造成皮肤灼伤、色素沉着、诱发皮肤癌。应当在晒太阳时用衣物适当遮盖裸露的皮肤,并选择在树阴、建筑物下阳光不直接晒到皮肤的地方,通过地面反射到人体的紫外线就足够产生充足的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起到补钙作用。

2.注意保护眼睛。晒太阳时,最好准备一副墨镜,防止太阳光直接射入眼睛。因为强烈的阳光射入眼睛后,容易损伤视网膜。

3.在阳光下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强化骨骼,加上日照,加快维生素D吸收,防治骨质疏松效果可翻倍。

猜你喜欢

利血平李医生晒太阳
利血平通过神经免疫代谢信号传导和MEK1/2激活改善鸡肠道中的肠杆菌科抵抗力
不停用利血平对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循环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看病
李医生走了多日以后
晒太阳的猫
爱晒太阳的猫
点儿真背
晒太阳的猫
晒太阳
3种不同降压药物用于高血压治疗临床对比